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庄水库水生态修复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2012-04-10 10:53聂玉帅郑州市常庄水库管理处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20期
关键词:水生库区水库

□聂玉帅(郑州市常庄水库管理处)

1.流域概况

常庄水库地处郑州市的西郊,距市区仅2.5km。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贾鲁河支流贾峪河下游,主要功能是城市防洪和应急供水,1999年10月被确定为郑州市一级水源保护地。

该流域位于浅山区向平原区过渡地带,属于黄河Ⅲ级阶地,整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贾峪河自南而北流经本区,在黄河Ⅲ级阶地下切和堆积而形成其自身的河谷地貌。库区呈南小北大,中间较深。一年四季分明,光照丰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多风干旱。流域范围内多年平均气温14.3℃,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300m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50mm,且时空分布不均。常庄水库特有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水文气象条件,决定了其独特的水生生物群落。

2.水生态现状及成因

常庄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后,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常庄水库水生态状况,常庄水库组织人员对库区水生生物的种群组成、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及链锁关系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形势十分严峻。鱼类由原先的27种锐减至16种,岸边漂浮着死鱼,其中以鲢鱼居多。站在库岸边可肉眼观察到鱼体瘦弱,游动缓慢,反应迟钝。甲壳类动物由原来的8种降至6种,岸边随处可见死去的螺丝。水鸭、天鹅、苍鹭不见踪影。水生昆虫(如中华水斧、松藻虫、红娘华虫、水虿等)几乎绝迹。原本随处可见的芦苇、蒲草零星分布在岸边,水边渣草泛滥成灾,丝网藻浮现在水面,水梭草和水蓼到处都是。水质呈浅黄色,偶尔水面上有油带状物出现。从中可以看出常庄水库的水生生物食物链缺失,水生态出现严重不平衡。

导致水生态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几年前常庄水库进行的除险加固。为确保施工中的工程安全,水库泄洪降至死水位;原引黄泵站已停止使用,黄河水不能抽进水库;水库上游生态环境恶化,山泉早已断流;上游贾峪段的小煤矿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也相继停产,原先采煤抽水中止,水体得不到有效交换;再加上自然蒸发,现库容不足50万m3,水库几近干涸。原先碧波荡漾的近135hm2的水面不复存在。候鸟不来此地越冬,水生生物资源锐减,特别是库区没有草鱼,渣草疯长,大量消耗水中的无机营养物,水中微生物不能繁殖,鲢鱼没有食物,致使它们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常庄水库的水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与水利部提出的“河湖健康”新理念相违背,当务之急是进行科学有效的水生态修复。

3.水生态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不够,资金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水生态安全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许多领导只是一味地认为基层水库把安全度汛和工程管理搞上去就万事大吉了,其它的事情可以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殊不知,水生态安全直接关乎水质安全,国内发生的多起水环境事件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论我们的工程管理怎样提升,防汛预案如何到位,水政执法多么严格,如果水库大坝拦蓄的是污水、臭水,那么我们以上所做的工作都将前功尽弃。

此外,水生态修复工程的配套资金基本不到位,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措施不力,或者说这一块资金就很少。常庄水库作为基层水利单位,经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想从水生态修复的角度来维护该流域内的水生态平衡,最终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ⅠⅠ类水质要求。但现实情况往往事与愿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而导致一些水生态修复措施难以维持下去。

3.2 人才资源匮乏,技术不完善

当前从事水生态修复的科技人才大都集中在科研院所、高校或省级以上单位,常庄水库作为基层水利单位,水生资源保护方面的人才严重缺失,没有熟悉水生态修复理论的人员。

同时,纵观国内外对水生态修复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研究相对深入,理论、技术、方法先进多样,在实践中应用广泛,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而国内水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多模仿国外已有案例去初步尝试,较少从水库流域所处地区的特点出发,缺少对水库水生态修复的机理研究;在分区修复,水生态效益分析上不够成熟;缺乏从大尺度流域角度考虑库岸、库区、上下游的整体生态修复。此外,水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等特点,且生态系统构成因素众多,相互之间作用关系复杂,给相关研究工作带来难度与挑战。所以,水生态修复技术基本处于探索阶段。

