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都”及其语法化

2012-04-06 00:34
关键词:英雄传语气现代汉语

蒋 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中文系,河南 洛阳 471003)

【语言研究】

《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都”及其语法化

蒋 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中文系,河南 洛阳 471003)

《儿女英雄传》是《红楼梦》通向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通过它可以了解汉语在19世纪中期的基本面貌。当时,副词“都”已具备表示范围和表示语气等用法,其语气副词用法中有一类兼表已然义。根据《儿女英雄传》中反映的语言事实和语法化的一般规律,副词“都”的语法化路径应该为“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兼表已然义的语气副词”。

《儿女英雄传》;副词;“都”;语法化

《儿女英雄传》使用的是19世纪中叶的北京话,“是《红楼梦》通向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研究《儿女英雄传》的语言,“可以上窥《红楼梦》的语言,下探当代的北京话,从中看出近代汉语(北京话)发展的脉络,现代北京话的源头,以及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形成”。[1]

“都”是近、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副词之一,也是汉语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汉语学界就副词“都”及其相关问题所发表的论文达140篇之多。就汉语史研究而言,既有放眼整个汉语发展史,对“都”的演变历程和动因进行探讨的全面研究,也有着眼于某个发展阶段或某部文献的断代、专书研究,但就《儿女英雄传》中的“都”进行研究的论述尚未见到。本文拟就《儿女英雄传》(以下简称《儿女》)中的副词“都”进行全面整理、统计,将其与现代汉语进行简单的比较,并附带谈谈副词“都”的语法化路径问题。

一、使用情况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副词“都”可分为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三大类。据统计,《儿女》中副词“都”凡1157见,其中范围副词1041例,语气副词103例,时间副词13例。我们暂按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的三分法进行讨论,后面还会提到这种分类法存在的问题。为行文简便,将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分别记作“都1”、“都2”和“都3”。

(一)范围副词

“都1”表示总括全部,其语法意义可概括为总括人或事物无一例外地具有某种性质、状态或行为。总括对象一般是复数性成分,或可以分割为若干小单位的单数性成分。如:

(1)我三场都没存稿子,这些事情也实在作腻了。(第1回)

(2)你们大家都不用说了,再说我就真急了!(第3回)

这两例中的“都”分别对前面的复数名词“三场”和“你们大家”进行全称量化,分别表示“每一场都毫无例外地没有存稿子”和“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地不用说了”。

“都”所总括对象的相对位置,既可以处于“都”之前,也可以处于“都”之后。下面分别讨论。

1.总括对象在前

《儿女》中的“都1”总括其前面的成分,主要用于下面几种结构中。

①“统指性NP+都+VP”。统指性NP包括表全称数量意义的“一切、一应、到处、遍地”和全称限定词“一”所修饰的名词性词语。共11例。如:

(3)邓九公此时是把一肚子的话都倒出来了。(第20回)

(4)一直到公婆到了家,把一应的事情都

料理清楚了,这天才叫上我去。(第29回)

②“逐指性NP+都+VP”。这一结构中的逐指性NP主要是名词、量词的重叠式。共19例。如:

(5)一个个,一层层,都齐臻臻静悄悄的分列两边。(缘起首回)

(6)门里两旁也有几家人家,家家窗户里都透着灯光。(第24回)

③“任指性NP+都+VP”。《儿女》中用于这一结构的任指性NP主要是由“甚么”、“谁”、“哪”等疑问代词构成的名词性短语。共10例。如:

(7)从小儿他叔叔教他念书认字,甚么书儿都念过,甚么字儿都认得。(第7回)

(8)“姑娘,你这称呼,是九十的‘十’字,还是金石的‘石’字?”十三妹道:“这随你,算那个字都使得。”(第8回)

④“连词+分句/NP+都+VP”。《儿女》中这类连词包括三小类:一类是表周遍条件的连词“无论、凭、任是、不论、不拘、饶”等。共16例。如:

(9)凡是落我这店的,无论腰里有个一千八百、以到一吊两吊,都是店家的干系。(第5回)

(10)再问二妹子要大内的上好胎产金丹九合香,求见赐,不拘多少,都要真的。(第38回)

一类是表示充足条件的连词“凡、凡是、但凡、大凡”等。共25例。如:

(11)大凡有起客人经过,有无金银,并那金银的数目多少,都料估的出来。(第10回)

