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选择及对策

2011-12-23 07:27
关键词:海南旅游建设

韩 斌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选择及对策

韩 斌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通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SWOT分析定量化,发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处在S-O(优势-机会)组合区,其战略属性为开拓、创新型。据此提出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3R”战略对策,即重构公共管理、重塑企业行为和重建社会参与。

国际旅游岛;海南;SWOT;层次分析法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学界、业界掀起了关于国际旅游岛研究的新一轮热潮,但对于如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的定性分析和单一领域的政策探讨,本文在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首次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研究,通过计算海南国际旅游岛各因素的强度、权重和影响力度值,构建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战略四边形和战略类型与强度分布图,推导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方向选择。在此战略方向的指引下,笔者创造性地提出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3R”对策体系,即重构公共管理、重塑企业行为和重建社会参与。

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SWOT分析

(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内部优势因素(S)识别

1.旅游自然资源丰富(S1) 海南与美国夏威夷处在同一纬度,海岸线1 528公里,森林覆盖率51.5%,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3~25℃),阳光、海水、沙滩、绿化、空气堪称世界一流,具有发展世界级的海滨度假旅游和体育运动项目(如高尔夫、冲浪、潜水、滑水等)的优越条件。此外,海南还有独具特色的山峰森林、热带雨林、温泉、田园风光、海岛等旅游资源,依托它们开发的度假产品,与海滨旅游产品优势互补,将构成具有独特优势的海南休闲度假产品体系。

2.旅游人文资源独特(S2) 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淳厚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使得海南的民俗多样、民风多彩。海南是我国惟一的黎族聚居区,黎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极具旅游观光价值。此外,海南还拥有众多的人文古迹,如五公词、东坡书院、琼台书院、文昌孔庙、丘浚墓、海瑞墓、汉马伏波井、崖州古城、千年古盐田、骑楼老街和宋庆龄祖居等。革命纪念地有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塑像、白沙起义纪念馆和李硕勋纪念馆等。

3.旅游要素和设施建设日趋完善(S3)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功能较为齐全的旅游产业体系,每年游客接待能力高达2 500多万人次,在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排名由建省前的第26位上升至目前的前10位。在餐饮业方面,各种菜系、各种风味小吃在海南应有尽有,各种档次、各种品位的餐饮设施一应俱全;在住宿设施方面,到2010年底,海南共有星级酒店440家(其中高星级酒店74家),还有其他住宿接待设施1 500多家;在游览产品方面,到2010年底,海南有各类景区49家,其中3A级以上景区22家,每年举办多项国际文化、体育赛事,精彩纷呈。与此同时,旅游基础设施也日臻完善。海南建有环岛高速公路、东线高速铁路,海口和三亚两个国际机场,跨海火车轮渡和四通八达的港口;通信网络覆盖全岛,电话普及率居全国前列[1]。

4.旅游区位优势独特(S4)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是我国惟一的热带海岛省份。“阳光海南、度假天堂”闻名遐迩,天涯海角、椰风海韵令人心驰神往,对我国东北部、北部、西南部、中部等省份的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海南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紧密相连,与东南亚国家隔海相望,独特的地域优势使得海南更好地融入珠三角经济圈和东南亚旅游圈,从而为海南度假旅游的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和机遇。

(二)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内部劣势因素(W)识别

1.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W1) 虽然近年来海南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在观光产品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特色化方面明显不足。(1)缺乏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的旅游产品,如海上旅游产品、森林旅游、登山游、乡村游等。(2)挖掘、体现当地文化的旅游产品不足,如海南拥有黎苗风情特色文化,却没有一个上规模、上档次、深度挖掘和真实展现黎苗风情文化的旅游项目,即使是像亚龙湾这样的国家级度假旅游区也没有很好地彰显当地文化特色。(3)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供给结构欠合理,海南目前的旅游产品供给结构呈“哑铃型”状,两头大,中间小。具体地说,就是过于注重满足高端需求,低端产品又过于泛滥、疏于规范和监管,适合中等消费群体的旅游产品供给不足。

2.国际化市场营销能力较弱(W2) 海南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近年来海南加大了旅游促销力度,在开拓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邻国的旅游市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吸引欧美、中东等地的游客方面效果欠佳。目前到海南旅游的国际游客占旅游总人数不到3%,与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差距甚远。海南在国际化营销方面存在着营销产品生动性、多样化不足,以及语种较单一、营销渠道窄化、营销专业队伍总体素质不强等问题。

