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双证融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04-07 22:03张宗强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双证融通资格证书融通

张宗强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

开放教育“双证融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宗强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

在开放教育各专业推行“双证融通”教育制度,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然而现在的双证还没有达到完全融通的地步,存在着诸如教学与证书缺乏联系、“双师型”教师力量不足、实训条件较差等问题,必须要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和考试模式,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训条件,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开放教育;双证融通;问题;对策

一、引言

以就业为导向的“双证融通”教育模式是在保持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框架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按照职业标准和岗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实训、实习,使学校教育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即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完成学历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经学校和职业资格鉴定机构考试鉴定,成绩合格并取得规定学分以后,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自2009年秋季开始进行“双证融通”教育模式改革,目前已有25个开放教育专科专业参与双证改造试点,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二十几种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教育模式改革对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取得了一定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和转岗就业能力。但其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还不尽完善,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加强和完善,否则会影响“双证融通”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目前“双证融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开放教育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有机的联系,两者没有完全融通

目前开放教育的一些专业虽然推行了“双证融通”制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并没有很好地衔接,学校的专业规则仍然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但对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却没有完全涵盖,缺乏对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还必须进行课外的专门培训,这不仅浪费时间且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还有些专业设置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不完全吻合,比如会计学专业设置的是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是会计工作,对口的应该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所以学生对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的考取兴趣并不大,大多数学生还是自己参加课外培训班的学习并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这样就没有使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真正融通起来。

2.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相对薄弱

“双证融通”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双重能力,且两者不可偏废。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动手操作能力有限,学校没有出台相应制度要求和组织教师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企业去挂职参加实践工作,教师因此也缺乏这方面的积极主动性。有些教师虽然经过学习考取了有关职业资格证书,但由于没有从事实际工作,也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能力,并没有切实转化为实际操作的技能,这还不能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往往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形成短板,无法满足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从企业、行业的专业技术岗位引进的兼职师资队伍,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他们的教学技能又普遍较弱,并且他们平时都有繁重的工作,没有过多的精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实践教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3.实训场所和实践基地在数量及质量上都不能满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需要

加强实训场所和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现“双证融通”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实训场所和实践基地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不论是校内的实训场所还是校外的实践基地都难以涵盖全部的教学专业,不能满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多方面需要。由于学校的资金和场地有限,所以有些专业没有必要的实训场所和设备,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又不太方便,于是便省略了一些必须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有些专业虽然有实验室,但设备却比较陈旧,甚至是已经被淘汰了的设备,这样的实训不能与企业先进的技术水平保持一致,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以致用”。另外,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利用效率也比较低,有些单位仅仅是挂块牌子而已,很少有学生真正到实践基地去实习,这其中当然有许多客观原因,比如实践基地为了信息保密或怕麻烦而不愿意接待,实践基地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学校的资金紧张,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等等,但学校在主观愿望上不太积极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三、进一步完善“双证融通”制度的对策

1.加强课程整合与重组,构建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开放教育中要想实现“双证融通”,关键在于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内容协调完整的双证教育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要组织学科专家和行业权威重新审定专业规则中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将有关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完全融入到专业规则中来,不仅要增加实践性课程内容,还要涵盖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坚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主线,始终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淘汰那些落后过时的知识。同时为适应企业发展保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学校应建设适合双证教育的专业教材,既能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能够达到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标准,这样才能有效地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完全融入学历教育中。

2.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推行以职业功能为模块的项目教学

现在的教学都是按照教材体系分章节讲授,其优点是能够将知识系统全面地传输给学生,但它与实际工作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不相匹配。因此我们必须要打破常规,将职业标准中的职业功能模块化,按每个模块所涉及的工作内容组织相关知识进行项目化教学,把实际工作中的技能训练和技能鉴定环境融入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在工作中,对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身临其境中带着问题去实践,不仅能够学到鲜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会计学专业中可以把会计工作细分为现金出纳、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项目投资等职业岗位,对各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按职业标准要求进行培训,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出理财、统计、税务等相关职业岗位,便于学生以就业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对应起来。

3.创新考试评价方法,建立与鉴定目标相匹配的考评体系

传统的考试考核内容普遍存在着明显的重视知识和结果、忽略能力和过程的倾向,容易使学生形成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利于“双证融通”的实现和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必须要创新考试评价方法。学校要改革考试制度,建立与职业鉴定目标相匹配的考评体系,使专业考试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范围相衔接,并适当增加职业技能的考试权重,逐步形成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同步的运行机制,将技能鉴定与课程考试有机结合起来,以避免出现重复考试。学校要适当增加考试次数,给学生多提供几次通过机会,还要增加过程考核,注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于一体,使考试考核的内容更加全面和富有针对性。

4.专兼结合,打造一支理论与实践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了更好地推行“双证融通”,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应规定专业教师每年必须抽出一定时间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通过身临其境的工作感受,不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并将其常规化为对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相关专业技能比赛,促使自己经常面对实际操作,在比赛过程中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实现专业技能的持续增长,还要努力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争取加入各类专业学会,参与各种研讨活动,最终成为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还要在兼职教师上做文章,广泛聘请企业相关岗位技能工作行家,建立兼职教师档案,通过系列评价指标,优胜劣汰,逐步形成一支职业素养高、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完成职业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对相关专职教师进行传帮带,使他们能够及时得到企业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专兼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加大投入,努力营造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环境

为了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学校必须要建设足够规模和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这是顺利实现“双证融通”的重要物质保障。因此,学校要广开思路,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不断增加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教学实训设备,使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实训场所,及时更新那些技术落后、与现实工作不符的设备,力争为学生营造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完善、与生产一线同步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学校在加大自身建设力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且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学校不仅节约了部分资金,学生通过实地观摩、动手操作从而积累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职业经验,对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心理素质、敬业精神等都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形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电大开放教育要想更好地推行“双证融通”,只有着力克服现有的弊端,重构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和考试模式,建立与鉴定目标相匹配的考评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训条件,才能达到增强学生职业竞争能力和转岗就业能力的目的。

[1]庞利.开放教育双证融通的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2]阮莲菊.深入推进高职“双证融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田秀萍.关于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相关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1).

[4]陈敏.以就业为导向的双证书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07,(3).

[5]赵成,陈通.“双证制”的含义与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4).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Dual Certificates Accommodation”in Open Education

ZHANG Zongqiang
(Heibei Radio &TV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71,China)

Implementing“Dual Certificates Accommodation”education system in open education will help to cultivate qualified and skilled talents.But dual certificates cannot accommodate completely.There still exist a lot of problems,such as the lacking of contact between teaching and certificate,shortage of“double-qualification teachers”,poor training condition.To achieve the expected objectives,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construct the course system,reform th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ode,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appraisal system,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open education;Dual Certificates Accommodation;problem;measures

G728

A

1008-469X(2012)04-0009-03

2012-06-10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双证教育研究》(SZ2011458)

张宗强(1964-),男,河北晋州人,管理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双证融通资格证书融通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注销《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公告
职业资格证书查询将全国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