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二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临床分析

2012-01-23 13:56张秀和张柏民姜亦忠林柏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瓣叶成形术心动图

王 有,王 巍,张秀和,张柏民,姜亦忠,林柏松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心脏外科,吉林 长春 130033)

22例二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临床分析

王 有,王 巍,张秀和,张柏民,姜亦忠,林柏松*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心脏外科,吉林 长春 130033)

*通讯作者

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主要有两种基本术式:二尖瓣成形和二尖瓣置换。较之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保留了正常的瓣叶和瓣下结构,通过修复二尖瓣及其附属结构,可以更好地保留左心室形态结构,术后无需终生抗凝治疗,减少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率,患者远期生存率更高。目前,二尖瓣成形术包括多种术式,其适用范围亦各不相同,但二尖瓣瓣环成形术被认为是二尖瓣成型术的基石。不管瓣叶、腱索、乳头肌应用什么成形办法,大多数二尖瓣关闭不全行成形术时都会涉及瓣环成型。我院对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的2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45.5±11.3(28-63)岁。本组病例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5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5例、心房颤动2例、冠心病三支病变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直径46.21±8.38(38.8-73.2)mm,左室舒张末直径58.82±9.33(46.5-73.5)mm。二尖瓣反流程度,中度6例,重度16例,二尖瓣返流面积13.32±6.33(5.2~25.9cm2)。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2例,Ⅲ级7例,Ⅱ级8例,Ⅰ级5例。二尖瓣前瓣叶及腱索异常8例,后瓣叶及腱索异常14例,患者均有不等程度的二尖瓣瓣环扩大。

本组22例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经胸骨正中切口,其中经右心房-房间隔切口18例,经左房切口4例。显露二尖瓣,直视下探查二尖瓣瓣叶、腱索及乳头肌,先针对二尖瓣的瓣叶及瓣下结构的病理改变做瓣膜成形术:瓣叶切除成形3例,双孔法二尖瓣成形2例,人工腱索及腱索转移2例,交界成形3例。然后行人工瓣环成形术:根据大瓣面积选择合适型号的人工瓣环行间断褥式缝合。使用硬环20例,软质环2例。纠治完成后行左室注水试验,观察二尖瓣成形效果。心脏复跳后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确保返流在3cm2以内。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2例,三尖瓣成形术5例,房颤射频消融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

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均康复出院。患者术后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无返流或极轻微返流15例(68.2%),轻微返流4例(18.2%),中度返流3例(13.6%);左房内径有明显减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减小。术后随访22例,随访6-21个月,其中心功能(NYHA标准)Ⅰ级为19例,Ⅱ级为3例。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无返流或极轻微返流17例,轻微返流3例,中度返流2例。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二尖瓣返流进行性加重、血栓栓塞、出血、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心脏外科常见病之一。二尖瓣病变手术方式主要有二尖瓣置换和二尖瓣成形术。临床及实验研究显示,二尖瓣成形术与二尖瓣置换术相比,有许多优点:①保留瓣膜及瓣下结构,通过修复二尖瓣及其附属结构,可以更好地保留左心室形态结构,手术死亡率低,疗效满意[1]。有文献报道二尖瓣成形术的死亡率为0-6.1%,低于二尖瓣置换术的1.8%-18.1%[2]。②二尖瓣成形病人术后无需终生抗凝治疗,只需要抗凝3个月,术后血栓形成、出血及抗凝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据文献报道[3],二尖瓣成形组6年免于血栓发生率为92%,而二尖瓣置换组为82%-85%。③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率。④减少了儿童患者成年后再次换瓣的可能性。目前,随着二尖瓣成形术逐渐成熟,只要二尖瓣有功能的前瓣存在,二尖瓣成形术已成为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的首选方案。

目前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二尖瓣成形术中最常见的病因,本组二尖瓣退行性病变占二尖瓣关闭不全的68.18%。其病理改变为二尖瓣前叶或后叶部分腱索断裂致二尖瓣脱垂,且大部分合并合并瓣环扩大,此类患者是二尖瓣成形术的最佳适应证。且手术成功率高且疗效较稳定,再次手术率极低,10年再手术率仅为2%[4]。本组患者均合并瓣环扩大,我们在行瓣叶成型后,加用人工瓣环以确保成形效果。

对于恢复二尖瓣瓣叶的生理功能,本组主要采用的方法有:①瓣叶部分切除缝合法。对于后瓣脱垂者,多使用切除相应的病变瓣叶切缘缝合,放置人工环。本组后叶脱垂2例采用矩形切除脱垂瓣叶及附属的腱索,切缘缝合,一般不超过整个瓣叶的1/3的范围,并以人工二尖瓣环固定,术后疗效满意;前瓣虽然只占瓣周的35%-45%,但其面积与后叶面积相当,承担着主要功能,前叶脱垂的修复相对于后叶而言,技术更复杂,修复成功率偏低[5,6]。本组前叶脱垂1例,我们采用三角形切除。②交界成型法:包括交界切开和交界环缩法。我们有3例患者采用交界环缩法,后放置人工二尖瓣环,疗效明显。③腱索转移及人工腱索替代法。本组2例腱索断裂患者,分别采用了腱索修复和人工腱索植入法。④双孔成型法。在本组2例患者采用了双孔技术,我们在二尖瓣双孔成形术的同时放置合适的人工二尖瓣环,从而达到控制瓣环扩大,降低缝合部位张力的目的,术后复查效果满意。

本组患者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6个月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较之术前,二尖瓣反流面积明显减少,随访效果满意;左房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缩小,说明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增强。目前仍在继续随访中。

对于二尖瓣成形术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点:①加强术者对二尖瓣的解剖形态及病理改变的认识,对病变类型及部位的准确判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提高二尖瓣成形的成功率非常关键。②术中注水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决定成形术后疗效重要评估指标。③人工瓣环是二尖瓣成形术的基石。无论瓣叶成形效果如何好,都应加行二尖瓣环植入术,可以大大提高疗效。

[1]Goldsmtth IR,LIP Gy,Pate IRL,et al.A propecrive study of changes in the quality of life patients following mitral valve repair and replacement[J].Eru J Cardiothorac Surg,2001,20(5):949.

[2]王春生,丁文军,洪 涛,等.1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手术经验[J].上海医学,2004,27(10):713.

[3]Murala JS,Wolfenden HD,Youssef GS,et al.Finger fracture mitral valvuloplasty:a tribute to the pioneers of cardiac surgery[J].Med J Aust,2007,186(11):605.

[4]Zalaquett R,Campla C,Cordova S,et al.Long-team results of repair surgery of degenerative mitral insufficiency[J].Rev Med Chil,2003,131(12):1355.

[5]Gillinov AM,Cosqrove DM,Blackstone EH,et al.Durability of mitral valve repair of degellerafive disease[J].Thorae Cardiovasc Surg,1998,116:734.

[6]Mohty D,0rszulak TA,Schaff,et al.Very long-term survival and dula bility of mitral valve repair for mitral valve prolapse[J].Circulation,2001,104:I 1.

1007-4287(2012)10-1927-02

王有为研究生,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2012-08-19)

猜你喜欢
瓣叶成形术心动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后叶缺如1例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脱垂瓣器结构与反流程度的定量研究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Circulation:TAVI术后晚期瓣叶血栓常见,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超声心动图诊断假性B型主动脉瓣四叶式畸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