3.3 缺少系统性规划

虽然河南省水利厅要求各水利单位对本单位的水土保持进行五年规划,但对水生态修复规划却没有明文规定,各个单位只是为净化水质、保持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而孤立地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来搞,没有形成系统的、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实施的规划意见,致使水生态修复实际效果不太理想。

4.几点建议

4.1 加强宣传、统筹规划、抓好科技队伍建设

首先,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因此要采用典型事件、电视报纸、媒体推介、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水生态修复的宣传力度,引起人们对水生态安全的重视,尤其是要改变有关领导的片面认识,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并处理好人工治理与水生态自我修复的关系,把水生态修复作为水库生态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落到实处。

其次,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合理规划”的原则,按照“分步实施、稳妥推进、治管结合”的方针,系统地编制出水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并统筹考虑郑州市政府提出的“常西湖”生态水域规划,与之相协调一致。明确水生态修复的区域、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纳入郑州市政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专门资金,确保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保障。同时,更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一方面要大力从高等院校招录水生态专业方面的毕业生,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急需建立一支与工作相适应、同水库协调发展相匹配、规模与结构更趋合理的水生态修复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水生态修复科技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常庄水库水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2 营造库区水中生物多样性环境

4.2.1 库边栽水生植物

水库浅水边是水生态系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尽可能构建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在种植方法上,一般可以直接栽在河边的滩地上、斜坡上,也可以栽在水库消涨带,还可在库面上安置生态浮床进行无土栽培。在不影响水库断面的基础上,可种植一些香蒲、水葱、芡实、空心菜、千屈菜、美人蕉、水芹、茭白等挺水植物;也可以在水深不超过5m处种植一些荷花、睡莲等浮水植物;在库面上撒上浮萍,让它随风飘动;还可以在库区水深处种植一些苦草、狸藻、狐尾藻等沉水植物。这样既可以净化水质,又能产生经济效益,还能突出水生植物的层次,营造出千姿百态的水生态环境。

4.2.2 库区增殖放流

在放养水生动物时,要注意食草性、食肉性、杂食性之间的搭配,如草鱼、花白鲢、青鱼、中华鳖、龟、虾蟹等等。花鲢与白鲢的比例按7:3放养,通过鲢鱼来净化水质。特别是针对目前常庄水库渣草疯长现象,放养草鱼规格至少250g,使它们和其它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食物链,保持库区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4.2.3 库底爬螺蚌

螺蚌等贝壳类动物和大量的底栖动物,如河蚌、瘤丽蚌、田螺、湖螺、椎实螺等,它们在水底形成另一个世界,是名副其实的库底清道夫。这些底层生物的活动能加速库底微生物的分解,促进了上下水层水体的交换,从而使底层生物有效解决水底厌氧问题。

4.3 水库上游及其周边营造水保涵养林

在水库上游及库区周边大量植树造林,树木品种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形成大面积的水保涵养林带,使其与库区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环境相映成趣。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阻止水土淤积库区;减少有机物对库区的冲击,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并能改善这一地区的温度、湿度与舒适度,也就是可以减少温室效应。此外,水保涵养林还能增加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机体神经系统功能。漫步林中,使人精神松弛,心情舒畅。

4.4 曝氧放细菌

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土壤原生动物等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每时每刻都在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它们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应尽量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促进库区水体溶氧,或者通过人为干预,安装曝氧设备,定时在库底通过曝氧(增加水体中氧气)的方法来促使好氧细菌的生长繁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体的对流,从而达到快速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4.5 加强巡查力度

每天定人定时到库区进行巡查,做好记录,归档留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随时掌握库区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实时观察,分析原因,使库区及其周边生态系统更趋完整,搭配更加合理科学,并积极地、经常不断地进行必要的干预,促使其达到动态平衡。同时,还要提高警惕,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对来库区进行放生的人,要主动上前询问,查看所放生的物种,对违禁物种及时制止,坚决不允许在水库放生。

5.结束语

当前,常庄水库正在从尖岗水库引水,库区水位一天天上涨,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只要水库达到正常蓄水水位,一方面通过水生态自然修复,另一方面通过人工干预治理,以此来弥补水生生物链的缺失环节,最终达到常庄水库小流域内的水生态平衡。

猜你喜欢
水生库区水库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漳河有一水库群
出山店水库
突变理论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互助
库区防护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出山店水库
三氯生对4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
依托科技创新 打造现代水生蔬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