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4-12 13:22张永红
时代农机 2012年3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张永红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1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之快是举世瞩目的。 但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数是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或由社会力量投资新建而来,师资力量相对较弱,而发展速度又过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高职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处于浅层。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人才培养,二是技术研发和服务。就业数量不等于就业质量,而就业质量受教育质量制约,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共性需要是最佳结合点。目前,多数合作都流于形式,企业没有真正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当中。从服务企业的角度来说,多数高职院校既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也不具备高质量技术研发或工艺改造的能力。很多校企合作演变为廉价劳动力的使用,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相距甚远。

(2)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虽然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且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是缺乏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指导手册,及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设立专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加上学校体制改革滞后,弹性学制没有建立和完善,使得很多项目在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不能充分协调,顺利开展,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前景。

(3)师资队伍薄弱,开展校企合作结合的技术能力相对较差。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学人员是以前的中等职业教师,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科研水平等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现象。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很多教师已难以胜任高职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但是由于高职生员的大量扩招,他们又不得不坚守在高职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校企合作结合能力相对有限。由社会力量投资建立的高职院校,尽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措施上花了大力气,但各高校人才资源争夺竞争激烈,加上政府政策上的不利因素,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多,师资队伍中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也不合理。虽然有的高职院校也引进一些高学历、高职称和能力强的教师,但由于种种制约因素,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校企合作开展工作也有一定的难度,很难发挥好作用。

2 改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对策

(1)从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群众需要的出发点建立就业主导合作模式。就近几年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考逐渐在减少。“弃考”、“空巢”,辍学打工人群增加,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读书无用论”。除了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因素外,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负载着社会心理、体制机制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所以高校不能一味依靠规模扩张来发展,打生源危机仗,而需要通过注重和提高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起到物尽所用,人尽其才,为社会做贡献,缩小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差距。加强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为条件,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高等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用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一方面可以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一方面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心里担忧问题,同时也解决高校的发展出路问题,可以一石三鸟,一举三得,所以高校和企业要牢牢树立共发展,共促进,共学习的经营思想,让企业的价值观和高校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共同解决社会和资源浪费问题,走集约发展之路。

(2)校企合作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宏观协调和指导,通过制定激励政策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出面牵线搭桥,将有实力的企业引进学校,在保证企业对学校的投资有合理回报的前提下,在校内建立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学校要聘请企业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老师,并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逐步形成校企合作模式。根据企业发展对技术、产品和人才的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实现招生、教学、实训实习、就业协调发展。政府部门应鼓励和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通过优惠政策促使缺乏条件的高职院校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引导企业在深层次上参与教学过程,以此来保证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财政扶持政策,优化投资环境,组织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政府要根据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人数,适当减免企业经营税收或者给予适当的税收补贴;对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应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积极鼓励国有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到高职院校兼职任教,可以免收兼职人员个人所得税,切实保障兼职教师利益不受损害;制定企业接受高职院校学生生产性实习义务的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并与高职院校进行技术合作。

(3)加强素质教育,加强职业和就业指导。我们要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企业文化、企业的规矩、秩序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学会做事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真正让学生在企业能留得住、干成事、做得好。

(4)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健康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联系机制。在职校建立有行业协会和企业负责人参加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共同收集分析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共同确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和完善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计划;共同研讨建立健全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办法和措施;共同开展企业人力资源预测,制定“订单式培训”方案和企业在职职工培训计划。二是建立健全校企联合组建职教集团机制。以行业和专业为纽带,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按照自愿参加、资源共享、责权对等、稳步发展的原则,组建跨行业、跨系统、跨产业、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共同培养社会和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三是建立健全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职校教师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了解企业现代化生产和管理程,增强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企业要主动接受职校教师到本单位参加生产实践,鼓励有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校担任兼职教师。

3 结语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只有深入生产实践,与企业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把握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关键,才能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