(12)这桩事,但凡记得些老年旧事儿的,想都深知,须不是燕北闲人扯谎。(第40回)

一类是表示假设让步的连词“就便、便是、那怕”等。这种用法共19例。如:

(13)讲我们这些开店的,仗的是天下仕宦行台,那怕你进店来喝壶茶、吃张饼,都是我的财神爷。(第5回)

(14)慢讲“上山捉虎,下海擒龙”,就便“赴汤蹈水,碎骨粉身”,我安龙媒此时都敢替你去作!”(第9回)

⑤“都是……”。这类句子一般用来引出原因,表示把造成某种情况的各种原因归结为一个。“都是”后面多为一个“NP+VP+的”结构,或可以转换为这一结构。此用法共29例。如:

(15)到今日之下,吃这碗饱饭,都是老天赏的。(第15回)

(16)我今日稍稍的有些知识,都是我这恩师的教导成全,至今无可答报。(第19回)

上两例将“吃这碗饱饭”和“我有今天的学识”的原因分别归结为老天的赏赐和恩师的教诲。其中例(16)也可以转换为“都是我这恩师教导成全的”。

⑥“普通NP/VP/小句+都+VP”。在《儿女》中,“都1”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直接用在普通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或句子后面,对它们进行总括量化,这类用法共有904例,占到整个总括副词的86.8%,其中用于普通名词性成分后718例,用于动词性成分后103例,用于句子后83例。如:

(17)妈合姐姐都在那船上住,行李都在那边呢。(第22回)

(18)洗洗汕汕,缝缝联联,都得我,我一个人儿张罗的过来吗?(第7回)

2.总括对象在后

《儿女》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仅8例,都用在疑问句中,后有疑问代词,表疑问或虚指。如:

(19)张姑娘见她那里发呆,只望着她笑。又听她忽然问道:“这都是谁干的?”(第27回)

(20)老弟,你知道这起子人到底都是谁呀?(第32回)

(二)语气副词

“都”作为语气副词,所表达的是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某种情况所达程度之深,以至到了非同寻常或不合情理的地步。如:

(21)这么说,连你都比我的命强了,你到底还合姑娘有这么个缘法儿呀!(第22回)

(22)天哪!我何玉凤怎的这等命苦,要想寻条清净路走走都不能够!(第26回)

上两例说话人都强调“我”的命苦程度之深,主观上分别认为“你的命比我强”、“想寻条清净路路走走而不能”这样的情况不合情理或不应该。这种用法的“都”在《儿女》中常见于“连……都……”句式当中,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连/甚至)+NP+都+VP”

其中的“连/甚至”有时是必不可少的,去掉就不成句,有时则是可有可无的。如:

(23)这位爷此时莫讲想升阁学,连生日都吓忘了!(第40回)

(24)到了自己的贴身儿的东西,莫说男子,连自己亲娘都有见不得的时候。(第26回)

以上前两例中的“连/甚至”如果去掉的话,句子就会变得别扭,而后一例中的“连”去掉则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感觉。而下面的例子则干脆把“连”去掉了,但也可以补上。如:

(25)原来离了家门口儿,问问路都是这等累赘。(第14回)

(26)那李老名叫李茂,韩七名叫韩勇,他两个在水底都伏得三日三夜。(第21回)在《儿女》中,可以归入这种“(连/甚至)+NP+都+VP”句式的例句共有99例,其中“连+NP+都+VP”句67例,“甚至+NP+都+VP”句14例,不含“连/甚至”的“NP+都+VP”句18例。

2.“把+NP+都+VP”

这种用法一共只有4例。如:

(27)说的待终把纪家门儿的姥姥家都刨出来了,也是为要出出你这口怨气。(第19回)

(28)再加自己家里的老底儿,人家比自己还知道,索性把小时候拉青屎的根儿都叫

人刨着了,这还合人家说甚么呢?(第19回)这种句式中的“把”都可以换成“连”,甚至可以去掉。如后两例中的“把”去掉后似乎并不影响其成句和意义的表达。去掉以后的句子跟上述不含“连/甚至”的“NP+都+VP”句式就一样了。沈家煊认为,“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主观处置”,即说话人主观认定甲对乙作了某种处置。[2]这种表示语法意义与“都”所表示的主观性是契合的,因此,含有“把”字的句子主观性更强。

3.“VP+都+不+VP”

这是一种重动结构,句中两个动词一样。《儿女》中仅1例:

