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区秸秆还田应用浅谈

2012-04-12 13:22吴美琴
时代农机 2012年3期
关键词:秸秆土壤

吴美琴

(山西省柳林县柳林镇农业技术站,山西 柳林 033399)

1 秸秆还田好处

(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这些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为土壤有机质不仅是植物主要和次要营养元素的来源,还决定着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代换性和土壤缓冲性,以及在防治土壤侵蚀、增加透水性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方面皆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耕性越好,丰产性能越持久。秸秆还田就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为有效的措施。特别是麦秸还田后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增加了16倍;纤维分解菌提高 8.5倍;放线菌提高 3.6倍;真菌提高2.7倍。微生物数量增加,活动增强,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使土壤供肥能力得到加强。秸秆直接还田使新鲜腐殖质在土内形成,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孔隙、土温、蓄水抗旱、通透性等)。秸秆还田后土壤孔隙度增加,一般增加 4%左右;容重降低 0.04~0.11g/cm3;1~3mm 团粒结构增加5.8%;土壤水分增加1.1%~3.9%。由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四性得以很好的协调,渗水能力增强,保墒性能增加,抗旱抗涝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群众总结为“秸秆还田后,土头松,保水强,铲趟得心应手”。

(2)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秸秆还田提供了营养和碳源,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固氮和保存氮素能力增强,同时促进了土壤中养分的有效化,增加了土壤养分。

(3)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由于根茬粉碎疏松和搅动表土,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能,破坏玉米螟虫及其他地下害虫的寄生环境,故能大大减轻虫害,一般可使玉米螟虫的危害程度下降30%。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后,通过转化可释放养分,同时还通过腐殖化后使一些有机化合物缩合脱水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结构、持水、吸水、黏结性状,从而提高土壤自身调节水、肥、气、热的能力。

(4)省工增产、争抢农时。一般情况下,机械化秸秆还田的作业成本仅为人工还田的1/4,每亩30~45元,而工效可比人工还田高40~120倍,还可增产增收。据调查,秸秆还田后第一季作物平均增产5%~10%,第二季后作物平均增产5%。据农业科研单位试验,在秸秆还田的地块上施用化肥,可较好地发挥化肥的肥效,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5%~20%,磷肥利用率可提高30%左右。

(5)优化环境、防治污染。秸秆覆盖地面,干旱期减少了土壤水的地面蒸发量,保持了耕层蓄水量,雨季缓冲了大雨对土壤的侵蚀,减少了地面径流,增加了耕层蓄水量。覆盖秸秆隔离了阳光对土壤的直射,对土地与地表温热的交换起了调剂作用,农田覆盖秸秆有很好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秸秆覆盖与除草剂配合,提高了除草剂的抑草效果。机械化秸秆还田使秸秆中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长期以来农民大量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发展。

2 秸秆还田形式和不足

目前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秸秆还田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就是把作物收,获后的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耕地,直接翻压在土壤里。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的保留在土壤里,但也有不足之处,表现如下:

(1)由于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所以一般每亩秸秆粉碎翻压还田不超过300kg,最多不超过500kg,否则,会影响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及作物产量。因此在秸秆直接还田时,一般还应适当增施一些氮肥,缺磷的补施磷肥,但这样又会增加秸秆还田的成本,有时农民也不乐意。

(2)秸秆翻压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适时灌水,或用石硫碾压,使土壤与种子接触紧密,能够正常发芽。或者是加大粉碎细度,最好达到3.5cm以下,但这样就会增加能耗,加大成本。

(3)易发生病虫害。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在秸秆直接粉碎过程中无法杀死,还田后留在土壤里,病虫害直接发生或者越冬来年发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4)目前我国农村的耕作制度,不适合大面积的机械作业,农民都是一家一户,土地面积小,大面积,的农业机械作业还推广不开,小面积的秸秆机械还田成本高,农民不易接受而且技术不成熟,在晴朗干燥的天气作业造成黄土飞扬、尘埃满天的污染。

3 吕梁山区秸秆还田应用

我市各级政府将秸秆还田作为培肥改土的突破口,不断创新还田模式、扩大推广应用范围,秸秆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秸秆还田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当前,我市汾阳、文水、交城、孝义等县(市)秸秆还田应用比较广泛,为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工作,促进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把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工作当作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政府要注重科学指导,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堵”促“疏”的工作方针,结合当地实际,对秸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切实抓好秸秆禁烧和还田工作,力争小麦秸秆还田面积占到种植面积的90%以上,玉米秸秆还田面积占到种植面积的35%以上。在“疏”上要做到“两到位”、“一建设”。“两到位”即技术措施与行政措施到位。“一建设”即搞好重点区域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我市的工作要抓好四个方面:一要围绕粮食生产,因地制宜地推广秸秆覆盖、翻压、堆沤、氨化过腹、沼气发酵等综合利用技术,尤其是要针对近年来日益加重的旱情,大力推广旱地秸秆休闲还田技术,水地秸秆复播还田以及小麦秸秆果园异地覆盖技术,充分发挥秸秆还田的保墒培肥作用,减轻旱情危害,提高覆盖效益。二要整合农业、畜牧、农机等部门的资源,围绕重点区域,发挥优势,集中精力,建立规模在2000亩以上的各类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区,并探索经济有效的秸秆综合利用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基层服务组织和农民积极性,促进秸秆还田工作尽快走上一个良性发展轨道。三要完善现有技术,以节水、节肥、节本增效为目标,不断总结完善、研究探索秸秆还田新技术,强化技术集成,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直接生产效益。四要切实搞好服务,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好社会化作业服务工作。

近年来,通过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大面积实施,丘陵山区旱地粮食产量得到了提高,土地耕作条件得到了改善。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并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实践证明,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业后劲的一项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秸秆土壤
土壤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秸秆漫游记》诞生记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灵感的土壤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