3.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W3) 海南旅行社多年来一直处于“弱、小、散”状态,一些旅行社管理不规范,“黑社”、“黑车”、“黑导”、“黑店”等现象屡有发生,个人内部承包的“部中部”现象也较为普遍。旅行社资本的扩大和资产的增值,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此外,许多旅行社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关心较少,对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开拓缺乏动力,既影响旅游服务质量,制约旅行社的长远发展,也容易造成旅游业的恶性削价竞争[2]。总而言之,目前海南旅游业存在的管理松散、经营粗放、规模较小、科技含量偏低、产品单一、行业的服务管理未达国际标准、竞争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不利于海南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难以适应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

4.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W4) 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于其他知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有较大差距。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一方面缺乏应有的国际知识,缺乏了解各国文化背景、习俗差异,难以针对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服务技能和服务态度也存在明显不足,在语言沟通、接人待物、迎来送往等方面未达到国际认可的标准。2009年的调查表明,在全省旅游从业人员中,具有中专或高中学历水平的占47.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4.5%,其中专科占11.1%,本科占3.1%,硕士以上的仅占0.3%。在管理层人员中,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人才的比例失衡,中高层管理人才明显缺乏;管理人才的专业结构也不合理,有75%以上的管理人员不是旅游专业出身,这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旅游管理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3]。

5.公共服务和危机管理水平亟待提升(W5) 提供良好的旅游公共服务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条件。旅游公共服务涉及面较广,主要涵盖综合交通服务、城市出租车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安全安保服务、信息通讯技术服务、旅游金融服务等。海南虽然已建立了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如缺乏游客到访中心,没有提供多语种、全方位的旅游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此外,危机管理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对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由于旅游产业抵御意外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加之海岛旅游易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多发性和突发性,必须高度重视旅游危机应对、处置和灾后恢复工作。从近年发生的一些意外事件处置来看,海南缺乏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评估和处置机制,在灾后快速恢复和重建旅游者信心方面也显得不够迅捷、高效。

(三)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外部机会因素(O)识别

1.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良好国际环境(O1)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达16亿人次,国际旅游消费将达2万多亿美元/年,旅游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将达6.7%①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课题组,刘德谦.新10年中国旅游发展趋势预测,2011(3):93。。近年来,由于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加之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造就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将选择到我国旅游。海南由于独特的热带风光和海岛风情,在我国的旅游目的地中具有不可替代性。随着世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海南旅游的独特性和惟一性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国际游客也必将纷至沓来。这是海南加快旅游业发展、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难得机遇。

2.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强劲的国内旅游需求市场(O2)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产生两个结果,一是人们可支配收入将大幅增加,二是人们的闲暇时间会变得更多,这两个结果使得人们的度假休闲活动成为可能。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前我国正着手制订全国性的“国民休闲计划”和推行旅游强国战略,力图通过集约化和效益化发展来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可以预测,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海南的游客构成中绝大多数是国内游客,因此也必将是未来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3.中央政府给予的多项支持性的政策法规(O3)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六大战略定位和于2020年将海南建成国际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宏伟蓝图。之后,于2010年6月又批准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建设规划纲要》,并相继给予海南在发展游艇、高尔夫产业、离境退税、离岛免税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中央20多个部委先后与海南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给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多方面的实质性支持。

(四)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外部威胁因素(T)识别

1.国外旅游岛的客源竞争(T1)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威胁来自国际上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尤其是近年来备受国际游客青睐的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旅游胜地,如泰国的普吉岛、帕提雅等地和印尼的巴厘岛。这些享誉世界的旅游目的地不仅拥有与海南可堪媲美的热带、海岛旅游景观,更重要的是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且旅游管理规范、配套设施齐全和旅游产品丰富多彩。此外,我国政府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政策的不断放宽,极大地刺激了国人出境旅游需求,从而使大量的国内客源分流,这也将会在相当程度上威胁海南对国内旅游度假市场的广度开发。

2.国内旅游景点的客源竞争(T2)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山川湖海、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可开发的旅游资源比比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外出旅行的势头强劲,各地政府都在争先发展旅游产业,积极开发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比如北京、西安、杭州、南京等地以突出当地悠久文化的“人文游”,广西、云南等地开发的“山水游”,青岛、大连等地开发的“滨海游”,上海、广州等地的“都市游”,重庆、井冈山、延安等地的“红色游”,以及九寨沟、张家界、神农架等地推出的“寻幽、探险游”,等等。这些极具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不胜枚举,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海南的潜在客源。

