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瑶药抗癌的思路和方法

2012-01-25 05:20王三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0期
关键词:两面针抗癌肝癌

王三虎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肿瘤科,广西 柳州 545001

2000多年的中医药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汉族医药与少数民族医药的交流史。换言之,中医药的发展壮大既得益于自身不断更新的强大生命力也无疑汲取了多民族医药的精华,从而实力大增,持续发展。曾任广西勾漏 (现广西北流县)令的晋代名医葛洪,在其名著《肘后备急方》中不但总结了广西壮瑶等民间的各种用法,也记录了在与席辩刺史交谈中得知用甘草解毒的民间用法:“岭南俚人,解毒药,并是常用药。”[1]瑶族先民在很早以前就懂得运用各种毒药,甚至运用毒药用于狩猎、战争和疗伤。《诸病源候论》虽是太医博士巢元方领衔主编,但从其中记载岭南俚人使用的五种毒药 (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来分析,与其执行主编吴景贤军医的征战经历不无相关。宋《太平圣恵方》还专门将瑶族创用的解毒药列为解俚人药毒和解俚人箭毒专篇。很有意思的是,李时珍跋山涉水深入民间考察20余年,有可能到过广西的瑶族居住地区,从他对黄藤记载的语气中也可看出端倪,即“黄藤生岭南,状若防己。俚人常服此藤,纵饮食有毒,亦自然不发……主治饮食中毒,利小便,煮汁频服即解。”[2]孔子云,见贤思齐焉。《内经》曰:“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己”,笔者来柳八年,耳濡目染,感慨良多,在抗癌这条艰难崎岖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只能向古人学习,向同行学习,向民族民间高手学习而为我所用,所幸事半功倍,聊以自慰之余,草草成文,呈请同道指正。

1 肺癌

在肿瘤临床上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对于发病率和就诊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来说,实在太缺乏止咳化痰平喘的专药、效药了。不想正应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句古话。当我诊余在药房转悠的时候,发现我不知道矮地茶这味中药的效用。马上查书,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矮地茶,就是瑶医治疗肺病咳嗽的要药。瑶语名平地亮,“属打药,性辛温,味微甘平。添火逼寒,导滞开结。”[3]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全株。《草木便方》明言“治风湿顽痹,肺痿久嗽,涂寒毒肿痛。”本药有显著的止咳祛痰作用,略兼平喘之功。因其性平,故证情无问寒热均可配伍应用,这恐怕也是以“茶”命名的原由吧。其利水作用与肺癌胸水合拍,而活血化瘀止痛功能也符合肺癌胸背痛的基本病机。随着该药在处方中的出现率逐步增加,患者的症状缓解率也随之上升。另外,矮地茶部分病人服用后可出现头晕、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口渴、头痛等副作用,绝大多数可自行缓解。所以,用量先从10克开始,逐渐可用至30克。

2 肝癌

我治疗肝癌,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减成两方,软肝利胆汤和保肝利水汤,前者是基本方,后者是肝癌腹水专方。前者以瑶药田基黄30g为亮点,田基黄“属风药,味苦甘,性凉。泻火逐邪,清热利湿,消肿解毒。”[4]此外还含有瑶药夏枯草、生牡蛎、山慈菇,后者以瑶药半边莲30g为亮点,半边莲“属风药,味甘,性平。导滞开结,利水消肿,解毒。”[4]。我科将这两个方剂作为肝癌的基本方应用8年,安全平稳,疗效可靠。经我的研究生张炜严格统计,从2004年5月到2010年12月,我治疗的122例晚期肝癌患者平均生存期 (实际上是在我院门诊时间)为14.53个月,远高于社会的预期。我科[5]曾用保肝利水汤联合顺铂+氟尿嘧啶腹腔灌注化疗能较好地控制腹水,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缓解患者痛苦,改善生存质量,提示保肝利水汤联合腹腔化疗治疗肝癌并发腹水有一定的优势。前者已列入市级科研课题,观察其与放疗配合治疗肝癌的疗效,后者已列入省级科研课题,观察单纯中药治疗晚期肝癌大量腹水的临床得益。另外,我们最近申报获准的瑶医药治疗肝癌的省级重大课题,已进入理论研究阶段,我们聚精撷粹,合二而一,继承创新,在前两方瑶药的基础上,组成瑶药肝癌主方——权提汤,即将进入临床观察阶段。歌曰:瑶医肝癌权提汤,马下水枯田基黄,牡蛎慈菇半边莲,苡仁生姜保安康。

