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肘管的高频超声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2-01-13 03:47杨稀月黄格朗陶宗欣
微创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弓状肘管肘关节

杨稀月 黄格朗 陶宗欣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超声科,贵港市 537100)

正常肘管的高频超声检测及临床意义

杨稀月 黄格朗 陶宗欣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超声科,贵港市 537100)

目的研究正常健康人肘管内部结构组织高频超声的回声表现,建立正常人肘管相关结构超声测量的参考值范围。方法对130例受试者行肘管高频超声检查。分别于伸肘位及屈肘位观察尺神经和弓状韧带的形态、大小、解剖关系及回声表现;屈肘时观察尺神经与肱骨内上髁的关系;分别测量伸肘位时弓状韧带的厚度、肘管的宽度和深度,并测量不同肘位下尺神经的横截面积。结果①高频超声能横向和纵向显示尺神经和弓状韧带。②尺神经达到或超过肱骨內上髁的顶点,本研究尺神经脱位的发生率为8.5%(11/130)。③伸肘位及屈肘位肱骨内上髁处尺神经的横截面积分别为(6.68 ±1.57)mm2、(5.60 ± 1.45)mm2;弓状韧带的厚度为(1.14 ±0.26)mm;肘管的宽度及深度分别为(7.66±1.30)mm、(17.69±2.81)mm。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楚显示肘管内尺神经及弓状韧带的形态、大小及其解剖关系,并能测量尺神经及相关结构的径线。

解剖;肘管;高频超声

目前,高频超声在国外已被视为评价尺神经病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而国内对肘管的高频超声检查报道很少,特别是高频超声对正常肘管解剖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130例正常健康人肘管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研究其内部结构和组织回声,并测量其重要结构的参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组正常肘管相关指标的参考数据,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肘管及诊断肘管综合征等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志愿者 130名,其中男 60例,女70 例,年龄(36.3 ±11.1)岁,其中男性(37.7 ±12.5)岁,女性(32.1±9.13)岁。纳入标准:双手发育对称;无外伤、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无手腕痛及上肢麻木、糖尿病、肾病及腹透、血透病史。

1.2 仪器 超声仪器为百胜 Technos MPX-DU6、百胜Technos MPX-DU8、GE-LOGIQ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14 MHz。

1.3 测量方法 采用直接检查法,受检者局部涂适量超声耦合剂,分别采取肘关节伸直位和肘关节屈曲位,将探头置于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间进行肘管的横向扫查,以及将探头旋转90°进行肘管的纵向扫查,并配合肘关节运动进行实时动态检查。在纵切面上扫查时,受检者的肘关节充分外展,观察尺神经的回声及其走行特点。在横切面上扫查时,受检者的肘关节分别充分外展及屈曲90°。肘关节外展时,于肱骨内上髁水平处分别测量弓状韧带的厚度、肘管的深度及宽度。肘管的深度是指尺神经沟最深处与肱骨内上髁和肱骨滑车最高点连线平面的垂直距离;宽度指肱骨内上髁和肱骨滑车最高点连线的距离。用超声仪内的椭圆形测量软件,测量不同肘位下肱骨內上髁水平处尺神经的横截面积。肘关节屈曲时观察并记录尺神经与肱骨内上髁的关系,并按Childress[1]的方法将尺神经分为两型,Ⅰ型(非脱位型):尺神经向前内侧移位,但是未超过肱骨内上髁的顶点;Ⅱ型(脱位型):尺神经移位范围达到或超过肱骨内上髁的顶点。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测数据结果行一般性描述性统计分析,分别求得各指标的均数和标准差。

2 结果

本研究对130例(260个)肘管结构行高频超声检查,在纵、横断面上均获得了满意的声像图。肘管的超声声像图有多种表现。

2.1 肘关节伸直位时肘管纵向扫查 尺神经(ulnar nerve,UN)显示为边界较清晰的中等偏低回声,其内可见多条相互平行的细线条状结构回声,尺神经鞘呈偏强回声。见图1。

图1 肘管纵切图

2.2 肘关节伸直位时肘管横向扫查 可显示尺骨鹰嘴(olecranon,OLE)和肱骨内上髁(medial epicondyle,ME)回声标志以及二者之间的解剖结构回声,于皮下位于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间的粗厚膜状稍强回声结构是纤维膜(带),为尺神经的支持带即弓状韧带(arcuate ligaments,AL),构成尺神经沟的底。尺神经显示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中等偏低回声结构,开大增益放大图像可见神经纤维横断面的点状回声。尺神经位置偏于肱骨内上髁侧。见图2。