3.极端气侯带来的不良影响(T3) 蓝天白云、椰风海韵、阳光沙滩、四季如春是海南发展旅游赖以为继的重要基础。换言之,海南发展旅游靠的是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天吃饭”。但是,“老天爷”有时也是会发怒的,这表现在一些极端气候的出现和带来的不良影响,比如暴雨、台风、酷暑、泥石流。如果不能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极端气候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并且在灾情出现时快速反应、妥善处置,就有可能对海南的旅游业带来重大损害,2010年10月,在海南发生的60年一遇的特大洪涝对海南的旅游业就一度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4-5]。

4.生态的退化和环境的破坏(T4) 掠夺式旅游开发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会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海南生态环境的保护面临许多潜在和现实的威胁与挑战:第一,海南的生态环境自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海南河流短促、干旱季节明显、台风多且猛烈,这些因素容易导致海南自身生态的退化和环境的损害。第二,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也屡有发生。主要表现为:旅游房地产的过度开发致使海岸被严重破坏;城市生活污水排入大海,污染近海海域,导致沙滩泥化;毁林盗林现象使森林植被遭受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乱捕滥猎现象致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二、采用AHP层次方法进行量化分析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托马斯·L·萨蒂在米勒创立的MHP(米勒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AHP方法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和实用的研究工具。

AHP层次方法要求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将问题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构建递阶层次分析模型。首先在每一个层次内进行层次单排序,最后要在整体进行层次总排序。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并不要求判断具有一致性,但判断偏离一致性过大也是不允许的,因此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计算出各个要素对于整体目标的分值。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详述AHP方法的理论和中间计算过程,仅将最终计算得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判断矩阵列于表1~4②表1~4中的判断矩阵是按照AHP方法构造的,所得出的最大特征值(λ)和一致性检验值(CR)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于2010年12月对35位旅游业界人士、专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主观赋权数据,计算出各因素的权重值。。

表1 优势的判断矩阵

表2 劣势的判断矩阵

表3 机会的判断矩阵

表4 威胁的判断矩阵

除了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出了各因素的权重值外,还应对各因素的强度进行考察。由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4个方面的各因素影响强度是不一样的,本文根据AHP的方法把强度分为9级,分别取-4、-3、-2、-1、0、1、2、3、4,其中机会和优势用正值表示,劣势和威胁用负值表示,绝对值越大,表示强度越大,反之越小。参照前述的问卷调查和计算方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各因素的强度分级见表5。

表5 各因素的强度分级表

根据力度计算公式,即力度=强度×权重,可计算出S、W、O、T的力度值如下:

三、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选择——开拓型战略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同样地,制订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战略也是一个极具时代挑战性的全新课题。它事关如何又好又快地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局,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都应给予高度重视。目前,学术界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研究几乎都只是停留在定性的论述上,没有进行定量方面的探讨和分析,本文试图在此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在SWOT的定性分析基础上,根据上述的量化计算结果,本文构筑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四边形,如图1所示。

本文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以上战略四边形的框架下找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类型,因此,必须求出战略向量值(ρ,θ):现将该向量的极坐标(ρ,θ)在战略类型与战略强度分布图中标出,见图2中的第一象限。

上述分析表明,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向量位于第一象限,属于开拓型战略区的S-O组合(优势-机会),具有机会性和实力性。这种组合说明外部环境中存在机会,同时内部具有一定的优势,需要充分发挥内部优势,紧紧抓住外部机会,积极扩大开放,勇于开拓进取。由此可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应建立在依托海南省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大力发展海南旅游业的政策机遇和国内外旺盛的旅游需求,扬长避短,积极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跨越式发展。

四、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对策设计

海南发展国际旅游岛既是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区域旅游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我国旅游学界和业界所面临的全新挑战。如何设计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对策,政府官员、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发展战略视角出发,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主张。陆志远指出,海南要以国际旅游岛为战略目标做到两手抓,即“一手抓国际旅游岛规划建设,一手抓旅游体制创新”[6];陈耀提出“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和对策方向[7];刘德谦强调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要格外重视文化娱乐旅游发展方向[8];吴必虎主张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要高,步子要稳,速度不要太快,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岛式国际旅游目的地;马波赞同通过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投资拉动来构建具有国际标准的非物质奢华旅游和资源节约型旅游;代国夫则较为重视生态环境和原著文化的保护,通过让老百姓从观众变为参与者以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9]。虽然这些观点和主张各有侧重、见仁见智,但对笔者都颇有启迪。

