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2-03-17 02:01张跃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脂蛋白阿托颈动脉

张跃起

河南洛宁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洛宁 471700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临床上常采用抗动脉硬化的药物进行治疗。2008-10-2010-10我院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10-2010-10来我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例,均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排除脑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出现明显肝功能损害患者。男52例,女48例;年龄48~65岁,平均54.5岁;伴高血压20例,糖尿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8~64岁,平均54.2岁;伴高血压10例,糖尿病1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8~65岁,平均54.6岁;伴高血压10例,糖尿病10例。2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基础性疾病治疗,观察组患者除针对基础性疾病治疗外,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1次/d,疗程6个月。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不服用其他同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1.3.1 颈动脉超声检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治疗前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确定斑块的存在,测量斑块的最大厚度(Tmax)及横切面上最大面积(Smax)。

1.3.2 观察各项生化指标:观察和检测治疗前后2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不同治疗方法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s,mmol/L)

表1 2组不同治疗方法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s,mmol/L)

?

观察组治疗前后IMT、Tmax、Smax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IMT、Tmax、Smax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对IMT、Tmax、Smax比较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2]。目前,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动脉血管壁的慢性进展性炎症所致[3]。因此,及时有效的降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4]。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上他汀类的新一代产品,能显著降低颈动脉内膜的厚度,缩小斑块的面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证实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比较确切,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1] 张永全,褚斐,陆晖,谭文澜.阿托伐他汀和血塞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干预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4(33):25-28.

[2] 谢荣宇,杨九妹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10(7):97-98.

[3] 孙瑁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9(16):1 083-1 085.

[4] 王蕾,高励.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0,2(31):194-196.

猜你喜欢
脂蛋白阿托颈动脉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