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2012-04-14 18:46上海铁路局客运处
上海铁道增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旅客列车客运客流

马 军 上海铁路局客运处

1 铁路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的基本特征

1.1 铁路节假日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

铁路节假日旅客运输包括“春运”、“ 暑运”和“ 元旦”、“ 清明节”、“ 五一”、“ 端午节”、“ 国庆”、“ 中秋节”以及“ 双休日”等在内的节假日旅客运输。由于节假日客流增长较大,时间集中,有的节假日客流往往是单方向的,仅靠正常的运输组织,无法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因此必须在运输组织、站车管理、售票组织、机车车辆运用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通过综合挖潜扩能管理,以适应节假日运输的特点,满足节假日运输的需求。

1.2 节假日旅客客流的基本特点

(1)基础客流稳步增长。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向好,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节假日客流增幅较为明显。

(2)客流以旅游、学生、探亲访友及民工返乡客流为主,旅客出行计划性强,外出和返程时间安排紧凑,对旅客列车正点和客运服务质量要求高。

(3)近年来大量新线开通运营释放了运输能力,特别是京沪、沪宁、沪杭、沿海、合宁、合武等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为旅客出行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出行条件,带动了沿线客运市场、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

2 做好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的必要性

2.1 节假日旅客运输对社会的影响

做好节假日旅客运输工作,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铁路运输是旅客节假日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是圆满完成节假日运输的目标。

2.2 节假日旅客运输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铁路日常运输一般先进行客运、货运市场调查,根据客货运市场需求,编制好基本列车运行图,按图行车,合理地安排人员、机车、车辆运用,均衡组织好旅客及货物运输。而节假日铁路运输,因客流量大,往往超过正常旅客发送量的50%以上,对铁路运输组织影响很大。如每年春运,上海局浙赣线下行由于客流剧增,大量开行临时旅客列车,受线路能力限制,货物列车很难开行,造成发往株洲以南的货物大量积压。同时,一旦遇到气候变化、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旅客列车晚点,还会带来安抚旅客情绪、维护站车秩序等生产、管理问题。

2.3 做好节假日旅客运输是完善铁路客运运输组织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求

近几年来,上海局在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11年10月1日全局发送旅客1 504 219人,通过细化临客开行方案,挖掘运输潜力,共计开行临客74列(直通临客11列、管内图定临客56列、管内图外临客7列),安排图定动车组列车重联48列。加挂车辆115辆。全面完成旅客输送任务,列车运行秩序正常。

同时,近几年来,铁路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人民群众和社会对铁路运输能力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铁路旅客运输组织方式方法在传承以往好的做法的同时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发展。尤其是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节假日期间对铁路形成客流高峰,每年春运期间,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的难度特别大。

通过探索节假日客流特点对铁路旅客运输工作所形成的规律,掌握节假日铁路旅客运输特定工作方法,然后推广到铁路其他部门、其他单位,对于提高旅客运输管理水平和运输组织能力,树立铁路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铁路优秀的企业文化,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铁路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客运部门和客运单位,必须重视研究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工作,补充完善各种预案,形成节假日铁路旅客运输常态化。

3 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的基本方式

3.1 组织指挥

(1)运输组织:以客为主,客货兼顾,确保安全。在全力做好旅客运输,努力满足探亲、旅游客流需要的同时,兼顾做好货物运输,特别确保重点运输,努力实现客货运输双赢。

(2)领导指挥:为加强对节假日旅客运输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局长、书记任组长,各专业分管副局长和公安局长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节假日运输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节假日办公室,由分管运输的副局长任主任,总调度长、客运处长任副主任。组员由相关处室派员组成、合署办公,实行昼夜值班,掌握全局运输情况,随时处理突发性问题。各基层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管内假日运输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可控。

3.2 运力保障

(1)积极挖潜扩能提效。要扩大列车编组,图定旅客列车必须按规定满轴运行,有能力安排加挂车的必须加挂。

(2)根据客流需要,及时组织开行临时旅客列车。

(3)客流量大的地方,要安排备用车底,根据客流变化,适时加开图外临客或加挂车辆,做到应急有备,确保节假日旅客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3.3 客运组织