(29)你二位老人家怎的尽着你女孩儿这等叫,答应都不答应一声儿价!(第19回)

4.“一+量+都+不+VP”

这种用法在《儿女》中也仅1例:

(30)姑爷,真个的你住在这里,就是你的一亩三分地,我一个钱的主意都作不得不成?(第15回)

例(27)和(30)其实还是省略了“连”的“连……都……”句式。

一般认为,“连……都……”句式中的“连”是一个焦点标记,标记集合中的一个极端成员,即“连”后的成分,处于一个量级模型的顶端,通过对这个极端成员的肯定或否定,可以达到对整个集合的主观肯定或否定。[3]如“连生日都吓忘了”这句话,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可能忘记的事情构成一个集合,形成一个量级模型,自己的生日是最不可能忘记的,处于这个量级模型的最底端,连自己生日都吓忘记了,是对最底端的否定,也就实现了对整个集合的主观否定——吓得什么东西都不记得了。事实上,无论是“连/甚至……都……”句还是上述“把”字句、隐含“连/甚至”的句子,等等,都具有通过肯定或否定一个极端,达到肯定或否定整个集合,而强化主观判断的功能。如例(25)“问问路都是这等累赘”,一般来说,问路是非常简单的事,现在都这么累赘,说话人主观上认为“离了家门口什么事情都不容易”。总之,作为语气副词的“都”主观化意味很强。

(三)时间副词

“都3”用来强调已经出现某种情况或即将出现某种情况,主要用于“都……了”结构当中,意义上相当于“已经”。《儿女》中这种用法不多,仅13句,且大多用于强调已经出现某种情况。如:

(31)我自二十岁上中举,如今将及五十岁,考也考了三十年了,头发都考白了。(第1回)

(32)公子一看,原来是把那竹根子上钻了一个窟窿,就算了烟袋锅儿,这一头儿不安嘴儿,那紫竹的竹皮儿都被众人的牙磨白了。(第4回)

“都3”用于强调将要出现某种情况,在《儿女英雄传》中只有1例:

(33)花铃儿,你看灯都待好灭了,也不起来拨拨。(第34回)

对于“都”的这类用法,现在通行的语法书和虚词词典如《现代汉语八百词》[4]等将其归入时间副词,我们认为,还是把它们归入语气副词比较好,理由有二:其一,这种用法中,句子末尾都得带表已然义的“了”,如果去掉“了”,句子不成立,去掉“都”,句子成立,而已然义仍然存在,可见其已然义是由“了”负载的;其二,如去掉“都”,句子只是对一种新情况的客观描述,加上“都”以后,则增加了说话人的主观感受,认为句中所描述的情况非同寻常或不合情理,这与语气副词“都”的主观化是一样的。这样,我们不妨把原来的“都2”记做“都21”,把原来的“都3”记做“都22”。

二、与现代汉语的比较

尧、王红、詹卫东等都有所论及。[5-9]下面将各家对现代汉语“都”的使用情况归纳一下,并将其与《儿女》中的副词“都”加以简单比较。

通过表1可以看出,尽管《儿女》中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汉语副词“都”的几类用法,但远没现代汉语这样丰富,在我们归纳的21种句式中,《儿女》中的句式种类只有现代汉语的三分之二。

对于现代汉语副词“都”,侯学超、马真、史锡

表1 现代汉语与《儿女英雄传》中的“都”比较

三、副词“都”的语法化路径

关于语气副词“都”的来源及其语法化问题,武振玉、蒋静、张谊生、乔石豪等都有所论述,[10-13]但研究者对总括副词“都”以后的演变路径,还存在一些分歧。蒋静认为,副词“都”的语法化经历了“都1→都22→都21”的发展路径,[11]而张谊生则认为其演变路径为“都1→都21→都22”。[12]我们支持张谊生的观点。因为《儿女》成书的时代正是副词“都”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都”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儿女》的共时平面中有所反映。如在《儿女》中,尚有12例比较特殊的“连+NP+都+VP”句,其中的“都”明显只是范围副词,例如:

(34)这辆车连牲口都好端端的在那里呢,你老人这时候就去把他收拾妥当了?(第10回)

(35)他便找了这班人,打听得这号行李落在悦来老店,本行李主儿连家眷都远路看亲戚去了,不在店里。(第21回)

这两例中的“都”还只是对其前面的由“连”连接的名词性成分进行总括。随着“连”前名词性成分的脱落或隐含,就出现了下面句式:

