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安全危机管理问题浅析(下)

2011-09-06 08:09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20期
关键词:非政府消防设施危机

(接上期)

五、建立应对高层建筑安全危机管理的新模式

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抓紧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如何有效、及时处理高层建筑突发危机事件已经成为今后一定时期内政府、非政府组织、全体公民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是值得我们迫切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1.建立和完善政府管理部门主导的应对高层建筑安全管理机制

高层建筑危机事件,情况较错综复杂,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但只要各级政府真正把高层建筑安全危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基础建设抓起,加强专群队伍建设,认真履行监管职能,严把高层建筑审批,规范物业管理,加强全民高层建筑危机事件管理教育,完善应急救援组织,更新先进应急救援装备,并紧紧贴近战时任务,始终着眼打赢要求,不断强化消防演练,认真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走群防群治与综合治理的路子,就一定能预防和减少高层建筑危机事件时对人类的危害。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中,日本的房子应该是经受住了考验的,中国的汶川地震中,倒房的现象太过于恐怖,以至于国人认为地震倒房是无法避免的,日本地震伤亡极少,这与国内地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房子的质量问题是主因。现有高层建筑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分行业、分部门进行,仍是传统的以“条”为主的单灾种防御体系,不仅缺乏专门机构,在我们的绩效考核体系下,有些管理部门的理性行为却是尽量“捂盖子”,各行其是,无法明晰责任。为了快速高效地处理高层建筑危机,首先政府必须要建立一个职能明确、责权分明、组织健全、运行灵活、统一高效的高层建筑管理体制,并用法制化的手段明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以实现应对危机时这些部门间的高效协调运作。其次政府在规划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将城市消防总体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建设纳入规划之中,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并严格控制建筑消防的审批。第三应由政府直接牵头,组织公安、武警、消防、城建、安监、卫生、电力、通讯、气象、交通等部门成立全市统一指挥的消防灭火指挥中心。同时整合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义务消防队等群防群治组织的力量,形成城市综合消防人力资源,做到随时待命、各司其职、责任到人。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春夏高温干燥,具备火灾高发条件,却极少出现严重的火灾伤亡事故。以色列消防部门制定了高层建筑消防设施配备标准,这项强制性标准在国际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根据这项标准要求,所有高层建筑要保证每建筑平方米安装一部自动喷水灭火装置,所有公共场所必须配备火警探测器和手动警报器。所有高层建筑内必须建有两处可耐受120分钟高温的专用逃生井,楼梯内同时建有隔温隔烟防变形的防火间,确保一旦发生火灾,楼内人员可以在30米内找到“足够安全的避火场所”,并且这些避火场所应能够容纳轮椅等各种残疾人专用设备。此外,整栋建筑必须安装消防专用的独立发电系统和电话线路,以便一旦火灾导致楼房电路、通讯中断,避难场所里的人员仍可以与外界保持联系。第四由于高层建筑发生危机本身的特点,在危机管理中,信息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可以保证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以便政府快速制定事件应对的政策和决策。要创造媒体公正介入的秩序,保持适度的新闻自由,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各部门信息及时沟通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协同运作。

2.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高层建筑安全管理中的补充作用

高层建筑危机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难控性、紧迫性,这从需求上要求非政府组织在应对高层建筑危机时发挥作用。当高层建筑发生危机时,非政府组织具有公共性、自治性、民间性和志愿性,在专业技术、灵活性、组织机制上等具有优势。由于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的覆盖面广,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因此,其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便捷更广泛,从而可以更科学、及时、全面地对信息进行分析。因此通过非正式组织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非正式组织在危机预警阶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上接政府下联基层群众的“桥梁”使用其能够更加便捷、迅速的发现危机的根源和苗头,发生地就近的非政府组织此时就可以快速的发动和组织大量民间专业人员及时应对。例如在新加坡,民防志愿者的参与受到高度重视,50000多名民防志愿者接受过基本的民防技术培训,根据所在地区编成若干小组,一旦国家发生灾难,即可转为全职民防职员。在我国,一些非政府组织在应对高层建筑危机时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相比较,国内非政府组织无论在数量规模、设备配备上还是在发挥作用的效能上都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非政府组织在应对高层建筑危机时作用的发挥。要保证非政府组织在应对高层建筑危机事件时发挥更大作用,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建设与改进。

