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资本”的科技人才工作模式

2011-12-08 08:10
杭州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科技人才杭州市

本刊记者

打造“人才+资本”的科技人才工作模式

本刊记者

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首先要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杭州市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和人才素质逐步提高,形成了较合理的科技人才工作队伍。

截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3.2万人,王健、邱猛生等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组织197人通过专利管理工程师资格考试,涌现了聚光科技、正泰太阳能等一批由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全市共10家企业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打造“人才+资本”模式中的政府作为

⒈以科技政策引导科技人才

近年来,杭州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工作需要,相继出台了30余项科技政策,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创业创新、服务基层企业。2005年以来,市科技局组建了科技特派员队伍,引导科技人员服务“三农”发展。目前,已先后选派了三批427名科技特派员,培训农民达4.3万余人次。为推进杭州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又组建了科技指导员队伍,相继聘任了两批共50名科技指导员。通过走访行业研发中心内有关企业、开展共性技术难题对接等活动,解决行业技术难题20余项。其中科技指导员——浙江大学胡树根教授通过指导桐庐分水制笔企业推广CAD/CAM/CAE技术、开展“环保笔”和“无尘粉笔”研制,推进了桐庐分水制笔从“人均一支笔”向“人均一支好笔”转变。杭州市还通过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在杭国家级科研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所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有关科技人才服务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利用企业研发中心、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等政策,引导创新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企业加速聚集。

⒉以科技项目扶持科技人才

1999年以来,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通过科技创业种子资金、创新基金等扶持科技人才创业创新,其中同花顺、银江科技、万马轴承等10余家企业已成功上市。浙江工大普特开发的“邮资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盘石科技发展成为浙江省电子商务规模第二的企业,董事长田宁成为了2009年度浙江青年年度人物。浙江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聚光科技董事长王健、杭州天夏科技总裁夏建统、杭州阜博通董事长王扬斌、中肽科技董事长李湘这些人才更是留学生归国创业的杰出典型,都得到过市科技项目的扶持,其中丁列明博士、王健博士还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市科技局还通过搭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等,对科技人员创业给予办公场地租金减免、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优惠。通过扶持临安青山湖科技城、余杭海创园建设,为科技人才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同时,通过实施重点专病专科专项、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等,推进市属医院人才培养、高校师资能力提升。

⒊以科技奖励激励科技人才

为表彰奖励科技人员创业创新,从1978年开始,杭州市就设立科技进步奖,每年开展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和奖励工作。分别从1989年和2000年开始,每两年评选奖励市成绩突出科技工作者和市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2010年,为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奖励力度,修订了《杭州市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实施办法》、《杭州市评选奖励成绩突出科技工作者的办法》,对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获奖金额从每人30万元提高到每人50万元、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奖金额从每人1.5万元提高到每人5万元。

近年来,聚光科技董事长王健、市中医院教授王永钧、士兰微董事长陈向东、康莱特药业董事长李大鹏、杭州化工研究院院长姚献平等都曾获得“市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殊荣。同时,对科技人员申请国家专利进行补助,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持股比例可达30%。这些科技奖励政策的实施,对激励科技人员创业创新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推进科技人才工作的建议

尽管杭州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科技人才数量相对不足、科技领军人才相对缺乏、重大科技成果少等问题。当前,杭州市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各项任务都需要科技人才作支撑。

⒈进一步做好科技人才工作规划。正牵头修订《杭州市科技进步条例》,制定《杭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杭州市“十二五”知识产权规划》、《杭州市“十二五”科技服务业规划》和《杭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都把科技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体现在这些条例、规划、方案中。要根据科技工作需要,及时梳理科技政策、创新工作机制,为科技人才工作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⒉进一步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以面向农村的科技特派员、面向行业的科技指导员、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志愿者、面向初创型科技企业的创业导师、面向社会的科普志愿者等5支队伍为骨干力量,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能力。要进一步推进杭州市与中科院、浙江大学、中国美院、清华大学、江南大学以及在杭24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常青藤”战略合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科技人员向企业集聚,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⒊进一步搭建科技人才服务平台。要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主要依托,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创新。进一步落实省政府与中科院合作“432”计划,以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业、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等八大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大科技创新载体、创新团队的引进培育力度。协助推进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科创产业集聚区和临安省创新基地(科技城)、和谐杭州示范区、余杭创新基地等创新载体、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科技人才发展拓展空间。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科技人才杭州市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