(36)今日我连这东西合你的素衣裳以至铺盖鞋脚我都带了来了。(第20回)

(37)这不是姐姐的事也定了么,索兴连姐姐把咱们三个都画上。(第29回)

这两例中“连”前面已经没有任何总括对象成分,但由于“都”前还有表示复数概念的名词性成分,总括义还比较明显,可以说,这时的“都”界于“都1”和“都21”之间。等到了“连生日都忘了”、“连自己亲娘都不得见”这样的“连+NP+都+ VP”句式中时,语气副词“都21”就形成了。

此后,随着“连”的隐含,就出现了像“问问路都是这等累赘”、“在水底都伏得三日三夜”这样不含“连”的“NP+都+VP”句式了。凭常识,只有问过路才知道它有多累赘,只有在水底伏过,才能知道到底能伏多久,所以,它们都可以衍推出一定的已然时间意义:前者衍推出“已经问了路”,后者衍推出“已经在水底伏了三天三夜”。由于“NP +都+VP”句式的高频使用和这种衍推过程的不断重复,句式自然而然带上了表已然体的助词“了”,这样,表时间的副词“都22”最开始就这样在表示已然态的“NP+都+VP+了”句式中产生了。

因此,从《儿女》共时平面所反映的语言事实来分析,“都1→都21→都22”的演变路径是能站得住脚的。

此外,根据语法化的一般规律,“都1→都21→都22”的演变路径也似乎更为合理,理由有二:

其一,根据语法化的单向性原则,语法化的程度越高,就越倾向于采用“零形式”。在上述“都”的语法化过程中,先是“连”前成分的隐含或脱落,再是“连”本身的隐含或脱落,最终形成了从“NP +连+NP+都+VP”→“连+NP+都+VP”→“NP+都+VP+了”的虚化等级。相对于“连”字句来说,表已然义的“NP+都+VP+了”句式虚化程度要高。

其二,根据语法化的频率原则,一种语言形式“使用频率越高,就越容易虚化,虚化结果又提高了使用频率。从分布上讲,虚化的程度越高,分布的范围也就越广”。[14]从前面我们对《儿女》中副词“都”的统计来看,无论是句型数量还是实际用例的数量,“都21”的使用频率都要比“都22”高,可见后者的虚化程度要高于前者。

既然“都22”的虚化程度比“都21”还高,自然不会出现“都1→都22→都21”的演变路径。

[1]龚千炎.《儿女英雄传》是《红楼梦》通向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J].语文研究,1994,(1):27-31.

[2]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中国语文,2002,(5):387-399.

[3]曹秀玲.再议“连……都/也……”句式[J].语文研究,2005,(1):17-20.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53-154.

[5]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1-166.

[6]马真.关于“都/全”所总括的对象的位置[J].汉语学习,1983,(1):27-34.

[7]史锡尧.副词“都”语义语用综合考察[J].汉语学习,1990,(4):6-10.

[8]王红.副词“都”的语法意义试析[J].汉语学习,1999,(6):55-60.

[9]詹卫东.范围副词“都”的语义指向分析[J].汉语学报,2004,(1):74-84.

[10]武振玉.副词“都”的产生和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1,(5):269-271.

[11]蒋静.“都”总括全量手段的演变及其分类[J].汉语学习,2003,(4):72-76.

[12]张谊生.副词“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兼论“都”的表达功用和内部分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56-62.

[13]乔石豪.语气副词“都”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6):109-111.

[14]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7-24.

The Adverb“Dou”and Its Grammaticalization in“The Children Heroes”

JIANG Xia

(Chinese Department,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Luoyang 471003,China)

Chinese in“The Children Heroes”is an intermediate station for“Dream of Red Mansions”leading to modern Beijing dialect,through which we can know the basic features of Chinese in the 19 th Century.The adverb“Dou(都)”has the usages of scope adverb and tone adverb.In its tone adverb usage,there is a subcategory which expresses achieved meaning.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laws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the language facts in the book,the grammaticalization approach of the adverb“Dou(都)”is:scope adverb-tone adverb-tone adverb with achieved meaning.

“The Children Heroes”;adverb;“Dou”(都);grammaticalization

H146.2

A

1672-3910(2012)03-0067-05

2012-12-25

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2010D231)

作者简介:蒋遐(1979-),女,湖南邵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语法研究。

猜你喜欢
英雄传语气现代汉语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射貂英雄传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