从以上分析中得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所处的战略为开拓型战略。国际上海岛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执行这种开拓型战略最重要的三类主体分别是政府、企业和社区,因此,必须构筑一个良性互动、多方共赢基于“政府引导(G),企业创新(E),社区参与(C)”的GEC三轮驱动体系,从而充分挖掘海南的内在发展优势,积极利用外部发展机遇,更快更好地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据此,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海南实际,本文提出通过重构公共管理(Restructuring Public Management)、重塑企业行为(Reshaping Enterprises)、重建社会参与(Reconstructing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的3R对策模式来执行这种战略。

(一)重构公共管理,加强政府引导

国际上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如夏威夷、普吉、巴厘、马尔代夫)的成功经验表明,在旅游规划、开发、建设的发展全过程中,政府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10-11]。因此,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从一开始就应注重构筑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开拓创新、高效务实的公共管理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功与否。海南作为一个后发经济区域,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要勇于破除现行体制的种种弊端,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只争朝夕”的开拓精神,着力构筑面向游客、面向市场、面向世界的公共管理体系。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3R”开发模式中的重构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

海南国际旅游岛公共管理体系的重构应以科学、开放和创新型的政府管理为核心目标,具体要在做好整体旅游规划、旅游开放政策创新、新型产业发展试点、国际化旅游营销以及旅游安全与危机管理等5个方面的工作上大有作为,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提供科学、高效和创新的政府服务。

(二)重塑企业行为,促进企业创新

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不仅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更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的能动作用。企业和市场力量的培育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进程和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

海南作为一个后起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培育和充分利用企业力量与市场机制。总体上看,当前海南旅游发展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别具特色的旅游新业态急待开发,面向世界市场的企业营销体系尚待构建。结合海南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目标方向,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重塑海南企业行为: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转变,积极参与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主动探索开发国际旅游新业态。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3R”开发模式中的第二个“R”的含义,即重塑企业行为的发展方向。

遵循这个对策,应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转变;二是积极参与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三是主动探索开发国际旅游新业态。

(三)重建社会参与,重视社区功能

在进行旅游开发规划时,如果对旅游开发的环境、经济、社会影响和当地居民的参与程度考虑不周,将会导致旅游开发与当地实际情况冲突。总体来说,旅游开发能够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但同时应注意开发过程中环境改变、社会结构变迁和权力的再分配带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开发,既有得利者,也有失利者,开发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各种利益的权衡和调整。几乎所有的旅游开发者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因而,实际上都不可避免在有利于某些群体的同时使其他一些群体的利益受损。

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经验分析表明,在一些岛屿国家的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重要性表现得较为突出。社区的支持正在成为旅游业成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让当地居民直接参与到规划开发中,争取多方支持,权衡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共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失为一个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尝试。因此,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推进社区参与,推动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实现居民、企业、政府的三赢,从而增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3R”开发模式中的第三个“R”的含义,即重建社会参与的发展方向。

[1]朱华友,傅君利.先有海南,后有天堂——国际旅游岛建设导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2-33.

[2]钟小东,赵影.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SWOT分析[J].电子商务,2009(6):52-55.

[3]张华云.关于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标准体系》的探讨[J].标准科学,2009(11):65-69.

[4]于迪,赵旭升,王珊琳.海南五指山市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系统设计与实现[J].人民珠江,2010(1):62-69.

[5]颜仕龙,何虹.影响海南农业的气象灾害与农业保险气象服务[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10):76-80.

[6]陆志远.创新旅游体制机制,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J].今日海南,2008(12):13-14.

[7]陈耀.坚持旅游规划创新,推进“大旅游”统筹发展[J].旅游学刊,2010(3):7-8.

[8]刘德谦.关于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的三点讨论[J].旅游学刊,2010(6):5-6.

[9]陆志远.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19-20.

[10]JACK Carlsen.A Systems Approach to Island 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ment[J].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1999,16:321 -327.

[11]KOKKRANIKAL J,MCLELLAN R,BAUM T.Island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A Case Study of the Lakshadweep Island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3,11(5):426 -427.

The Strategic Choi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HAN Bin

(School of Government,University of Beijing,Beijing 100871,China)

Using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to quantify the SWOT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evelopment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is located at S-O(strong-opportunity)combination area,and should take aggressive and innovative strategy.Italso proposes the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involving a 3R package,i.e.,restructuring public management,reshaping enterprise behaviors,and reconstructing social participatio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Hainan;SWOT;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 590

A

1004-1710(2011)03-0018-07

2011-01-23

韩斌(1968-),男,海南儋州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3级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

[责任编辑:靳香玲]

猜你喜欢
海南旅游建设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