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2-03-30 02:56贾碧慧
当代医学 2012年33期
关键词:镜检查胃镜内镜

贾碧慧

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具有痛苦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不可避免发生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如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一直是临床工作研究的热点[1]。我院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护理干预的影响,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后发生并发症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16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为(45.32±10.58)岁;体重45~80kg,平均体重为(62.14±11.25)kg。全部患者对将要接受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征象、过度肥胖、意识障碍、精神病史、镇静药物过敏史、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高龄患者。

1.2 检查方法 实施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前做好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压等常规检查,并详细询问病史,确定无内镜检查禁忌证。术前禁食禁饮8h,并做好胃肠道清洁准备工作[2]。

操作前建立静脉通道,准确称量体重,确定麻醉药物用量。连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采用双腔鼻导管给予氧气吸入,氧气流量为2L/min。

嘱患者取屈膝侧卧位,口腔放置牙垫。在各项生理指标平稳的状态下,给予芬太尼2mL静脉注射,然后以60m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丙泊酚,剂量为1.5mg/kg,待患者肌肉松弛、呼吸平稳、睫毛反射消失即可进胃镜,进镜前常规润滑。根据检查时间长短和患者反应酌情追加异丙酚。胃镜检查结束后,继续维持麻醉,更换肠镜检查设备开始肠镜检查。检查结束后进入苏醒室观察,完全清醒后继续观察2h方可离开。

1.3 护理方法 术前指导和监督患者正确进行肠道准备,以确保符合检查的要求。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发现患者因禁食禁水时间过长而发生血容量不足时,可经静脉补充液体和能量。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械,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检查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发生反射性呛咳、恶心、呕吐等现象时,应暂停进镜,检查是否发生舌后坠,并采取措施以防发生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做好清理呼吸道的准备。舌后坠时先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辅助通气。发生误吸后帮助患者取侧卧位,及时吸出分泌物、呕吐物[3]。

发生血容量不足症状后立即补充平衡液,并发低血糖反应时可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或50%葡萄糖注射液缓慢静脉推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与麻醉药物、检查中过度牵拉有关,一般可自行缓解。

检查完成后患者进入苏醒室,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发生并发症后,护理人员需陪伴在旁,适当给予言语安慰和鼓励,做好合理解释,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处理并发症时注意以和蔼语气和坚定态度让患者及其家属获得信任感,以稳定其情绪,积极配合并发症的救治工作。

检查完成2h后如未发现明显腹痛、腹胀现象,嘱患者试饮少量水,如未发生呛咳反应说明吞咽功能恢复,即可适量进食软食。离院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24h内不可进行精细工作或高空作业,7d内不可饮酒。患者离开时需有家属陪同,禁止自行驾车或骑车离开。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原因 一过性血压下降、心动过缓与静脉使用麻醉药物异丙酚有关,与给药速度、药物剂量、个体差异等有关。内镜检查操作时牵拉胃肠平滑肌,导致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也会引起心动过缓。麻醉状态下患者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功能减退,呼吸道、口腔分泌物增加等因素可引起呛咳。此外,麻醉药物用量不足也会导致呛咳。部分患者因禁食禁饮时间过长、肠道准备引起多次腹泻而导致脱水等原因均可引起患者血容量不足,表现为血压降低、低血糖反应等。肠镜检查可兴奋肛门和肠道迷走神经,从而出现反射性心率减慢。

2.2 护理干预的影响 本研究中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发生并发症55例,其中呛咳15例,占27.27%;恶心、呕吐22例,占40.00%;低血糖8例,占14.55%;心动过缓4例,占7.27%;一过性低血压3例,占5.45%;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3例,占5.45%。

全部患者均于检查结束后10min内苏醒,对检查过程无记忆,并发症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一例发生肠穿孔、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

3 讨论

胃镜和肠镜检查是临床用于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最广泛的技术,传统内镜检查痛苦较大,患者往往不能耐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和麻醉技术的发展,将麻醉引入内镜检查过程中,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方式,其并发症的发生也不容忽视。内镜操作刺激迷走神经反射、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等无一不是引起并发症的因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其结果可能是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因此,无痛胃镜和肠镜检查时的护理配合十分重要,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熟悉胃肠道疾病相关专业知识。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掌握无痛胃镜和肠镜检查的适应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交代操作过程、配合要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签署内镜诊疗协议书。针对检查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理预案并熟练掌握,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以备不时之需。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或缓解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徐宝珠,梁秋娴.胃肠镜检查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抢救护理[J].全科护理,2009,7(6):1434-1435.

[2]杨晓云.无痛胃肠镜检查1870例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7-68.

[3]熊弦,刘黔,化伟利.无痛胃肠镜检查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20):4227-4228.

猜你喜欢
镜检查胃镜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