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结构为主线,构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

2012-01-07 08:43贺达江姜又春杨吉兴宋克慧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素质

贺达江, 姜又春, 杨吉兴, 宋克慧

(怀化学院教务处,湖南怀化418008)

一、引言

教育部2005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不断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必须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人才;必须为人类社会贡献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必须为所在区域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解决技术问题和提供决策咨询。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有所侧重。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1-2020)》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效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努力探索并积极实施的重大课题,是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1-2]。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坐落在地级城市,学校的规模不大,层次不高,是地级城市人才最集中的单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践的人才类型,其特点是应用能力强,能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第一线的生产或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的要求,很多高校及教育研究者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比如姚峰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问题分析”一文中,就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各种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落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何清泉在“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一文中强调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强基础,重应用,多方向,树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4];刘晓萍等人在2007年《中国建设教育》发文就以能力本位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与探索[5];汪青松教授在2007年《人才开发》杂志中发表了题为“建构和实施能力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一文,就构建能力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6];陈云棠等人在“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一文中介绍了如何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所进行的研究与实践[7]。可以看出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已成为各类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8]。

为探索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怀化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提出了“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创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思路。所谓“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三个“三位一体”[9-10]。一是从人才培养规格上来讲,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我们的培养目的就是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既要使学生毕业时有“才”,即“会干什么”,也要使学生毕业后能主动达成“才尽其用,用见其效”的个人发展目标,即“能干什么”,成为有广泛适用性的应用型人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而言,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既是并列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递进关系,可以表述为“知识是基础,能力是主体,素质是升华”,能力是其中最突出的部分,知识、素质通过能力而外显。二是从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上来讲,融学生的“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为一体。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上,公共能力是基础,专业能力是核心,发展能力是能力的提升与迁移。三是从人才培养途径上讲,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我们坚持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明确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和校园文化活动三大平台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专业指向性,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的有效互动,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内化为一种专业能力素质,而且要通过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文化环境同化,拓展与专业相关的能力素质,藉此整合融通三大培养平台,达到三种能力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提高的目的。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关键是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能力与素质全面提升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此,怀化学院就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努力探索,提出了以能力结构要素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方案。

二、以能力结构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的理论探讨

(一)课程编制方案的内涵。所谓“课程编制”,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安排课程或者对课程做出计划。对课程编制方案内涵的理解[11-15],取决于对“课程”这一概念的理解。如果把课程看成是一种经验,那么课程方案就是对经验的编排;如果把课程理解为学术计划,那么课程方案就是对学术计划的制定;同样,如果把课程理解为能力要素的培养,那么课程方案就是对能力培养计划的编排。对课程内涵的不同理解与把握,使得人才培养方案有不同的结构体系。以往大都把课程理解为学术培养计划,因而,人才培养方案的编排往往注重知识间的逻辑结构关系,以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来编排课程体系。

(二)以能力结构编制课程体系的理论探讨。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结构的设计与编制必须反映培养目标的内涵和要求[11-15]。一般而言,制订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学科专家建议以及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等三个方面。由于三者所处的视角不同,因此,依据三个方面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能相异甚至相互排斥,进而在课程编排上存在不同的逻辑结构体系。因为,依据社会发展需要设定的课程体系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也即个体所需具备的能力问题,强调依据个体发展需要而编排的课程应遵循个体认知、情感、意志等生身发展规律,重在培养个体的综合素质,而学科专家的建议强调的是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安排课程体系,三者在逻辑上并不完全一致,它们各自有着自身的规律和逻辑,很难完全兼顾。依据国内外的经验,在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应该有所侧重。由于我国受前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较深,绝大多数高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都是依据学科专业的知识逻辑结构体系来构建,即使职业技术学院也没有完全依据职业技能要素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这种以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来构建课程体系的培养方案,对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无疑是最为有效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日益高涨,如何培养“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怀化学院根据“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提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侧重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自我发展能力与较高的综合素质,认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应服务于“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提出以“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为主线来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能力的培养与个体素质的提升通过相应的课程、课程群以及各类差异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实施。

