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信义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2012-04-01 01:58储真真陈信义冯久桓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慢性期信义风邪

储真真,李 娜,陈信义,冯久桓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血液科,北京 100700)

陈信义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工作近40载。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肿瘤性疾病为专业特长。近年来,其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难治性白血病,中医药预防、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以血小板破坏过多而致外周血小板减少,并伴有不同程度出血倾向为临床主要特征。属中医“血证”“虚劳”“发斑”“肌衄”“葡萄疫”等范畴[1]。陈信义教授对该病在病因病机、中医药辨证治疗等方面有独到见解,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陈老师认为,该病发病与劳倦过度,饮食不节,久病不复,外邪入侵,耗血动血有密切关系,并将ITP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提出急性期以“火、风”,慢性期以“虚、瘀”为主的病机特点。

急性期之“火”,有实火、虚火之分。实火包括外感邪毒,内伤化火,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虚火主要为阴虚所致,病久伤阴,或长期应用激素导致伤阴,阴虚火旺,迫血外溢。陈老师认为,急性期另一病机特点是“风”,导致该病发生的外感邪气主要为风邪,兼夹其他邪气,其原因有二:一是该病表现的紫斑发于脉络,现于肌肤之表,病位在肌表,而风邪易袭表;二是该病患者的血小板不稳定,出血表现反复无常,符合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临床观察发现,因正气亏虚,风邪乘虚侵袭者,此时若仅有风邪内伏,机体尚未达到阴阳失调,临床可无瘀点、瘀斑等症状;若风邪内伏日久,郁而化火,则血中伏火外越而动血;或因五志过极化火,或因外感风热毒邪,外风引动伏风,风火相加,血热涌动,血不循常道而发为各种出血症状。

慢性期之“虚”,主要是气虚,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由于该病日久不愈,常导致多脏器功能虚损,脾气虚不统血;肝肾阴虚,虚火迫血妄行;逐渐损伤气血阴阳,病变累及脾肾,从而出现气血亏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之虚证。陈老师认为,气不行则血不行,其必致瘀,离经之血即是瘀血,瘀血既是出血的病理产物,同时瘀血阻络又使血不循经而加重出血,因此气虚瘀血是慢性期的主要病理因素,是难治性ITP的病理特点,贯穿于ITP发病始终[2]。

2 分期辨证论治

陈老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治疗ITP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辨病辨证结合思路。ITP病人主诉症状较少,有的仅是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低,陈老师认为在治疗时关键抓住主要病机、病位,辨证施治,正虚邪实是该病发生的基本病机,将该病分期论治。提出急性期宜清热祛风,凉血止血;慢性期宜补益脾肾,益气活血。

ITP急性期的症状一般较明显,感受风热或火热燥邪后,肌肤突发紫红或青紫之斑点或斑块,发热口渴,溲赤便秘,常伴有鼻衄、齿衄等,舌红苔薄黄,脉数有力。血小板计数急剧下降。此为热壅经络,迫血妄行,血溢肌腠所致;治疗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配合祛风之药提高临床疗效,善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若肝火亢盛所致,可合用龙胆泻肝汤或栀子清肝汤;若胃中积热所致,可合用加味清胃散或泻心汤。如果肌肤出现红紫或青紫斑点或斑块,时作时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红赤,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虚火内炽,灼伤脉络,血溢肌腠所致,治以茜根散加减滋阴降火,宁络止血;如由肾阴虚所致,常合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如由肝阴虚所致,常合用一贯煎加减;如由肺阴虚所致,常合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若出血较多,加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蒲黄炭、紫草等药以增强止血消斑的作用。

ITP慢性期病程较长,紫斑反复出现,经久不愈,紫斑颜色淡红或无明显出血,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四肢不温,舌淡胖、边有齿痕或瘀斑,脉沉弱。陈老师认为此期多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阶段,证属脾肾两虚,气虚血瘀,治疗以健脾补肾,益气活血为法,善用自拟的芪龙颗粒[3](黄芪30 g,穿山龙30 g,当归12 g,菟丝子30 g,赤芍10 g,白芍10 g,鸡血藤30 g等)作为基础方加减治疗。通过临床观察,证明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提升ITP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ITP患者骨髓产板型巨核细胞数。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3 临证用药特色

