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上岗护士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2012-01-29 16:53谭远清唐明珠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3期
关键词:上岗眼科专科

谭远清 唐明珠

眼科新上岗护士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谭远清①唐明珠①

眼科新上岗护士; 专科护理操作风险; 防范措施

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规范化的护理技术操作不仅能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还能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1]。眼科是门专业性比较强的独立学科,由于眼的特殊生理结构及重要性,使眼科护理面临较高的风险性,也对眼科专科护理操作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刚踏出校门的新上岗护士,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安全防范意识差,面临的风险就更大。因此,分析眼科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对提高新上岗护士专科护理操作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尤为重要。

1 眼科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及原因分析

1.1 护士缺乏相关法律知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在校期间学到的法律知识少,缺乏医疗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新上岗护士只是在岗前培训的时候才接触到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对自己在护理操作中的法律责任、义务不明确,缺乏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例如没有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操作前未认真核对医嘱,操作后未及时记录结果;非紧急情况下,盲目执行口头医嘱等,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2 不能自觉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流程,责任心不强 新上岗护士由于受社会、时代的影响,普遍缺乏主动学习意识、自控能力差、缺乏责任心,对于规范的操作流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考试,临床操作时存在散漫、游击习性,表现在操作时没有认真核对医嘱,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不按护理操作规程去做,例如眼别错误,点眼时没有再次核对,点右眼错点左眼;散瞳药错点了缩瞳药;点某些特殊眼水或注射某些特殊药物前,未认真评估患者病情及全身情况,致使患者发生意外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1.3 专科操作不熟练,临床经验不足 眼科护理操作专业性比较强,护士在实习期间接触的也少,多数是只看不做,大多都是在进入科室后才真正动手操作,加上年轻护士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很容易导致操作失误,例如球结膜下注射损伤角膜或术后患者注射位置不准确致使药物注入眼内,泪道冲洗手法生硬造成假道形成。

1.4 护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不能及时给患者提供与操作相关的健康教育 新上岗护士进行操作时,往往只专注于自己的操作,而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不能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履行告知程序。如球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前,未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未认真评估患者眼部及全身情况,致使操作过程中患者因紧张、疼痛转动眼球,很容易损伤眼部组织或造成出血;操作后未及时进行效果评价,未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致使患者因心悸、乏力导致跌倒发生。

1.5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差 新上岗护士由于专科知识不熟练,临床经验不足,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容易惊慌失措,不能灵活处理,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医疗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护理风险教育,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护士入科后,首先要进行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及考核,科室定期组织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可将已经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作为教育素材,结合具体的病例资料进行多形式的讲座,避免教条式的灌输,使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必需懂法、知法、依法行医,懂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哪些自己该做,如何去做才能维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2.2 严把质量关,培养护士整体素质 护士长应加强核心制度的培训、考核及落实,可采用晨间提问、不定期抽查、专人负责全程质量控制等方式,让每位新上岗护士都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将安全责任意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对于操作中容易发生差错的环节,应重点做出警示,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做到思想上教育帮助,制度上检查督促,环节上指导把关,以杜绝护理安全隐患[2]。如点眼时易发生眼别错误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无论记录还是操作,都要养成先右后左的习惯,必要时可询问患者再次确认;对于特殊药物,可在药瓶上做特殊标记,并单独放置于点眼盘的固定位置。

2.3 制定切实可行的专科护理操作流程,强化理论联系实践 要想熟练掌握眼科专科护理操作,必须有扎实的专科理论为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了眼球各部位的解剖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每一步操作的原理,更快的掌握操作要领,使每项操作都能做到轻、稳、准。同时科室应持续改进专科操作流程,使其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更加切实可行。新护士入科后,应由年资高、专业技术强的护士负责带教,对于操作流程中的难点、易出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讲解与演示,操作中要注重患者的舒适度和和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3],护士长要加强对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差的护士的检查、督促、指导。如进行泪道冲洗时,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泪道各部分的长度、解剖特点、进针的角度及针头进入泪道的感觉,明确泪道冲洗的目的,这样才能避免假道的形成,正确判断、记录冲洗结果。

2.4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疾病的治疗,更多的是沟通理解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因此,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理解和适应患者,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并要掌握语言的艺术性和沟通的技巧性,认真履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前的告知制度,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项医疗护理操作的目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风险,使其主动配合护理操作。通过有效的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4]。

2.5 培养新上岗护士对护理操作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 首先要培养新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去执行,使新上岗护士从初学时就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同时要将护患沟通贯穿于操作过程中,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及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躯体动作、说话语调等,了解患者的需求与感受,不断提高对操作风险的预见性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如果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应沉着冷静,切不可惊慌失措,应及时通知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将不良后果降到最低。护士长在管理上应实行弹性排班,老中青护士合理搭配,新上岗护士专科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安排独立值班。通过对新上岗护士专科护理操作风险的分析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了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还培养了新上岗护士预见风险、评估风险和处理风险的能力,使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1] 吴丽花,杨春,黄行芝.流程再造在新上岗护士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J].护理研究,2010,24(1):169.

[2] 侯凤枝,王伟.临床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9):2464.

[3] 温开萍,欧阳英.新毕业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4):250.

[4] 李建英.护理职业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9):117.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52

①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山东 烟台 264100

谭远清

2012-09-24) (本文编辑:王曼)

猜你喜欢
上岗眼科专科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持证上岗”倒逼父母做个称职家长
父母持证上岗不现实 补上育儿课刻不容缓
『父母持证上岗』建议背后有深意
内蒙古:农畜水产品将“持证上岗”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