三、构建以能力结构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考虑

首先应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高校是否建构和实施能力型人才培养方案,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和怎样培养大学生的间题,关系到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确立能力本位的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就是坚持育人为本,把增强大学生能力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以提高大学生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绩效考评的最终指标之一。

其次要确立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知识的逻辑体系完整及知识的传授,轻能力要素构成及能力培养等。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必须始终牢牢把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构建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能力要素体系,完善学生的能力结构,提升学生的能力层次。

第三要确立按能力培养要素构建课程群与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路和特征,为实现能力培养子目标而设置相应的课程群,通过对课程群内课程以及课程群之间课程内容的归类、整合、协调、选择与调整,使之形成能力脉络鲜明、清晰,能力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最后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融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为一体。课内教学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两个方面,这是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专业能力培养的主阵地,也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核心。但在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中,综合实践活动及课外活动的训练是学生能力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协调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不能让课外活动偏离能力培养方向,挤占课内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为此,我们将优质活动项目课程化,排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实施计划,明确活动主题,配备好指导教师,防止随意性;也不能让课内教学课时安排过多,必须对课内教学时数做出明确限制,防止因课内教学过多而整天把学生关在教室与实验室里,学生失去个性自由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四、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示例

为简要说明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特点,将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程安排附于下表,以供参考。

(一)公共能力培养课程模块

images/BZ_71_176_583_2206_639.png能力类别能力培养目标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合计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综合实践周学数考试考查认证images/BZ_71_176_752_2205_1264.png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4 (68) (68) √价值判断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 1 (17) (17) √价值判断能力培养校选课程 2 (32) (32) √大学英语(一)、(二)、(三)、(四) 16 260 260 4 √大学语文 2 32 32 2 √交流沟通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 1 (17) (17) √_____________交流沟通能力培养校选课程 2 (32) (32) √交流沟通能力公 共 能 力身心调适能力大学体育与健康(一)、(二) 2 60 60 2 √健康运动项目训练(一)、(二)、(三) 3 (90) (90) 1 √就业指导 2 (38) (38) √军事训练与安全教育 2 2周(34) (34) √劳动技能训练 2 2周(34) (34) √身心调适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 1 (17) (17) √身心调适能力培养校选课程 2 (32) (32) √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理) 2 32 32 2 √计算机操作训练(理) 2 32 32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 2 34 34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训练(C语言) 2 34 34 2 √信息处理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 1 (17) (17) √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校选课程 2 (32) (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 计 64 1122 702 126 294

(二)专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

images/BZ_72_176_371_2206_428.png周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能力类别能力培养目标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合计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综合实践考试_考查_认证images/BZ_72_289_760_2206_1269.png高等数学(一)、(二) 10.5 180 180 6 √线性代数 3 51 51 3 √通信电路基础理论分析与实践能力专 业 能 力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1.5 24 24 2 √数字电子技术 3.5 60 60 4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1.5 24 24 2 √高频电子线路 3.5 60 60 4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1.5 24 24 2 √焊接技能培训 1 17 17 √信号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信号与系统 4 64 64 4 √信号与系统实验 1 16 16 2 √数字信号处理 4 64 64 4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1 16 16 2 √通信原理 4 64 64 4 √通信原理实验 1 16 16 2 √电磁场与电磁波 3 51 47 4 4 √计算机网络 3 51 45 6 4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1 1周(17) (17) √_____________现代交换原理 2.5 40 32 8 4 √通信网络基础理论分析与实践能力专业认知实习 1 1周(17) (17) √专业实习 8 8周(136) (136) √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论文(设计) 8 8周(136) (136) 答辩通信专业综合实践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 计 93.5 1544 1043 178 323

