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密集型生产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探讨

2012-04-14 18:46王卫燕上海铁路局劳动和卫生处
上海铁道增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设岗技术人员岗位

王卫燕 上海铁路局劳动和卫生处

近年来,我局大量高速铁路投产运营,技术装备现代化快速发展,对作业人员技术业务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部分技术密集型生产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已成为确保安全运营的迫切需要,从而给劳资人事管理提出新的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技术密集型生产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1 必要性分析

1.1 它是适应技术装备转型升级、保证运营安全的迫切需要

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等为标志的这一轮铁路技术革命,具有十分鲜明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特征,对作业人员知识结构、技术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岗位技能构成中的“熟练”成份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专业理论与跨学科知识的不断增加,相应对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比以往明显提高,这种特点在电务、通信和动车组检修等岗位尤其明显。如上海电务段电子设备车间RBC工区生产人员4人中,本科学历3人、研究生学历1人,是生产人员高知识高学历的典型。因此在部分技术密集型生产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是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确保高铁运营安全的现实需要。

1.2 它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的客观需要

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是实施“科教兴路”、“人才兴局”战略的重要保障。运输站段专业技术队伍主要由从事管理和从事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两部分组成。以往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更注重技术、安全、质量等内设机构从事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而对运输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关注少一些,其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也相对偏低,传统观念往往认为生产人员只是熟练工,而这种观念恰恰不了解站段工程技术工作的特点。铁路运输站段是以设备运用维修为主,不是产品研发部门,判断技术水平的高低,更多看能否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类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因此站段技术工作真正的重心在车间、在班组,运输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是今后高速铁路发展的中坚力量、主力军。同时应将运输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纳入到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开发规划中,甚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真正把专业技术队伍整体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动高速铁路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1.3 它是完善改进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需要

2006年,铁道部率先在我局实行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试点工作,旨在积极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机制和方式,推进铁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并在岗位设置、聘任条件、考核激励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局限性。一方面虽然在受聘条件上,规定对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满足一定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的优秀技能人才可聘任工程系列初级岗位,同时在运输生产一线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转为技能人才,保留干部身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干部、工人身份职工在专业技术岗位和技能人才岗位的互通,但前提仍是“工人身份先转干再评聘、干部转为技能人才身份仍难舍弃”,并未突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仅限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干部”的限制,这种基于身份而不是基于岗位的模式不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为加强生产一线专业技术力量,2006年专业技术岗位试点工作中在运输站段车间设置了从事生产活动的车间工程技术岗位,后为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改革后在生产岗位的大学生无法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问题,又适当增加了定员。从现状看,大部分站段将人员配备在车间管理层,多脱产从事行政事务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真正在一线的人员少,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设岗初衷,也导致了生产岗位配不了、留不住高素质人员。因此,打破身份限制、真正实现以岗位管理为核心,改进相关政策,允许运输生产一经部分岗位尤其技术密集型生产岗位配备、评聘专业技术人员,为配强生产一线岗位技术力量创造有利条件,正是完善改进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工作,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要求。

2 主要原则和操作路径

主要原则:以充实强化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力量为目标,以岗位管理为主线,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充分运用岗位激励、待遇激励、晋升激励等手段,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扎根一线、发挥作用,学技练功、岗位成才,不断提高生产一线人员技术业务素质,提升新技术条件下铁路运输安全质量的保障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可按以下程序操作:

2.1 优化岗位设置

按照“以事定岗、因事设职、人岗相宜、精干高效”的原则,对运输生产一线技术密集型专业技术岗位实行设岗范围、总量控制与结构比例控制相结合。一是紧扣“技术密集”确定设岗范围。为适应高铁发展,对涉及时速250 km及以上的高铁基础设施维修、动车组机械师、动车组司机、信号工、通信工等设备运用维修主要行车工种应纳入设岗范围;对既有线则应根据业务内容和技术含量,以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通信等设备运用维修单位的主要行车工种为重点,实事求是加以确定,范围上应严格控制。二是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确定设岗数量。考虑高速铁路的技术先进性和安全重要性,同时为了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可对时速250 km及以上高铁设备运用维修岗位不设设岗限额;对既有线设备运用维修单位的主要行车工种,其设岗比例可按同工种高级技师设岗比例的一定倍率掌握。站段根据自身实际,在路局下达总数内提出岗位设置具体方案。三是优化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实行“梯次配备”确定设岗档次。考虑生产岗位的专业性质、工作分工、技术密集程度、近期生产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设岗以中初级为主,比例可参照车间工程技术人员比例上下浮动;对动车组高级修、电务、通信等技术含量高、确实需要高端人才的生产岗位,可适当设置少量高级工程技术岗位。

