公路建筑行业的冬天与信息化的春天

2011-09-06 08:09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20期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行业公路

公路建筑行业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在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企业发展遭遇危机。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将促进公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本文对以往信息化发展瓶颈做了深入探讨,并对当前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信息化的春天即将到来。

一、公路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公路建筑行业一直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资本投入大,但产值利润率不高(一般在2%左右),经营困难重重。企业为何迟迟没有转型,信息化为何在公路施工企业中没有获得较快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内需不振,企业缺乏升级压力;二是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引导不力;三是认识不足,无法在主营业务上取得突破。

1、内需不振,企业缺乏升级压力

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为未来中国经济高增长提供潜力的城市化进程仍未结束,建筑市场的刚性需求始终存在。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其他行业大量企业倒闭的时候,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也没有受到影响,每年仍取得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2008年,房屋建筑业取得了营业额同比增长27.2%的好成绩。2009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增长21.0%。2010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4%。2011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同比增长26.1%。巨大的成长性使企业非常容易生存。公路建筑行业只要靠资质中标、核心人员管理、劳务分包甚至违法分包就可以维持,这种管理模式也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信息化内在需求,而管理再差也很难死掉的状况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压力来推动企业变革和信息化。

2、信息化基础薄弱,引导不力

2003年原建设部发布《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要求工程总承包类和施工总承包类建筑企业建设信息化平台和管理系统。2007年3月《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颁布,此后又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要求施工企业的领头羊必须在2011年重新申报特级资质之前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但是,由于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基础薄弱的现象,跨越式的标准就好像让小学生参加高考一样,大量特级资质企业建设信息化的目的仅是为了过特级资质,没有为了提升管理水平而实施信息化的深谋远虑,导致投入产出不理想。一些企业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匆匆上马,没有摸透信息化内在规律的时候就盲目跃进,导致管理模式与信息化模型不配套、信息化的失败反而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

3、认识不足,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信息化是一种为提升管理而服务的工具,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制定实现方法。如果一味地强调软件管理思想的先进性,要求企业削足适履,就会从根本上打击企业的信息化热情。

由于涉及企业管理流程的再造,以及责权利在新形势下的再分配,信息化非常容易得罪人,这决定了信息化必须是“一把手”工程,这样才能为贯彻力排众阻。而既得利益者往往会反对信息化的实施,或增加实施阻力、或瞒报漏报基础数据,导致信息化失败率很高。这就是信息化之所以在不涉及施工项目管理、不存在利益再分配问题的财务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中容易取得成功,而ERP的失败率近80%的原因。

综上所述,公路建筑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导致了企业的管理信息化需求不振,也只有当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压力时才可能启动一轮信息化之变革。

二、公路施工企业的冬天即将到来

2004年,《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提出了用30年时间建成总里程8.5万公里的目标。2010年,我国高速公路就已经达到了7.3万公里的总里程。“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增公路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万公里。随着国家路网的初步形成,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编者注)的出现,中西部城市化进程的结束,公路市场会逐渐萎缩,单靠施工为主的企业将生存艰难。

与此同时,建筑施工行业的成本也将逐渐上升。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成本升高将导致利润水平下降。此外,在水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关停限产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作用下,建筑材料价格势必上涨。由于公路施工企业的实际准入门槛低,同类企业非常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这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提高产品价格以转嫁生产成本难度较大。企业必须想办法自己消化部分上升的成本。由于公路建筑行业是“过程”行业,处于项目价值链(投资、勘察设计、运行等)的末端,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不对等,产值利润率很低(1.6%~2.2%),企业已无利可让。公路施工企业如果继续采用“以包代管”、“层层分包”的传统发展模式必将被市场淘汰。

建筑行业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影响较大,发展状况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公路建筑行业的融资方式以银行贷款为主,约占建设资金的75%,融资渠道单一。一旦国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便会出现融资成本上升甚至无法融资的局面。与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相比,宏观调控政策对公路施工企业的影响传导性更快。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历经八次上调至近年来的最高值21.5%,不少企业存在资金断裂的危险。公路建筑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有人形象地说:公路建筑行业的冬天即将到来。

冬天来了,御寒的衣物就会脱销,保暖产品的春天就会到来。公路建筑行业的冬天预示着信息化的春天即将到来。

三、缘何是信息化的春天

信息化的春天不仅是由公路建筑行业面临冬天这一外因决定的,更主要的是信息化本身的内在属性以及实现基础有了根本的变化,当两者融合在一起时,信息化的春天就到来了。

内因方面: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是一种新的科技生产力。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下的公路施工企业要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路就是依靠信息化的力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信息化和行业的深度融合,依靠科技进行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和项目管理总体水平较低。由于建筑生产流动、产品多样、项目具体、技术复杂、提高管理水平存在较大难度。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畅导致的管理监督缺失。信息传输便捷可以解决生产流动性大的问题,精细化、标准化可以解决产品多样、项目具体的问题,知识中心、知识共享可以部分解决技术复杂的问题,规范化、将现有流程固化可以解决管理中说一套、做一套的问题,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根据已有的经验表明,有了信息化手段后,就可以采用“法人管项目”的管控模式,做大做强总部,让总部强大的技术力量为每一个项目部服务,从而有力地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程建设中的科技含量,实现企业做强。同时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支持公司扩大管理半径,减少管理层次,实现低成本规模扩张,达到企业做大的目的。

应该说,信息化是建筑业走向规范管理、科学发展、资本运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每一个建筑企业,特别是特级资质和一级资质企业,都必须尽快实施企业信息化。

与此同时,实现信息化管理创新升级的基础已经夯实。

根据诺兰模型总结出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的6个阶段(初始阶段、普及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信息化发展只有在成熟阶段,才会辅助决策,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特级资质信息化标准尽管有不完善之处,但不可否认,标准的出台体现了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推进和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回顾及“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研究:“十一五”期间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地的学习和实践,大多数企业主要领导基本实现了从缺乏了解、等待观望,到高度关注、积极探索、积极推进的转变”,“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率先做出了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成效,积累了宝贵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工具类软件、办公类软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这表明,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已基本进入了数据管理阶段,可以向成熟阶段挺进了,管理信息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四、成本管理信息化的突破

建筑施工企业是项目导向型企业,突出表现为以项目管理为载体,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在企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既得利益者的反抗会减小,推行项目信息化成功的概率就会加大。企业投入要迅速得到回报,就要以成本管理为突破。

管理信息化最容易取得效益的点是成本管理,建筑业的材料费占工程成本费用的60%~70%,如果能通过采购信息化降低采购成本10%,就可以增加利润6%~7%。以一个公司当年经营额10亿元,材料采购额6亿元算,这样就可以轻松实现6000万元的利润增长。

在过去,有些企业由于管理水平低下,对物料进行多头采购,一旦监管失效,就会出现了“富了和尚穷了庙”的现象,造成公司利润的巨大流失。实施成本管理信息化,推行物料集中采购,加强对材料管理流程的监管,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从源头上控制生产成本。通过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工作,为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可以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深刻理解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原有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优化和再造,实现“以信息化带动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促进信息化”。

如果一个项目可以持久地产生效益,形成信息化投入—产生效益—投入的良性循环,不需要引导,企业就会主动在上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费用,信息化的春天就真正到来了。

猜你喜欢
建筑业建筑行业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公路断想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