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

2012-04-18 11:22许进福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人民医院输血科532799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氯污染区消毒剂

许进福(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人民医院输血科 532799)

输血科工作人员每天要直接与血液接触,常年承担着检验患者血型和交叉配血、供血的任务,其医疗安全对医院感染管理非常重要。虽然血站提供的血液都经过了严格地检验,运输条件也有严格的规定。但患者的血液标本大都属于生物危险品,各种病原菌,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都经血液传播,由于当前科技水平还无法解决血液检测“窗口期”问题,因此,输血科工作人员在临床输血相溶性检测和输血过程中,存在着医源性感染的危险性,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输血科已成为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的科室之一[1]。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受血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必要调查了解本院输血科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制定相关的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督查力度,现将所调查到的具体情况和制定的管理制度与防控措施报道如下。

1 输血科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

1.1 缺乏自我防护意识输血科工作人员对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总认为只有接触患者,才会发生医院感染,消毒隔离观念不强,自我防护意识差,从而忽视了自身可能由于工作中的操作失误,引起职业暴露,如皮肤黏膜接触患者的血液或皮肤黏膜被针头、锐器刺破感染,导致罹患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经血传播疾病。医务人员自身感染的实例已见诸报道[2],但尚未引起所有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有些检验人员存在侥幸心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时在实验室进食、饮水等,有的穿着工作服进入休息间、在值班室睡觉等。还有的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图方便不戴工作帽、口罩和手套,用接触过传染源的手接听手机和公用电话。

1.2 输血科布局不合理和基础设施较差输血科原来设置在检验科,近年来才分开设置(实际上仍然归检验科管理),由于经费困难,目前对输血科投入尚不足,工作用房面积不够,防护设施较差,无生物安全柜。房屋设计不科学,造成作业流程不合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标记不太明显,采光通风也欠佳,容易导致医源性感染。

1.3 输血科工作人员时有在进行交叉配血时,把血袋直接从储血冰箱拿到交叉配血台面(污染区)上,这也容易造成医院源性感染。

1.4 储血冰箱要求每个月进行1次空气细菌培养,但大多都没有切实执行好(也就是没有做),只是由细菌室出具1份检测报告单而已。

1.5 输血科都安装有紫外线灯或三氧消毒机,但大多没有很好执行,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人为地在温度记录本上标注而已。

1.6 储血冰箱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每个星期至少消毒1次,而是人为地在登记本上标注而已,没有真正地执行到位,所有这些都容易引起院内感染。

以上现状说明,本院输血科目前存在诸多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隐患,急需引起各级领导和本科室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2 制定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并强化督察力度

2.1 制定输血科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医院领导应重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只有经上级单位培训取得上岗证书后方能上岗,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生物安全教育,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医务人员职业风险与标准预案》等,并制定本院的消毒隔离制度和应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严格遵照执行。对新职工应进行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医院领导应关爱职工,定期体检,接种疫苗,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2.2 改善环境添置新设备,合理安排工作用房严格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标志要分明。将血液储藏室设在清洁区,发血室设在半污染区,血型检验和交叉配血室设在污染区;加强实验室采光通风、添置生物安全柜、洗眼器、喷淋设备、安装脚踏式或感应式水龙头,以避免交叉感染;将工作台面铺设质地光滑、易清洗、防渗漏的面板,尽可能达到生物安全标准。

2.3 严格管理按规程工作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应做到:(1)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和手套上班,工作前后及时洗手并消毒。(2)房间每天采用紫外线灯照射30~60 min,工作台面、地面每天用500 mg/L 有效氯消毒剂擦洗,抹布和拖把各室专用,不得混用。(3)配血过程中如有血样溅洒在工作台面和地面时,须用1000 mg/L有效氯消毒剂喷洒处理30min后,再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擦洗台面和地面,防范交叉感染。(4)血库专用冰箱定期用75%乙醇擦洗,每月作1次细菌培养,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冰箱门把手每天用500 mg/L 有效氯消毒剂擦拭。(5)溶浆机定期消毒、清洗、换水,融化血浆时应检查,如发现血浆渗漏则立即更换水,并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加入废水,消毒30min后再排入污水管道。(6)配血完毕后的血样标本和试验材料分类消毒,统一处理,做好登记。(7)如发生锐器刺伤等职业暴露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局部扩大创面,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活力碘消毒,必要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等进行预防感染,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备案。

2.4 认真做好输血前检测为减少和避免受血患者通过血源引起医源性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执行输血前检测制度,了解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此举不仅对患者负责,也是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需要。如果不做输血前检查,而在输血后发现以上感染性疾病,患者可能误以为是输血引起的感染,此时由于医院举证不足,极易引发医疗纠纷,使医院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2.5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实验室废弃物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污染源。含有大量细菌、病毒或具有毒性及腐蚀性,科室应指定专人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废物和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做好各项消毒工作的记录。配血完毕后的标本和使用过的吸管、试管、离心管、加样器吸头和酶标板等一次性检验用品进行高压灭菌;对所有用后的血袋按规定回收并按规定进行销毁;执行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统一处理[3]。对报废血液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玻璃试管先用500 mg/L 有效氯浸泡,清洗,然后高温烤干。

2.6 注重环境消毒每天对储血室、配发血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工作台面、地面每天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擦洗,抹布和拖把各室专用,不得混用。对贮血冰箱要定期消毒,进行细菌学监测且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冰箱门把手每天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溶浆机、恒温水浴箱定期换水、消毒、清洗。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污染[4]。实验室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柜、紫外线灯。增加自动洗手设备,洗手池前张贴正确洗手的流程图,科室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并且需要强调的是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正确使用消毒液,严格按照消毒液使用说明书操作。严防医疗垃圾未经消毒灭菌处理流入社会。

3 讨论

输血科是为临床科室救治重症患者提供血液的重要部门,常年承担着患者血型检测和交叉配血、供血的任务,其医院感染管理对输血安全非常重要。通过调查剖析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并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了一套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并强化督查,科室工作人员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的认识,自我防护的意识不断提高,改变了过去的错误观念,在工作中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力地保障了科室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使医院感染管理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督查化才能预防输血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1]张评,高国静,邱艳,等.全面加强血站质量管理预防医源性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169-170.

[2]徐荣佳.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7-718.

[3]卢丽,范亦明,马静,等.医疗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9):1134.

[4]魏权利.输血科预防医院感染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022.

[5]刘翠银,叶卫红.输血科医院感染的隐患与预防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022.

猜你喜欢
有效氯污染区消毒剂
漂白粉有效氯测定方法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浅谈传染病医院给排水设计
常见有效氯试剂代替氯胺T在氰化物测定中的应用及探讨
耐次氯酸盐漂白试验中工作液的配制方法
正确使用消毒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区通风空调方案
郑州市不同污染区主要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
污染区环境质量监测的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