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晕边缘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2012-03-10 01:35高祖巨
当代医学 2012年29期
关键词:乳晕B超边缘

高祖巨

乳腺纤维瘤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一种乳腺良性肿瘤,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一般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传统上通常采取经肿瘤的表面作放射状的切口,同时按需进行延长,能够有助于充分暴露肿瘤,方便切除,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开放手术术后瘢痕明显,影响美观[1]。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乳腺纤维瘤患者对于术后瘢痕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趋向于微创治疗。本文通过观察分析乳晕边缘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广宁县中医院外科2009年7月~2011年7月62例乳腺纤维瘤的患者,皆为女性患者,年龄17~54岁,平均(31.4±1.2)岁,均通过体格检查、乳腺钼靶摄片、B超、乳房CT三维成像等一系列的影像学检查联合病史及肿物细胞学穿刺结果,诊断为乳腺纤维瘤,肿瘤直径0.5~6.1cm,平均(2.4±1.3)cm,距离乳晕的边缘皆超过3cm;单发33例,多发29例,所有患者皆无手术治疗的禁忌证,均排除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取乳晕边缘切口,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切口,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从年龄、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采取乳晕边缘切口,选择在距离肿块最近的乳晕边缘位置,作一个弧形的切口,长度约为肿物的最小直径或在5cm以内,将皮瓣分离到肿瘤的边缘,并且连同包含有肿块的腺体全部牵拉至乳头的方向,再推动肿块直至切口下进行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患者的瘢痕大小、血肿或瘀斑大小、生育后哺乳情况、B超复查情况[2]。

1.2.2 对照组 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切口,选择在瘤表面作一个放射形状或弧形的切口,对肿瘤及周围0.5cm范围内的组织进行垂直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患者的瘢痕大小、血肿或瘀斑大小、生育后哺乳情况、B超复查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后3个月随访、常规体检及B超复查的结果,制定疗效标准。⑴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术后3个月B超复查无复发,瘢痕大小≤0.2cm;⑵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术后3个月B超复查极少复发,大多数患者的瘢痕大小≤0.2cm,少数患者的瘢痕大小>0.2cm;⑶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术后3个月B超复查有复发,患者的瘢痕大小>0.2cm[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疗效、并发症、复发、哺乳、瘢痕情况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V1.61版本)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并发症2例,无复发案例,术后皆能生育,能哺乳25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7例,并发症3例,复发1例,术后皆能生育,能哺乳20例,总有效率为7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瘢痕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或瘀斑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的乳腺肿瘤,一般以青年女性高发,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作为其治疗原则,主张一旦确诊好,应尽早行手术切除治疗,基本上能够一次治愈,对其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传统上一般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选作一个放射状的切口,平行于乳腺管。一般情况下,极少损伤到乳腺管且有助于充分将肿瘤暴露,利于手术切除,但此术在术后会留有较为明显的手术瘢痕,对女性的乳房外观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也会继而造成影响。

本文中统计发现,乳晕边缘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总有效率达93.5%,能哺乳率高于开放性手术治疗,且术后3个月瘢痕大小≤0.2cm(占71.0%),明显高于开放性手术治疗,而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种切口方式比较无显著差异,表明乳晕边缘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也能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的疗效,不同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也能彻底切除肿瘤且具有其优越性,能够有效隐蔽环乳晕切口,使术后恢复后的切口较难被发现,符合美观的要求。由于患者使用乳晕边缘切口后的皮肤颜色相对较深,会容易经皱纹与结节样的皮脂腺所遮盖,乳晕部位一般很少会出现瘢痕增生的情况,因此绝大多数患者皆能有效掩饰及隐蔽其切口。有报道中还指出[4],使用环乳晕切口的方式治疗不同乳房象限的乳腺纤维瘤,经治疗后,部分患者会感觉乳晕或环乳晕异常,但全部患者皆表示能够接受瘢痕的大小,其中表示对术后的乳房恢复感到满意的占93.33%,与本文结论基本一致。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术后3个月瘢痕大小、血肿或瘀斑大小比较[n(%)]

手术体会及注意事项:⑴对于肿块的位置在距离乳头超过5cm以上的,一般难以充分暴露,且往往位置较为深入,一般不建议采取乳晕边缘切口,应选择传统开放手术治疗;⑵术前需要进行多次的B超检查确诊,排除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⑶要求在手术体位摆好后,采取B超进行定位标记,预防由于体位的变化引起肿块的位置发生改变;⑷采取麻醉时,应注意尽量避免由于局部组织发生水肿,增加发现肿块的难度;⑸进行乳腺的腺体表面分离,需要充分将其暴露的同时,也要注意尽可能不切断Cooper韧带,避免发生悬韧带的维持乳房形状功能降低;⑹注意术后禁止使用锐器对瘤体夹持,防止损伤瘤体包膜;⑺尽可能不过多、过深进行创腔双侧的乳腺组织行间断性缝合,防止术后乳房变形;⑻注意乳腺纤维腺瘤的癌变率,对于绝经期或者绝经后的妇女,建议常规留取组织送病检,尽早发现癌变[5]。

综上所述,乳晕边缘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并发症少、复发少,且能够有效减少切口瘢痕,达到女性对美观的要求,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应用[6]。

[1]傅建民,张文夏,王恩礼,等.手法张力美容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体会[J].广东医学,2008,29(5):842-843.

[2]张英豪,林黎春,蒋宗刚,等.手法张力美容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体会[J].中围普通外科杂志,2008,17(5):513-524.

[3]蓝林,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406-408.

[4]田丹,孙权.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41-43.

[5]韩顺昌.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4):271.

[6]张茂生,黄春,吴勇,等.乳晕缘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36例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13):46.

猜你喜欢
乳晕B超边缘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乳晕变黑是病吗?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环乳晕微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