(三)发展能力培养课程模块

能力类别能力培养目标 课 程 名 称 学分学 时周学数考核形式合计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综合实践考试考查认证发 展 能 力通信设备与业务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通信方向)数据结构与算法 4 64 40 24 4 √可视化语言编程 3 48 40 8 3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3 48 40 8 3 √Java移动应用 2 32 16 16 4 √通信软件开发能力培训专题 1 1周(17) (17) √电子线路CAD技术 2 34 34 4 √电子线路CAD技术课程设计 1 1周(17) (17) √嵌入式操作系统 2.5 42 34 8 4 √ARM体系结构与接口技术 2.5 42 42 4 √嵌入式设备开发训练专题 1 1周 17 √数字系统与SOPC设计 3 48 48 3 √数字系统设计与SOPC设计实验 1.5 24 24 2 √DSP技术及其应用 2.5 42 34 8 4 √通信仿真软件训练专题 2 34 34 2 √电路制版技能培训 1 17 17 √电子设计培训与竞赛 1 17 17 √通信设备与终端开发能力无线通信综合应用能力(无线通信方向)移动通信原理 4 64 48 16 4 √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 2 32 16 16 4 √微波技术与天线 3 48 48 3 √射频识别技术 3 48 24 24 4 √射频电路开发综合能力培训专题 1 1周(17) (17) √通信产品技术支持能力工程制图 2 34 34 2 √通信工程专业英语 2 34 34 3 √电子测量与仪器 2.5 42 42 4 √仪器操作技能培训 1 17 17 √images/BZ_73_176_1944_2205_2000.png

方案说明:

所有专业的能力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设置三大类,即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第二层次为具体的能力要素,可根据专业特点设置4-6个培养子目标。

公共能力包含价值判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身心调适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等,公共能力培养子目标中所选择的课程群或相关活动由学校统一设定与实施。

专业能力、发展能力模块中的课程群对应相应的能力培养子目标,课程之间并无必然的知识逻辑关系,而是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共同实现能力培养子目标。比如本专业所设置的专业发展能力中的培养子目标之一为通信设备与终端开发能力,在这一子目标中,我们设置了电子线路CAD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ARM体系结构与接口技术,数字系统与SOPC设计,DSP技术及其应用,通信仿真软件训练专题,电路制版技能培训,电子设计培训与竞赛等课程与实践活动,通过在不同学期对学生进行不同课程的教学,逐步掌握通信设备与终端开发的软硬件技术,以及工程开发制作技术,逐步培养具备通信设备与终端产品的开发能力。所设置的课程之间没有必然的知识逻辑结构关系,但分别从软硬件两个方面从不同侧面指向通信设备与终端开发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该课程群中十分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从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工程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校园文化活动分为校级素质拓展活动与系级素质拓展活动两大部分,按活动项目进入培养方案之中,校级素质拓展活动主要指向公共能力培养,系级素质拓展活动主要指向专业能力与发展能力培养。

[1]唐裕莲.浅谈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1,(3):27.

[2]周延波,郭兴全.创新思维与能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姚峰,范红辉,李兵等.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问题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3):98-100.

[4]汪青松.建构和实施能力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J].人才开发,2007,(2):25-27

[5]陈云棠,梅杓春.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J].三江学院学报,2011,7(1):6-9.

[6]房军,王明志.论教育转型背景下的公安专业人才培养[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8(3):112-115.

[7]管天球,宋振文.学研产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41-42.

[8]戚业国,杜瑛.试探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思路及方法[J].教育发展研究 ,2005,(12) :61-64.

[9]怀化学院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报告[R].怀化学院,2010,4.

[10]曾岳生,彭庆文.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J].怀化学院教育研究,2011,(1):4-8.

[1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2]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编制理论建设的几个问题[J].江苏高教,2003,(5):38-41.

[13]黄路阳.高等学校课程编制的层次及相互关系[J].陕西教育,2011,(1):126-128.

[14]王伟廉.高等学校本科课程编制的层次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1,(5):64-65.

[15]向家俊,刘黎明.体育教育专业“1+X+2”课程结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114-117.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素质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