2.2 严格岗位标准

岗位标准通过《岗位说明书》体现。由站段劳动人事部门牵头,专业科室和相关车间配合,在工作分析基础上,明确各岗位标准,依据岗位标准编制《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主要内容应包括岗位名称、职务档次、岗位编号、岗位描述、素质要求、岗位职责、工作标准、任职资格,使其成为专业技术人员选拔、考核、培训的基本依据。其中,应注意两点:一是水平能力要求从严。生产岗位所配备的工程技术人员,其岗位标准应该是对应工种岗位标准、对应专业技术资格标准的叠加,不仅应具备一定的学术技术水平,还应具备突出的岗位作业技能。二是身份资历要求从宽。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尚与身份挂钩的情况下,任职资格应在明确学历、专业、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等条件的前提下,打破干部身份的限制,允许经实际考核相当于一定档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任职上岗,后续再通过履行必要手续取得资格,以充分体现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发展要求。

2.3 开展竞争上岗

竞争上岗分为聘任周期全员竞争上岗和聘期内缺员竞争上岗。首次实施生产岗位选聘专业技术人员的,以及聘任周期已满的,应实行全员竞争上岗。聘期内岗位缺员的,应通过竞争上岗或岗位交流调整方式补充缺员。竞争上岗应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按照公布信息、组织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组织考察、择优聘任等程序进行。为体现选人用人的先进性,应明确一定的报名条件,重点在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中公开选拔。同时要抓好考试考察工作,一是对专业水平及能力的考察,可分理论、实作、答辩三个程序,每个程序均应包括专业技术能力水平测试和工种(岗位)作业能力测试两个模块。二是对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的考察。应实行上级评价与群众测评双向结合,比照干部考察程序规范进行,客观公正地对竞聘者作出评价。

2.4 实行周期聘任

生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周期聘任制和聘约管理。聘期一般为三年,最长不宜超过五年,并注意与本人劳动合同和法定退休年限相衔接,避免引发歧义和法律纠纷。对新聘人员不应实行试用期制度。一个聘任周期届满,要实行新一周期全员竞争上岗。注重加强对聘任人员的日常和年度考核,依据《岗位说明书》和计划任务目标、岗位聘约的要求,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上级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等方式,以安全质量实绩为主要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晋升和续聘、解聘的依据。要通过公开竞聘、动态管理和严格考核,切实形成专业技术人员能上能下的良性机制。

2.5 明确薪酬待遇

明确生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依据就高原则,选择生产岗位、专业技术职务对应的高档序执行;专业技术岗位津贴执行运输站段主体工程系列分档标准,并与个人工作实绩挂钩考核;聘任期间在生产岗位的经历认定为专业技术职务资历,并享受相应的乘车证、住房、养老、医疗、体检等福利待遇,激发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改进完善相关政策

3.1 深化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制度改革

在当前无法彻底打破干部、职工身份界限的情况下,为了鼓励职工学习知识、岗位成才,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可实行以下改革:一是适当放开评审人员范围。在当前已经实行“评聘分开”的情况下,不再强调专业技术资格与身份挂钩的规定,至少对择优聘任到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只要符合国家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应允许其参加评审。二是改进评审方式。借鉴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制度的成功经验,试行“以考代评”,对评审权限范围内铁路各工程系列推行专业技术能力水平测试,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参加评审,增强评审工作的可测量度和公信力;将岗位竞聘与学术水平、技术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考评相结合,试行初级资格“以聘代评”,凡按照规定的资格条件择优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认定其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

3.2 创新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平台,改进机构编制管理

为留住生产一线高素质人才,加大高铁人才的储备,对上海动车客车段、上海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高铁部等单位的技术人员,以及其他运输站段与高铁工作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可暂不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限制,凡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均予以聘任并享受相关待遇。对在生产岗位继续锻炼的全日制大学本科生,允许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并按就高原则享受工资档序和相关待遇。对优秀技能人才竞聘到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同时,对机构编制管理也作适当改进,配强生产岗位技术力量,适当核减车间工程技术人员定员,并将核减定员纳入生产人员定员,鼓励和促进工程技术人员向一线流动。

3.3 加强生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生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既是一线职工的技术带头人,又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干部的重要来源。结合“十百千万”人才培育工程、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等工作,切实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一是建立严格的考核约束机制。以岗位考核、安质效考核等为基础,以技术带头作用发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群众是否公认等为主要指标,加大动态考核力度,并与专业技术岗位津贴发放、岗位和职称晋升、续聘、解聘等挂钩,因个人责任出现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应直接解聘。二是加大岗位成才激励手段。加大在生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选人用人力度,凡补充安全、技术、质量、验收等科室人员,原则上应从生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对经考察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群众公认并有培养潜力的人员,及时选拔到管理岗位;与大学生早期培养紧密结合,新入路大学生优先配备到技术密集型生产岗位,同时明确培养流程、岗位台阶和发展目标,在生产中丰富工程实践经历、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猜你喜欢
设岗技术人员岗位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班级卫生岗位编排的实践创新与反思
全区今年招8000多名特岗教师
如何打造给力班干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