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40例临床分析

2012-01-25 00:26郭云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误服哌啶阿片

郭云伟

永煤集团总医院,河南 永城 476600

复方苯乙哌啶是成人常用的止泻药,其味道甜,易造成小儿误服,我科于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患儿40例,现将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患儿,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个月~10岁,其中3个月~1岁18例,1~3岁16例,>3岁6例。中毒原因及剂量 误服21例,治疗腹泻过量及过长时间服用19例。其中原发病为病毒性肠炎7例,细菌性肠炎12例。服用最少1片,最多90片。服药后出现中毒时间4 h至3 d,中毒至就诊时间:均在服药后1h至3d就诊。临床表现均有明显临床症状,其中发热17例,兴奋、烦躁9例,嗜睡26例,抽搐12例,昏迷4例、瞳孔缩小21例,呼吸浅慢不规则11例,癫痫持续状态1例,两肺布满水泡音15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12例,中性粒细胞增高12例,淋巴细胞增高6例,肝功能异常3例。

1.2 治疗方法 依据患儿不同症状分别给予吸氧、补液、抗感染、止惊、降温、降颅压等治疗。对中毒时间小于12小时给予洗胃、导泻。此外所有患儿均给予纳络酮治疗,首次0.1mg/kg静脉推注以解除呼吸抑制,催醒;然后根据病情,小剂量纳络酮维持治疗。直至临床症状消失。

2 结果

经以上处理,全部患儿于治疗后3~72 h后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住院平均4天。全部患儿随访1个月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复方苯乙哌啶又名复方地芬诺酯,每片含盐酸苯乙哌啶2.5mg,硫酸阿托品0.025mg,口服后迅速由胃肠道吸收,2h后达血峰浓度。该药属动力型止泻药,具有收敛及减少肠蠕动的作用,用于治疗非感染性腹泻。近49%苯乙哌啶以代谢物由粪便排出。96h后尚有13.7%的原药及代谢产物由尿排泄。其机制为苯乙哌啶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抑制肠黏膜感受器,消除局部黏膜的蠕动反射而减弱肠蠕动,同时可增加节段性收缩,使肠内容物通过延迟,有利于肠内水分的吸收。阿托品松驰内脏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故达止泻作用。[1]副作用为服药后偶见口干、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思睡、烦躁、失眠等,减量或停药后消失,过量服药可产生呼吸抑制和昏迷。

它的中毒分为二期,第一期称为阿托品期:以突然发生的不易控制的高热及广泛的皮肤潮红为特征,伴躁动、易激惹、反射降低、瞳孔缩小或无反应,心率增快;第二期为阿片样期:从突然体温下降,潮红消失开始,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嗜睡、瞳孔缩小、甚至抽搐、昏迷、呼吸抑制。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常表现为混合症状。

小儿易中毒的原因:1.该药味甘甜易误服;2.不合理用药或家长自行给患儿喂药造成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3.本药品价廉而易于取得,故广泛为乡村医疗站和个体诊所应用,而且为追求疗效,使用量多偏大。[2]我院40例中,患儿自行误服中毒21例 (52.5%),医源性服药中毒19例 (47.5%),自行误服中毒的患儿居多。

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尽可能洗胃,补充液体、维生素C等促进排泄,尽快排出体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目前,洗胃多主张4~6h进行,但鉴于部分患儿服用剂量较大,且胃肠蠕动相对较差,胃内抽洗液中仍发现药物残渣,所以洗胃不应受时间限制。[3]除此以外,应尽早应用纳络酮。因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实质是对阿片样高敏或中毒。纳络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可降低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与分布在心、脑等部位阿片受体结合后,可解除阿片类物质对脑、心跳、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使中枢性呼吸衰竭得以改善,抗休克、促醒。小剂量使用能迅速翻转吗啡样作用,从而消除呼吸抑制,增加呼吸频率及催醒。该药半衰期短、代谢快,无明显毒副作用。使用纳洛酮后均在3~24h恢复正常,愈后良好[4]。但对于中重度中毒患儿不宜过早停用,应重复多次使用,以免再次发生呼吸抑制。虽然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可以有效解毒,但如果一旦形成败血症、中毒性脑病和细菌性脑膜炎,病情就会变得不易控制,且医疗成本更是大大增加。还是应该增加安全用药宣传,加强用药监督,完善医疗制度以避免过量用药。

通过收治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抢救,体会如下:(1)复方苯乙哌啶应妥善保管,防止小儿接触;(2)对腹泻患儿治疗应根据病因,不要使用复方苯乙哌啶,尤其2岁内婴幼儿应禁用,以防止中毒的发生;(3)家长不可以在诊所自己购买药物随便服用,应请教儿科医生;(4)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尤其伴呼吸抑制及昏迷的,应采取综合治疗,尽早足量应用纳络酮治疗[5]。

[1]沈刚.新编实用儿科药物手册 [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17-318.

[2]高玉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 9例临床分析 [J].中国医药导报,2008,4.

[3]焦善龙.纳洛酮抢救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24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5.

[4]郭云伟.纳洛酮抢救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24例分析[J].中原医刊,2005,32(5),7.

[5]孙爱玲,王岩黎.纳络酮抢救复方笨乙哌啶中毒64例体会[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9):716-717.

猜你喜欢
误服哌啶阿片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氟哌啶醇对血清剥夺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在学校误服化学试剂,究竟谁的错?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误服药物不少见 积极自救与互救
90例儿童误服原因分析
阿片王国之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