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1-10-27 03:54俞燎宏宜春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23期
关键词:宜春中学生问卷

俞燎宏 宜春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宜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俞燎宏 宜春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文章在对宜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建议。

信息素养;中学生;调查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宜春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通较低,了解掌握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有利于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更好的推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1.1 调查目的

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宜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进行调查,了该地区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获得第一手资料。

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通过当面发放问卷和邮寄问卷两种形式,对宜春地区的10个中学的部分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问卷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了解学生是否有较高的信息意识、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较好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较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问卷总共25道题,其中23道题的提问和回答采用了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两种方式;另外2道题采用开放式的问答题方式。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37份,其中有效问卷372分,有效率为85.12%。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的结果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信息意识方面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的角度理解、感受和评价[1]。信息意识是整个信息素养的前提,是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态度、观念等的总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信息素养[2]。在问卷中我们设置了5个信息意识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统计结果可以看出,90.61%的学生欢迎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94.80%的学生欢迎老师讲授一些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直观形象,教学形式更加生动,能够起到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说明宜春地区的大多数中学生的信息意识比较强,对应用信息技术具有积极的态度。但是学生在自身利用信息的意识上还有所欠缺,还有少数学生对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持无所谓或者反对态度。

2.2 信息知识方面

信息知识包括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以及对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等方面相关知识的掌握,是个体具有信息素养的基础[3]。关于学生是否知道信息技术,被调查者的回答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听说过”的学生占到了总数42.69%。在一些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非常少。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硬件组成,不知道操作系统是什么等等。由此可见,宜春地区中学生们的信息知识匮乏状态还是比较严重的。

2.3 信息能力方面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信息素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它对中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甚至为将来的终身学习及在信息化社会中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调查设置了多项选择(如图2), 67.50%的学生上网主要目的是看新闻、小说; 87.95%的学生上网是玩游戏、聊天; 31.59%的学生上网查找学习资料;25.25%的学生上网查找与学习无关的信息;18.72%的学生上网完成作业。

关于是否利用网络解决学习中困难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27%的学生会经常利用网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有29.28%的学生很少或从不利用网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4 信息伦理道德方面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修养,信息伦理道德是其中重要内容,把握着学生信息素养的方向。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不会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去做一些违反伦理道德的事情。但他们对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在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较少去注意信息的来源以及如何去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等。

3.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分析

从调查问卷以及与学生的座谈中了解到,影响宜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3.1 思想观念还存在问题。这有来自教师的、有来自学生家长的、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担心学生过多的学习信息素养方面的知识,会影响正常文化科的学习,会经常去上网,因此他们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态度上是不积极的,有的甚至是反对[4]。

表1 信息意识方面的问题结果统计

图1 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

图2 上网的主要目的

3.2 信息化环境还不够好。目前大部分学校仍以升学率为管理导向,对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学校开设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很少,安排的上机实践课很少,机房电脑数量有限,学习的有关信息知识不能及时实践,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没有条件及时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来加以解决。

3.3 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大多数教师都参加过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但是整体的信息素养水平还要进一步的提高。

4.对策与建议

4.1 加快教育观念的更新

目前该地区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评价教育结果的主要标准仍然是考试分数,这使得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对于信息素养的培养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意识到信息素养对中学生的重要性。应继续加快素质教育的步伐,把对学生的评价由单一的考试分数改为综合性评价,将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也纳入在评价范围内。

4.2 加强信息技术外部环境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先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应在经济上和人力资源上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学校校园网的建设,指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到学校任教。学校也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切实开好信息技术相关课程。

4.3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提高该地区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主要得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培训的内容、培训的环境要具有针对性,同时要将专门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要采取各种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学习。

[1]宦伟.论信息意识培养[J].图书馆,1999年02期

[2][3]付丽萍.西北地区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4]程晓杰.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G434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3.116

猜你喜欢
宜春中学生问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四月轻语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宜春两条高速公路2019年底前将开工建设
宜春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