3 宫颈癌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是一个肿瘤研究热点。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显示出抗癌作用,王辉等[6]通过实验就分离自瑶族植物药水团花和水杨梅的6个黄酮类化合物 (包括柚皮素,柚皮素.7-O—B.D-葡萄糖苷,圣草酚,圣草酚-7-O.D,葡萄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D葡萄糖苷)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证明其中的圣草酚、柚皮素和槲皮素都有着较广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对受试的多种肿瘤细胞起着增殖抑制作用。水杨梅,味苦涩,性微寒。归胃、大肠经。为茜草科植物水杨梅的茎叶或花果序。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临床上常用于湿热泄泻、痢疾,胃火牙痛,疮痈肿毒及跌打损伤。我对水杨梅感兴趣,是基于“水杨梅对宫颈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现代中药学大辞典》)的药理研究。我们太缺乏针对性强的抗癌中药了。而水杨梅又是茜草科植物,不能不令人深思。《内经》十三方中就有一个治疗妇科肿瘤类方剂 (含乌贼骨、茜草),而茜草现代药理研究也有抗癌作用。遂叹之曰:经典经典,不尚空谈。以一当十,值得钻研。不言而喻,民族医药,不能轻视。

4 癌症发热

癌症发热非常常见,但临时退热易,效力持久难。我常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十大功劳叶30g取效。因为十大功劳叶作为著名瑶药,瑶语土黄连,“属风药,味苦,性凉。解毒除蛊,启关透窍,清热补虚,止咳化痰。主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酸腿软”[7]原植物十大功劳,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或狭叶十大功劳,又名刺黄柏、刺黄连、土黄连、土黄柏。以根入药。中医认为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我经过长期观察,认为其功效可用清热解毒,补肺益肾概括。已故中医何绍奇谓十大功劳叶:“长于退虚热,是因为它性味苦寒,既具清热除蒸之力,又具有一定的滋养作用,所以阴虚内热者用之颇宜,既无地黄的峻补与粘腻,又非黄柏之有泻无补。”我以为滋阴清热解毒的十大功劳叶可看作是女贞子、黄连、黄柏三药的复合物,也可看作是三物黄芩汤的替代品,非常适用于阴虚湿热并见的发热,而癌症发热往往是这种证型。

5 癌症疼痛

癌症疼痛可谓刻骨铭心,悲痛欲绝。有效止痛是抗癌治疗的重要部分。广西人有句口诀,叫做“两腿迈不开,要用走马胎”。走马胎,著名瑶药,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根茎及叶。主产于广东、广西,入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谓:“研粉敷痈疽,长肌化毒,收口如神”。《本草求原》谓:“壮筋骨,已劳倦。”味辛,性温。功能祛风通络,壮骨止痛,散瘀消肿,生肌敛疮。我常用于癌症骨转移或多发性骨髓瘤等痛证,别开生面,补壮骨散寒止痛药之不逮。

九节茶虽然是正名,但远没有像瑶语拱节风、异名肿节风以及原植物草珊瑚那样为人熟知。味辛,性平。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消瘀止痛。《植物名实图考》谓“有接骨之效”,《草木便方》用治“症瘕积聚,黄肿”,《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瑶医认为九节茶“属风药,味微辛,性平。解毒除蛊,祛风散邪,穿经走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8]现代药理不仅证明了本药的广谱抗菌及抗病毒作用、促进骨折愈合作用、镇痛作用,还证明其抗肿瘤作用,“九节茶挥发油、浸膏对白血病615细胞,TM755、肺腺癌615、自发乳腺癌615、自发腹水型AL711、艾氏腹水癌、肉瘤180、肉瘤37、瓦克癌256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9]临床实践发现九节茶的抗癌作用不容忽视。 “用肿节风黄酮片剂 (200mg/片)及针剂 (25mg/2m l)治疗晚期胰腺癌5例。口服片剂每次100~400mg,每日3~4次,肌注25mg/2ml,每日2次,连续用药,辅用助消化、利胆、止血、利尿等中西药物,对症处理。患者自觉症状都有明显改善,部分病例,超声波检查提示肿块有不同程度缩小。并与其他晚期胰腺癌7例对照,提示肿节风总黄酮治疗组有延长生存期的可能,且无毒性与副作用。”[9]“用肿节风针剂 (每支2mg,相当于生药20g)每次2~4ml。静注或肌注,每日2~3次,或辅以片剂(每片含生药2.5g),每次4片,每日3次。30d为1疗程。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14例,结果完全缓解者4例,部分缓解者6例。其中单用肿节风治疗者9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但缓解期短,停药后仍有复发。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副作用。”[9]我在肿瘤临床上喜用九节茶的原因,是有感于其兼抗癌与止痛药效于一身,又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换句话说,有疼痛的癌症患者,尤其是骨转移的疼痛,往往要选九节茶。其良好的抗癌止痛作用,常常使我感叹造物之神奇。陕西华县一癌症患者妇科肿瘤骨转移患者,用肿节风注射液每次2ml肌注,竟能一天无痛,远胜他药。结果使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的肿节风注射液多次断档,柳州市中医院的肿节风片剂、胶囊、饮片也用量不菲。

