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际利益囚徒困境的博弈均衡解
——基于夹地、地地层面的博弈分析

2011-12-15 06:50匡亚林王梦珠
重庆行政 2011年1期
关键词:府际局中人囚徒

□ 匡亚林 王梦珠

府际利益囚徒困境的博弈均衡解
——基于夹地、地地层面的博弈分析

□ 匡亚林 王梦珠

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是一种人类组织,在这里作决定的人与任何其他人没有什么差别,既不更好,也不更坏,这里的人一样会犯错误。基于这种假设,政府间追逐利益的过程会产生自私的动机,不可能自动代表公共利益自动形成均衡。博弈是动态的你得我失,但长期的博弈必然是动态均衡的结果。均衡就是资源条件约束下组合结构的最优集合,在均衡时总体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的保证。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有很多的制度安排都不尽如完善,例如,我国宪法与分税制政策初步界定了央地之间的事权与财权,但是,省际、省以下地方府际权限却没有定义,这种制度的模糊性在府际利益驱动下,会生成府际博弈并引发恶性竞争等负面效应,所以笔者认为,府际利益冲突是府际矛盾产生的根源。既往的研究停滞在如何完善契约方面所作出相应的努力,而笔者认为如何在思维层面和策略层面改变这种冲突的现状,促使各个参与者利益均衡分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作为博弈的局中人,需要各个局中人树立怎样的博弈意识?从本质上说,府际利益格局的大体均衡是局中人利益博弈的结果。各个局中人从利益博弈转变为利益均衡,这种思维和策略的转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心病心药——利益分配

心病还须心药医,寻根溯源,引发各级政府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各参与人在利益分配过程中表现出龙争虎斗的局面。因为博弈设想资源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资源,在某一处分配多了,就会引起在其他地方相对地少。像医生开药方一样,找到了病情的症结,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博弈论视角下的府际关系,既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包括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博弈主体、无行政隶属关系的博弈主体以及平级的地方政府关系。

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博弈中,笔者认为最需要改变的是策略思维,减小甚至杜绝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负面影响,以及当地方政府利益取向与中央政府调控政策之间不一致时可能造成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减效或失效。用一个简化的博弈模型来说明(见表一)。CP1代表中央政府的政策1,CP2代表中央政府的政策2,LD1代表地方政府执行配合中央政策,LD2代表地方政府不执行、不配合、地方政府阴奉阳违。

假定中央政府为实现特定利益制定经济政策P1(假设政策本身对实现既定目标是科学合理的)。经济生活中,中央政府的本职是调控好经济运行,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地方代理者,本职是遵守中央的调控政策,两者履行本职到位的预期得益为a1,a2,如图所示A。在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意愿和权力,从而有了不遵守中央政策的可能。在地方政府不遵守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短期得益为b1,中央政府得益为b2,如图所示B,则b1>a1,b2〈a2。 针对地方政府的不执行与阴奉阳违,中央政府采取P2策略集,地方政府采取与A、B相似的策略。由此可见在当前经济阶段和体制下,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不仅具有内在动力,而且具备外在条件,一旦这种外在条件产生的收益使得b1>a1、d1>c1,面对中央后继政策Pn地方政府依然会采取相似的策略。

二是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在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中,笔者认为最需要做出改变的是思维层面的,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甚至是两地的某个职能部门,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首先要在思维层面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树立长期的博弈意识。用一个简化的博弈模型来说明 (见表二)。L1代表地方政府1,L2代表地方政府2,L1C代表地方政府选择合作,L1U地方政府选择不合作,L2C代表地方政府2选择合作,L2U代表地方政府2选择不合作。

?

?

经笔者分析,若两地政府都选择合作,则收益均为8;若一地政府选择合作,另外一地政府选择不合作,则合作方的收益为-12,不合作方收益为12;若两地均选择不合作,则双方收益均为-4。如图所示A,地方政府1与地方政府2收益均为正,但是都不是双方的利益最大值,如果地方政府1选择不合作,地方政府2选择合作,此时地方政府1的收益为最大,反之亦然。如果双方都选择不合作,如图所示D,此时双方的收益均小于零的。可是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1与地方政府2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不合作,即D。

综上所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收益分析中,中央政府出台政策,地方政府阳奉阴违,追求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在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中,为了最求利益最大化各方均选择不合作。上述情况表明,当地方利益与群体利益出现了矛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出现了矛盾,局中人的策略选择倾向于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了追求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群体利益被侵害,即府际利益的争夺进入了囚徒困境,可以说是府际间的利益分配不均引发了府际间的冲突和矛盾。

二、系铃解铃——利益均衡

各个政府博弈主体在利益博弈的同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纳什均衡点,即各自的最佳策略,正如上文的分析,局中人不约而同的选择各自的最佳策略,而忽视了整体的优势策略,把游戏当成了是一场零和博弈,进入囚徒困境。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走出囚徒困境,还需要局中人做出改变,笔者认为,思维层面的转变还有策略层面的转变是根本,只要转变了思维和策略,就能够走出囚徒困境。

(一)转变博弈思维,从利益博弈到利益均衡

各政府间的合作是长期的重复博弈,这就要求各政府转变博弈思维,在各政府间树立一种长期博弈的意识,促进政府间合作健康、长久、全方位的发展。

一是强化合作意识。在政府间的交互活动过程中,如果某一方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就很难促成双方合作。强化合作意识,无论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还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才有可能达到均衡,才能追求到双赢共赢的结果。