(1)坚持“ 以能定量”、“ 先中转后始发”、“ 始发站兼顾中间站”、“ 大站兼顾小站”的组织原则,组织旅客均衡运输。

(2)保证售票秩序良好。一是抓住售票源头,严格控制无座票发售。二是改进售票方式。增加售票窗口和网点,积极实行多渠道、多方式售票。三是加强售票内部管理,规范售票行为。

(3)保证乘降秩序良好。一是严把旅客进站、候车、检票、乘降关,搞好旅客乘降组织。二是完善售票实名制工作,同时加强实名制车票查验。三是加强各车站通道管理,严防无票人员上车。

(4)保证治安秩序良好。要严密站区治安管控,在重点车站设置特警固定值勤点、民警治安岗亭等,安排全天候值勤。落实严打整治措施,加大对围站拉客、黄牛背包、盲流滋扰等治安顽症的清查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盗窃旅客财物等犯罪活动。

3.4 全面协作

铁路运输是一个大的联动机,要确保节假日旅客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就必须各部门全面协作。一是各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对线桥隧涵、通信信号、机车车辆、牵引供电等设备全面集中整治,保证所有设备状态良好、质量可靠投入节假日运输。二是对临时投用的设备,必须全面整修到位、验收达标。三是机务、车辆部门对新投入机车、车辆、动车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和规定的运行试验,对新投用线路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检查和保安全措施。四是客运、信息技术等部门加强售票系统、自动闸机、电子标识等客运服务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切实落实用管修责任,提高售票和客服系统的稳定性。五是公安部门加强站车防火、防爆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客车及车站的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进行认真检查和整治;加强“三品”检查,把危险品堵在站外车下。六是宣传部门加强对节假日运输的宣传,利用媒体、网络的平台,做好节假日期间列车开行、售票情况等信息的发布工作。

4 完善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运输组织管理系统

一是加强客流调查,合理制订临时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二是认真掌握客流变化,及时组织开行临客,做到“有流开车、无流停运”。三是根据各节假日的特点,完善应急预案。四是调度部门加强组织,精心指挥,按图行车。五是机车乘务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列车正点运行。

4.2 实施非正常旅客运输组织方式

对于节假日运输中产生的非常态客流高峰要按照“加强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把握重点,专业指导,服务一线”的原则实施。在指挥系统上,应按照路局、站段、车站、班组分级迅速实施,同时各级指挥者根据职责,按照组织系统进行指挥,避免出现指挥缺失或多头指挥的现象。

4.3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信息沟通

(1)通过各种媒体集中正面宣传报道铁路节假日运输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工作难点,客观准确介绍铁路运能与节假日旅客需求的巨大矛盾,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大力宣传铁路“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和节假日运输工作各项措施及成效,组织报道一线特别是作业条件艰苦岗位和重点服务岗位的先进典型,让更多旅客了解铁路节假日旅客运输。

(2)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发布旅客关心的客流、售票、加开列车、运行状况等服务信息,对购票和旅行安全进行提示。

(3)网络舆情引导。重点针对买票难、运输秩序、旅客投诉、突发事件等,要做好问题整改、即时回应、新闻发布、舆情调控等工作,最大限度防止负面炒作。

(4)遇突发客流、突发事件,及时与地方政府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5 结束语

要使节假日旅客运输常态化,最根本的还是加快铁路建设步伐,使铁路事业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

铁路运输就靠两条钢轨,有些区段目前仍是单线运行,铁路运输中涉及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有可能影响旅客运输。近几年来,上海局铁路建设速度加快,时速200 km以上的“合宁”、“合武”、“ 沪宁”、“ 沿海”、“ 沪杭”、“ 京沪”等客专、高速铁路相继开通运营,上海局管内已逐步形成了长三角高速铁路网,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华东地区的高等级路网布局,与其它交通方式共同构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满足各层次旅客的出行需求。目前,全局200 km/h及以上运行线路已达1 300 km以上,开行动车组列车265.5对,高速线路和动车组列车配备数量在全路位居第一。上海虹桥、南京南站等一批新建铁路客站已经成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旅客列车开行数量的增加,旅客运输组织方式将不断创新,铁路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工作将越来越完善。

猜你喜欢
旅客列车客运客流
客流增多
客运索道设备运行初期的管理与创新
提升复杂环境下旅客列车手持台通信能力的研究
大数据在铁路站段客运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探讨
普速旅客列车车门管控的分析与对策
提高徐州站旅客列车正点率的实践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