排列在经典瑶药 (老班药)五虎之首的入山虎,亦称上山虎、出山虎,最叫得响的是两面针,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岭南采药录》称两面针能理跌打及蛇伤,患牙痛,煎水含漱。“属打药,味苦辛,性温、有小毒。解毒除蛊,清热解毒,散风活血,消肿,麻醉止痛,止血。”。[10]现代研究证明两面针具有消肿止痛、抗菌等活性,同时又可抗癌。两面针根部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得3种抗癌活性成分: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异花椒定碱。两面针碱能使共价键连接的拓扑异构酶1DNA复合物显著地稳定,作用强度甚至超过喜树碱[10]动物实验表明:氯化两面针碱可使小鼠白血病 P388和 L1210的生命延长,对Lewis肺癌和人体鼻咽癌也有作用。

6 癌症食疗

广西民间有一个特点,没病的时候什么都敢吃,有病的时候 (尤其是肿瘤)什么都不敢吃。原因不外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瑶医也有“恶病不补”的说法。我认为,民间所谓的发物主要是对感染性疾病而言的,在抗生素出现以前,人们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一类疾病闻之色变,主张饮食清淡,减少热毒之源是对的。现代情况下,大可不必“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正常饮食,尤其是在不必要绝对禁食的情况下无可厚非。癌症患者本虚标实,抗癌是持久战,合理饮食非常重要。当然,关键是合理有度,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过度酒食。在很多情况下,食疗更适合癌症患者。如柳州人爱吃螺蛳粉,而螺蛳就是瑶医中的风药,也是我常推荐伴有胸腹水或四肢水肿患者食用的利水药。对化疗的毒副反应我常推荐具有解毒作用的鹧鸪炖汤,依据是《南越志》 “彼土人食鹧鸪,云主野葛、生金、蛇、菌等毒”。[1]受此启发,还推荐有解诸药毒作用的人工养殖的孔雀,做汤饮用,味美异常,一物两用,不亦说乎。至于鼓励吃蜂蛹解药毒,是因为早在宋代的《本草图经》就作为解毒药,谓“蜂,岭南人亦作馔食之”,《岭外代答》更明确: “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1]

《本草拾遗》云:“岭南多毒物,亦多解毒物,岂天资乎”,[1]让我们以这句名言共勉吧。

[1]覃迅云,李彤.中国瑶医学[M].第1版.民族出版社,2001:128-133.

[2]李时珍.本草纲目[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320.

[3]覃迅云,李彤.中国瑶医学[M].第1版.民族出版社,2001:259.

[4]覃迅云,李彤.中国瑶医学[M].第1版.民族出版社,2001:266-267.

[5]张定进,韦敏梅,王三虎,等.保肝利水汤联合腹腔化疗治疗肝癌并发腹水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3):76-78.

[6]王辉,李药兰,沈伟哉,等.瑶药黄酮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药材,2007,30(8)980-984.

[7]覃迅云,李彤.中国瑶医学[M].第1版.民族出版社,2001:265.

[8]李彤,唐农,覃胜军,等.实用瑶医学[M].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231.

[9]宋立人,洪恂,丁续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2-53.

[10]李彤,唐农,覃胜军,等.实用瑶医学[M].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201.

[11]胡润生.两面针根部生物碱有抗癌作用[J].国外药讯,1996,(4):34.

[12]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M].第1版.人民出版社,1986:204.

[13]李彤,唐农,覃胜军,等.实用瑶医学[M].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33.

猜你喜欢
两面针抗癌肝癌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小巷中的“抗癌厨房”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抗癌之窗快乐摄影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阎维文 陪妻抗癌30年
HPLC-Q-TOF/MS法鉴定两面针和单面针中的生物碱
屡试不爽靠卖股扭亏为盈 将近弹尽粮绝两面针难有缝隙可钻
两面针牙膏市场份额不足1%
两面针净利润连续7年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