图2 伸肘位肘管横切面图

2.3 肘关节屈曲位时肘管横向扫查 尺神经不同程度地向前内侧移位,接近肱骨內上髁,部分尺神经达到或超过肱骨內上髁的顶点。见图3、图4。

图3 屈肘位肘管横切面图,尺神经向前内侧移位,但其移位范围未超过肱骨内上髁

图4 尺神经移位范围达到肱骨内上髁顶点,为尺神经脱位。

2.4 肘管各主要结构的超声测值 伸肘位尺神经横截面积为(6.68±1.57)mm2;屈肘位尺神经横截面积为(5.60 ±1.45)mm2;弓状韧带厚度为(1.14 ± 0.26)mm;肘管深度为(7.66 ±1.30)mm;肘管深度为(17.69 ±2.81)mm。

3 讨论

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最常见的尺神经卡压综合征,同时也是仅次于腕管综合征的第二大外周神经卡压综合征。肘管的各种结构和形态异常均可使尺神经受到卡压,但其主要病因为:①肱骨內上髁骨折或骨质增生;②局部炎症;③尺神经沟经常触及硬物、摩擦;④频繁过度屈伸肘关节,弓状韧带可压迫尺神经;⑤习惯性尺神经脱位[2]。正常肘管结构的声学解剖图是超声诊断肘管疾病的基础。本研究及国内外文献初步结果显示,高频超声能清楚分辨肘管内的解剖结构,并能发现CTS的一些病因。本研究对造成正常伸屈位肘管进行了相关的超声解剖学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3.1 弓状韧带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弓状韧带构成肘管的后壁,为底朝上、尖朝下的纤维束或腱膜,厚约1 mm[2],弓状腱膜束缚是肘管综合征常见的病因肘管,三壁靠骨,仅后壁是腱膜。在正常屈肘状态下,尺神经及其血管几乎占据整个管腔,当弓状腱膜稍有增生和挛缩时即可产生对尺神经的束缚。因此正常弓状韧带厚度的测量对发现肘管综合征的病因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以往超声对肘管病变的研究大多数以观察尺神经为主,很少注意到弓状韧带的形态及结构的改变,目前尚无文献报道该韧带的超声测值。正常弓状韧带呈规则带状的稍强回声,病变时可表现回声不均匀、增厚,常与病变的尺神经界限不清[3]。本组研究130例受检者(260个)的弓状韧带均得到显示,其厚度为(1.14±0.26)mm。对于肘管综合征的患者,若术前超声检查发现弓状韧带增厚,则可辅助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案。

3.2 肘管深度及宽度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肘管是在尺神经沟的基础上形成的骨性纤维管,部分人的尺神经沟尤其浅窄,决定了肘管缺乏伸展性,使尺神经在肘管内更易受压而损伤。余资江等[4]认为,肘管浅窄的形态特点也应是肘管综合征在周围神经嵌压征中其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他们对40侧成人尸体肘管的深度及宽度进行了测量,测值分别为(0.25 ±0.56)cm 和(1.39 ±0.18)cm。彭峰等[5]对100侧成人尸体肘部的尺神经进行了解剖观察,测得肘管的深度为(7.1 ±0.14)mm。杨运平等[6]则测得肘管中断的平均深度为(5.2±1.1)mm。笔者认为造成各学者间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是其测量标准的不同。目前,国内外尚无有关肘管的深度及其宽度的超声测值文献报道。本研究采用尺神经沟最深处与肱骨内上髁和肱骨滑车最高点连线平面的垂直距离作为肘管的深度、肱骨内上髁和肱骨滑车最高点连线的距离作为肘管的宽度这一标准,测得肘管的平均深度及宽度分别为 (7.66±1.30)mm 和(17.68±2.81)mm。可为今后超声在肘管综合征中的应用上提供新的测量标准。

3.3 尺神经脱位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尺神经脱位是引起肘部尺神经卡压的原因之一。屈肘时尺神经有向前滑脱的趋势,在部分正常人中可出现尺神经脱位。M.Okamoto等[7]指出,尺神经的高活动性是导致其产生慢性炎症的基础。国内外研究发现,尺神经脱位的发生率为8.9% ~16%[1,5,7],本组研究发生率为8.5%。因此,通过超声动态检查可以诊断尺神经脱位,并为其进一步治疗提供更充分的影像学依据。