陈老师认为,在治疗反复发作的ITP时,应从脾肾着手,责其根本,补脾肾、调气血,使得正气渐复;并配以攻邪,不可只用大补之药,使得滋腻碍胃而不受补。临床上应辨证施治、灵活化裁。陈老师临床用药随症加减,独具特色。脾虚甚者常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肾虚甚者常用补骨脂、菟丝子、生地黄、山茱萸补肾;潮热者常加地骨皮、鳖甲、白薇等清退虚热;盗汗者加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等以收敛止汗。若激素用久宜伤津耗气,多表现为气阴两虚证,治疗时在养阴清热、生津润燥的同时,应注意顾护脾胃,常以太子参、玄参、枸杞子、沙参益气滋阴,配合陈皮、佛手、砂仁健脾理气;瘀血明显者加三七、丹参、红花活血止血,同时陈老师认为瘀久化热又加重出血,故在方中还多应用凉血化瘀、活血化瘀之药,如紫草、牡丹皮、赤芍等。火热出血明显者加大蓟、小蓟、紫草、茜草、旱莲草凉血止血;风邪明显者配合防风等;表热明显者加金银花、连翘等;咳嗽咽部不适者加麦冬、玄参、浙贝母等[4]。

陈老师在治疗ITP时,善用中药黄芪、赤芍、白芍、菟丝子。临床多用黄芪30 g,取其补气生血、补气行血作用,使瘀血自祛,适于ITP无论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有气虚者;白芍能养血柔肝、敛阴,赤芍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的作用,两者合用既可活血化瘀又有养阴之效,对于久病伤阴的ITP效果较好;菟丝子,气味辛、甘、平,药性温和为平补之药,补肝肾,益精髓,适于ITP反复发作肾虚者,而像巴戟天、淫羊藿这类补肾的药物太过温热,反致患者虚火更旺,因此陈老师认为对于临床上有虚不受补的患者,使用菟丝子效果更好。

4 病案举例

李某,女,63岁,北京人,2010年10月初诊。因“间断皮下出血、乏力6个月,牙龈出血1个月”于2010年10月23日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患者2010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散在出血点,大小不等,压之无褪色,无瘙痒,查血常规、血凝提示无明显异常,未予治疗。2010年8月23日紫癜加重,伴牙龈肿痛、出血,查血常规:PLT 20×109/L,HGB 10.3 g/dl,WBC 4.6×109/L。2010年8月25日开始口服环孢菌素A 100 mg,日2次;2010年9月10日开始口服雄激素治疗。2010年10月23日患者入住我院治疗,明确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刻下症:四肢散在瘀斑瘀点,牙龈肿痛,活动性出血,夜间明显;乏力,咽干,手足心热,腰酸,鼻塞,流清涕,偶有咳嗽,少痰,偶有恶心欲呕,胃脘部疼痛不适,进食后加重,饮食量略少,二便可。舌淡黯,少苔,脉沉细。检查:血常规:WBC 2.8×109/L,NE 1.19×109/L,RET 3.00%,HGB 8.3 g/dL,PLT 30×109/L。中医辨证:气阴两虚、血瘀内阻。治法:益气养阴,活血止血。处方:芪龙调血方合玉女煎加味。炙黄芪20 g,穿山龙15 g,生石膏(先下)30 g,知母10 g,熟地黄20 g,麦冬10 g,川牛膝10 g,紫草30 g,白茅根30 g,鸡血藤30 g,当归20 g,三七10 g,茜草10 g。以上方为主加减,继服西药,服用1月后,患者紫斑、齿衄、乏力好转,但出现牙龈红肿,食用硬物时易渗血,予黄连6 g,苏叶6 g,薄荷6 g,每日1剂开水冲泡含漱,并服用黄连上清丸,约1月后牙龈仍红肿,但已无明显渗血。2011年3月10日查血常规:WBC 5.2×109/L,HGB 10.2 g/dL,PLT 44×109/L。无明显乏力,无紫斑,无齿衄,牙龈仍红肿,舌红,苔薄白,脉细。随访至今病情尚平稳。

[1]黄振翘,梁冰,陈信义,等.实用中医血液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9-204.

[2]吴晓勇,李冬云,陈信义.从气虚血瘀论治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中国科技论文,2009(2):688.

[3]李冬云,李万辉,朱国庆,等.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实施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6):28-30.

[4]许亚梅,李冬云,陈信义.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治疗初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1(2):31-34.

猜你喜欢
慢性期信义风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间日刺治疗慢性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信义兄弟
高频彩超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分析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尴尬官司:40万元买不断一桩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