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2-01-25 04:35董明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3期
关键词:小茴香赤芍干姜

董明会

云南省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系基础教研室,云南 保山 678000

少腹逐瘀汤出自于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由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肉桂、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组成,主要治疗少腹由于瘀血积块所导致的腹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病证,但近年来运用此方可治疗多种疾病,为了更好的了解少腹逐瘀汤的现代临床运用,以便指导临床实践,现将其临床运用综述如下。

1 临床应用

1.1 术后发热 钱爱云[1]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术后发热,午后为甚,伴有口渴而不欲饮,肌肤甲错,有皮屑脱落,胸闷腹胀,小腹疼痛拒按,方药:当归15g,川芎12g.赤芍12g,炒蒲黄9g,五灵脂9g,没药9g,小茴香3g,牡丹皮12g,生姜3片,大黄15g(后下)。

1.2 慢性前列腺炎 钱爱云[2]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由于瘀血败精,阻塞尿路所致的慢性前列腺炎,其症见:小腹胀满疼痛,尿道口时有黏液性分泌物,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质紫暗有瘀斑,方药:当归尾15g,赤芍12g,川芎12g,五灵脂10g,生蒲黄12g,延胡索10g,没药10g,小茴香5g,肉桂1.5g,穿山甲10g,琥珀3g(冲服)。

1.3 宫腔粘连综合征 王凤芹[3]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因多次行人流手术,导致的宫腔粘连综合征,证属中医血瘀寒凝、冲任不畅。方药:小茴香6g,干姜、延胡索、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各10g,没药12g,当归15g,肉桂5g。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 王凤芹[4]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中医“癥瘕”范畴,因冲任失调,或经期、产后调摄不慎,或手术损伤,血行受阻,瘀血留滞日久,则渐成瘕。方药:当归15g,赤芍12g,川芎、延胡索、没药、蒲黄、五灵脂、炮姜各10g,肉桂3g,小茴香5g,三棱、莪术、甘草各6g,鳖甲20g,大黄9g。徐拥军[5]等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方药: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0g,生蒲黄10g(包),五灵脂10g,延胡索15g,没药10g,肉桂5g,小茴香5g,干姜3g。

1.5 宫颈内口狭窄 王凤芹[6]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因手术器械损伤,所致的宫颈内口狭窄,证属瘀血阻滞、冲任不畅。方药:小茴香、肉桂各5g,干姜、延胡索、没药、赤芍、蒲黄、五灵脂各10g,当归15g,川芎、艾叶各12g,大黄9g。

1.6 硬化性萎缩性苔癣 李云[7]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外阴瘙痒3年余,局部皮肤干燥,干痒,有灼热感,伴有疼痛,发作时奇痒难忍,西医诊断为硬化性萎缩性苔癣,方药:小茴香5g,干姜3g,元胡15g,川芎15g,肉桂3g,当归20g,蒲黄 20g,赤芍 20g,五灵脂 20g,黄柏 20g,首乌20g,牛膝 20g。

1.7 精液不液化症 田玉和[8]等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元阳不足,精宫寒冷,寒凝精瘀的男子精液不液化症,方药:干姜10g,元胡10g,小茴香10g,没药10g,川芎10g,肉桂5g,赤芍10g,蒲黄15g,当归20g,黄精30g。

1.8 慢性盆腔炎 吴丽华[9]运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证属寒湿凝聚,气血瘀滞型,方药:小茴香10g,干姜8g,元胡10g,没药15g,当归12g,川芎12g,肉桂6g,蒲黄15g,五灵脂15g,赤芍10g。

2 小结

少腹逐瘀汤是王清任根据少腹胞宫血瘀的特点制定的,从药物构成及其适应症分析可知,它是王清任在膈下逐瘀汤的基础上针对胞宫的生理特点因势而设的[10],其少腹逐瘀汤的功用为活血祛瘀、温经止痛[11],对少腹积瘀引起的腹痛、月经不调、痛经疗效显著[12],根据相同的病机其治疗范围扩大,可治疗术后发热、慢性前列腺炎、宫腔粘连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内口狭窄、硬化性萎缩性苔癣、精液不液化症、慢性盆腔炎等不同疾病。少腹逐瘀汤能够治疗以上疾病,归咎其源,是这些疾病有共同的病机就是瘀血阻络,体现了以相同的药物治疗不同疾病的异病同治[13]的中医学思想。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14],血瘀证的形成,主要与机体微循环、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理化特征和生理病理改变有重要关系,而活血祛瘀药即能改善血液微循环和血液粘聚状态,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15],这使少腹逐瘀汤治疗血瘀证的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妇科,只要严谨辨证,随证加减,能更好的发挥少腹逐瘀汤的临床作用,本方的研究有待进一步观察。

[1]、[2]钱爱云.少腹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J].江西中医药,2003,34(2):38.

[3]、[4]王凤芹.少腹逐瘀汤妇科应用举隅[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0):38.

[5]徐拥军,嵇仲三.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5):36.

[6]王凤芹.少腹逐瘀汤妇科应用举隅[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0):39.

[7]李云.少腹逐瘀汤临证三则举隅[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5):93.

[8]田玉和,田乔.少腹逐瘀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1.

[9]吴丽华.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0,38(2):117-118.

[10]温长路,温武兵.论王清任活血化瘀系列方剂的学术特点[J].河北中医,2006,28(8):593.

[11]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98.

[1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1.

[12]谢生根.《医林改错》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1):705.

[14]刘家骏.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患者病理生理学特征的初步研究[J].中医杂志,1991,32(9):46-47.

[15]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

猜你喜欢
小茴香赤芍干姜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呼伦贝尔野生赤芍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赤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小茴香可缓解颈椎不适
小茴香购销平稳
枕边常备小茴香,缓解失眠护颈椎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巧用小茴香止痛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