3.4 不同肘位下尺神经横截面积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在生理情况下,肘管的大小随肘关节的屈伸而不同。本研究分别于肘关节充分外展位及屈肘90°下测量尺神经的横截面积,其值分别为 (0.067±0.016)cm 和(0.056±0.015)cm,屈肘位下尺神经的大小明显小于外展位下尺神经的大小(P<0.05),表明屈肘时尺神经受压变小,印证了某些学者提出的频繁过度屈伸肘关节可引起肘管综合征这一观点[11~13]。尺神经卡压伤的超声表现主要为肘管处神经横截面积的增大,本研究对尺神经的大小进行了较大样本的测量,为超声诊断肘管综合征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参考值。

高频超声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重复的肘管内尺神经的成像技术,可以为临床和电生理诊断CTS提供许多帮助。目前,超声检查还没有常规应用于对这些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中,其主要原因为多数超声检查医生和临床医生还未意识到超声在显示四肢周围神经及其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档彩色超声仪及高频超声技术的应用,使得超声可清晰显示四肢软组织的内部结构、周围神经与其周围软组织结构的差异,为超声显示周围神经提供了组织学基础,并有助于神经的迅速定位。因此,高频超声有望成为显示四肢周围神经及其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

[1] Childress HM.Recurrent ulnar nerve dislocation at the elbow[J].J Bone Joint Surg Am,1956,38-A(5):978 -84.

[2] 丁自海,裴国献主编.手外科解剖与临床[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16-217.

[3] 郭瑞军,于亚东,邵新中,等.肘管、腕管的超声解剖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9(2):117 -119.

[4] 余资江,余德立.肘管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0,10(1):18 -20.

[5] 彭 峰,陈德松,顾玉东.肘部尺神经半脱位的解剖学和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9):564 -566.

[6] 杨运平,徐达传,许本柯.肘管的应用解剖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18(1):8 -10.

[7] Rayan GM,Jensen C,Duke J.Elbow flexion test in the normal population[J].J Hand Surg Am,1992,17(1):86 -89.

[8] David J.Cubital tunnel syndrome pathophysiology[J].Clinical Orthop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Number,1998,35(1):90 -94.

[9] Bartels RH,Verbeek AL.Risk factors for ulnar nerve compression at the elbow a case control study[J].Acta Neurochir,2007,149(7):669-674.

[10] ohail N,Robert A.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ubital tunnel syndrome[J].Current Orthopaedic Practice,2008,19(5):470 - 474.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study of the cubital tunnel:normal measurement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

YANG Xi-yue,HUANG Ge-lang,TAO Zong-xin(Department of Ultrasound,Guigang People's Hospital,537100,Guangxi,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ultrasonic appearance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normal cubital tunnel with high-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normal reference ranges of 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normal cubital tunnel.Methods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examinations wereperformed on 260 normal cubital tunnels of 130 cases,focusing on the ultrasonic appearance,shape,size and anatomic relationship of the ulnar nerve and the arcuate ligament when the elbow were extending or flexing.With the elbow flex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lnar nerve and the medial epicondyle were observed,with the elbow extending,cross section areas of ulnar nerve,thickness of arcuate ligament,width and height of the cubital tunnel were measured.Cross section area of different elbow movement were measured too.Results1.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can clearly depicted the ulnar nerve and the arcuate ligament on both transverse and sagittal planes.2.Incidence rate of ulnar nerve dislocation was 8.7%(11/130).3.Cross section areas of ulnar nerve at the point of humeral epicondyle was 6.68 ± 1.57mm2 when the elbow was extension,and 5.60 ± 1.45mm2when the elbow was flexion.The thickness of the arcuate ligament was 1.14 ±0.26 mm,the width and the height of the cubital tunnel was 7.66 ±1.30mm and 17.69 ±2.81mm,respectively.Conclusions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depicts clearly the configuration,dimension and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ulnar nerve and arcuate ligament of the cubital tunnel,and can enabl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se structures.

Anatomy,Cubital tunnel,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R 445.1

A

1673-6575(2012)05-0465-04

杨稀月(1983~),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腹部超声。

2012-05-09

2012-06-20)

·综 述·

猜你喜欢
弓状肘管肘关节
3.0TMRI在腘弓状韧带复合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尾水肘管扩散段采用“小坦克”运输设计及施工
弓状线变异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解剖分析及临床研究
混流式水轮机主轴自激弓状回旋机理探讨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基于弓状下缘的腹腔镜内环网塞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观察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丰满重建工程机组尾水肘管安装技术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