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训导式”教育说不等

2012-03-25 07:16
广西教育·D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撰文教育家执行力

向“训导式”教育说不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2011年12月17日在清华大学论坛上就国内“训导式”教育模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直言其束缚了年轻人吸收新知识、新方法的手脚,导致他们在做学问的道路上走得不够远。他认为,国内学生对待学问都很专注和专一,且知识储备扎实,但由于追求专业学业教育上的“专而精”,而将学生与火热的生活隔离,甚至与学生灵动的性情、活泼的思想产生隔膜。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结果往往被功利化了,而功利性教育无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激情,也因此无法得到培养持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结果。

让考试回归本来的价值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2月10日《中国教育》上撰文指出,要把学生、教师和校长从升学压力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建议制定义务教育学校评估法规,明确规定不许向义务教育学校提出升学率、高分率等指标要求。义务教育只是对每个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情操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负责,只对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负责,使中小学考试回归作为检查评估教学的效果、评价教学得失的本来意义,应在中小学中把考试命题权还给教师,把发放毕业证书的权力还给校长。

在有道德的教育中成就人格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前所长朱小蔓在2月11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道德教育不仅是旨在培养有道德的人的特殊教育形式,也可以是在任何方法上合乎道德的教育形式。从世界范围看,当前的教育体制中,考试仍然控制着学校的生活。中国的学校教育同样没有摆脱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的束缚,尽管改革一天也没有停止,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合乎道德、人性化的教育,而不是一个非人化的教育。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教育是为所有的学习者提供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成为能干而自信的人,同时,我们也需要合乎道德的教育政策。

农村教育办学重心要适当下移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汪明在2月13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农村中小学在加快走向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的数量必然是一个同步缩减的过程,而下大力气办好农村中小学,应当遏制无视农村教育生态的实际“一刀切”的做法,避免办学重心上移、办学规模过于集中等现象,将办学重心适当下移,构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学校合理并存的农村教育格局,提振农村中小学的精气神。

为孩子的终身幸福而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刘鸣在2月1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现在很多孩子感觉不幸福的源头来自家庭、社会及学校不科学、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要转变学校、家庭、社会认知方面的误区,才能让孩子从学习、生活中体会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对于教育管理部门而言,最主要的是要改革测试评价方式;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设“以生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与环境;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我们应当重塑“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机制。在启蒙教育过程中,培养人的社会生活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和基本行为操守是第一位。

提升学校教育的执行力的方法

华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思军在2月9日《光明日报》上撰文认为,高效完成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學任务,要靠学校整体的执行力,而学校整体的执行力是否有效与教职员工能否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运用各项技术和技能,认真细致地完成自身分担的任务紧密相关。加强和提高学校的执行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学校部门之间和成员之间的团结;二是加强责权的统一,校长要统揽全局,将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贯彻到学校的各个方面;三是敢于用人敢于放权,做到人才各尽其能。

什么样的教师才能成为教育家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2011年12月20日《现代教育报》上撰文指出,教育家不能泛化,很多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而且有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风格,这就是教育家。而要成为教育家,需要具备几个特征:要以育人为本,要认识到教育职业的特点;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提倡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来讲,最重要的是要上好每一节课,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就能真正成为一个教育家。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撰文教育家执行力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教育家与儿童
津派教育家成长
寂寥·腾格里
无题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
绍兴古镇寻荼社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又到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