二是构建重复博弈。罗伯特·奥曼认为,即使参与者之间在短期内存在激烈的利益冲突,但是重复博弈的最终均衡往往是实现合作。因为,只有重复博弈、相互合作人们才能追求到双赢共赢的结果。重复博弈中的无名氏定理说明,只要交易具有长期性,且交易双方对未来收益的贴现足够高,就会自发地形成博弈主体间的合作均衡。

三是重塑变和博弈。各政府应塑造博弈的新理念--由单向的零和博弈转变为互动的变和博弈,追求均衡合作、双方共赢的新范式。因为在变和博弈中,各博弈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合作的、均衡的、共赢的。

(二)转变博弈策略,从最佳策略到均衡策略

囚徒困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大多数政治的博弈游戏都跟类似橄榄球或扑克这样的博弈游戏不同。在囚徒困境里,有可能出现共同利益,也有可能出现利益冲突。不招供的结果对两个囚徒都是有利的,而不是相反。不过有时候,策略可能将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变成一条绳上相互依存的两只蚂蚱。

一是最佳策略v.s均衡策略。如果局中人把它的最佳策略当成是一次性的博弈游戏策略,对短期利益的追逐,而放弃了放长线钓大鱼的机会,相比之下,整体的、长期的优势策略体现出一种均衡的理念。

诚然,府际利益的游戏不是零和博弈,我们需要转变博弈的思维观念,即局中人的选择是不是整体意义上的优势策略,是不是处于长期的利益考量。因为不是所有的博弈都有优势策略,哪怕这个博弈只有一个参与者,实际上,优势与其说是一种规律,不如说是一种例外。从这一角度看,均衡(博弈论学者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JohnNash提出)的策略就显得更高明一些,需要清楚的是,当我们说博弈的结果是均衡,并不自动意味着这就是对各个政府局中人最有利的结果,更不意味着是对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最有利的结果。但就府际利益这一问题上,笔者认为,是可以出现利益均衡的。简单的来说,就是优势策略不一定存在,抑或是即使存在也未必适合府际利益关系的处理,从长期的眼光来看待府际利益,均衡策略更适合这场游戏,因为均衡策略可以使得各个局中人走出囚徒困境,建立长久的联系与合作从而促进各个层级政府的发展。

二是寻找均衡点策略。早期Google曾依赖于雅虎扩张了自己,微软也在希望复制这一过程。但在Google崛起之前,搜索领域尚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搜索技术革命,这让Google占得了先机。目前的微软必应则面临用户持续的搜索体验对比的压力,最终微软会发现,”必应”的是否成功取决于搜索技术部门而非市场操作。与雅虎合作只能是对”必应”的扩张起到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作用。对于雅虎而言,目前的合作策略则可算相对最优选择。在其与微软长期的攻防战中,雅虎已经部分丧失了最佳谈判时机,其优势谈判地位也日益下降。在重新整合业务之后,雅虎可以有更多空间操作尝试一些新兴的互联网模式,这其中未尝不蕴含转机。最后,微软与雅虎之间在耗时已久的谈判之后终于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以进行搜索与广告合作。

谷歌和微软的合作市基于利益的均衡点策略之上的,府际利益的分配强调的是也利益的均衡,但是这种均衡并不一定是五五分,也可以是四六分,三七分,只要局中人达成一致就可以成为合作的均衡点。

三是构建合作双赢策略。以劳资关系为例,过去把劳方与资方对立起来,认为资本家赚取的钱一定是榨取工人的,但现在运用企业家的才能,引进新技术、开拓新产品、创新组织,提高绩效,这并不是通过延长工作日等方法来提高效益的。所以,博弈之道,不一定就是谁赢谁输,而是在乎合作共赢[4]。

塑造高效低耗的政府,关键是达到博弈均衡。协调不同部门、不同级次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要建立在博弈均衡的基础之上,否则政府行为就会显得无的放矢。府际之间的利益分配如果能够基于合作双赢的策略之上,不因为短期的利益而恶性竞争,树立长期的合作博弈意识,那么各参与人就能在适度的竞争中实现府际利益的博弈均衡,最终促成合作双赢。因为双赢的策略反应的是一种策略的均衡,只有讲求策略的均衡才能最终实现利益的均衡。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P343.

[2]陈建先.公共人物的合作思维[J]:重庆行政公共人物,2009.07.P16.

[3]凤凰网.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731/1019001.shtml[EB/OL]

[4]羊城晚报:http://www.ycwb.com/ycwb/2007-12/01/content_78134.htm[EB/OL]

[5]陈建先.现代领导的策略理念[J].领导科学,2010.07

[6]谭兴中.论政府管理机制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2.09.25

作者:匡亚林,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王梦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府际局中人囚徒
机智的囚徒
2×2型博弈决策均衡的归一化解法
长江流域园区的府际合作研究
海盗的囚徒
论男性出轨者的囚徒困境
具有失真认知信息的两层冲突环境建模与分析
矩阵式结构、网格化管理与多机制保障——运动式治理中的纵向府际合作实现
跨界水污染的府际协同治理机制研究综述
集体行动的博弈分析:基于相对公平相容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