3.积极组织调动高层建筑中的公民参与高层建筑安全危机管理

上海市“11.15”大火

充分发挥高层建筑单位内部人员、消防设施的作用,及时发现火情,迅速组织扑救。单位内部人员消防素质的高低和消防设施的好坏,对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至关重要。所以,要想及时、有效地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就必须发挥单位内部人员和消防设施的作用,树立自防自救的思想。一是加强对高层建筑单位的消防业务培训,加强消防宣传,增强群众意识,提高他们的消防素质。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了解火灾危险性,熟悉单位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性能,掌握预防火灾的措施和扑救火灾的正确方法,懂得如何自防自救,从而减少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二是督促单位加强对其内部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建立检查维修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使之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三是建立健全值班制度,使单位始终有一支反应灵敏的警戒力量,随时处置可能发生的火灾。在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中公民是危机事件最为直接的“受害体”,是受到冲击最广泛、最直接的群体。不管是谁,公民都有机会接触到高层建筑,或者在高层公寓居住,或者在写字楼上班,有的甚至只是几小时短暂到访,在很多的情况下,公众是高层建筑事件预警的发出者,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公众一般是突发事件现场的目击者,又是现场的见证者和当事人。公众有组织的自救行动往往能减少事件带来的损失。在上海“11.15”大火中始终没有看到有被困居民利用消防栓自救,高层建筑“防火分区”,为传统建筑中由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构筑的相对密闭防火空间,理想条件下,发现大楼其他部位起火后,如果居民迅速关闭防火门窗,并进行有效地封堵,一般烟火很难进入封闭的防火空间。这暴露出对普通民众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都不够,民众消防意识不强,安全危机意识淡薄、安全危机防范和处理能力匮乏、应对能力不够,也是造成损失的不可或缺的原因。

4.积极探索高层建筑救助方式,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社会各界关注高层建筑安全和应对高层建筑安全危机管理能力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是世界性难题。鉴于高层建筑火灾的巨大危害,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城市规划中有意控制楼房高度和楼层密度,在高层建筑中重视布设疏散路线,并设立专门的避难层,配备消防滑梯、自垂救生索、安全绳等救生器材,同时加强对居民的紧急避险逃生能力培训,并经常进行演练,提升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反观我国一些高层建筑尤其是建设时间较早的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配备不到位,消防通道常被侵占。同时,物业管理人员、高层建筑使用人员的防火意识、能力不高,应急知识缺乏等问题也很普遍。此外,如果高楼林立的城市理念不能得到改变,那么,还是希望,个体的防火意识、自救能力,能够在各种公共教育体系中充足起来,高压水枪、云梯、灭火直升机等外部灭火设备,以及有关方面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能够跟得上城市大楼“长高”的速度。从目前情况看,确保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必须把对高层建筑危机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把应对高层建筑危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常态化、社会化的应急教育,提高社会公众高层建筑的应急能力,无疑是防患于未然的最佳途径。2003年8月14日,在北美大停电事故中,停电发生时。纽约曼哈顿林立的摩天大楼中有数万人正在上班,35万多人被困在纽约各区的电梯和地铁内。多数市民并未惊慌失措,即使是被困在电梯和地铁内的数十万名乘客,也都耐心地等待救援。因此在疏散过程中未发生任何拥挤践踏事件,没有导致连锁灾难的发生。许多写字楼、商店等建筑内的人都在公共广播系统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疏散。纽约市民面对危机事件的冷静应对是此次危机得以很快控制的重要因素。其次政府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公众增强高层建筑危机意识,使公众了解高层建筑事件发生的过程,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应对能力,提高应对技能,是战胜高层建筑危机的必要条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事迹。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这就是最好答案。三是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对防灾救灾的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大力加强高层建筑防灾救灾的研究和开发新型救灾技术装备,大力开展专业人才的培养、练习。同时,在公众中广泛组织经常性的高层建筑危机培训,进行演练,积极组织自救互救,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这些措施的运用可以提高公民应对高层建筑突发危机的操作能力,积极配合危机发生期间的危机处理工作,减少高层建筑危机时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使全体公民成为理性的参与型公民,增强整个社会应对高层建筑危机的能力。惟其如此,居于高楼之上的我们,才能有欣赏美景的心情。

民防志愿者接受过基本的民防技术培训后,能在火灾救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结论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顺利解决城市发展与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矛盾,是急需全社会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如果说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侧重从硬件方面应对火灾隐患,那么,严格的消防管理则是从软件方面减少火灾隐患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分析和探讨,对有效引导高层建筑安全管理的健康发展,解决高层建筑安全管理问题提供帮助。(全文完)

猜你喜欢
非政府消防设施危机
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良性关系构建路径分析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
“危机”中的自信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研究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功能转换及其实现
论民主党派在推进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