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本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12-04-29 00:44邵军华
考试周刊 2012年74期
关键词:小猴小牛小猪

邵军华

弘扬人的主体性,已成为21世纪基础教育的内容之一,生本教育认为学生学习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学生就是创造,教师就是开发。党的“十八大”反复强调创新的价值,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就必须变学生的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小学语文听、说、读、写无处不充满创造的契机和必要。“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语)。立足生本理念,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举足轻重。

一、尊重生本差异,人人都是可创之人。

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创造能力是不同的。一个被罚写的后进生,他也有用三支笔一次性写三个字的发明。

尊重生本差异,就是想法提出不同的创造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创设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幼稚问题不讽刺、挖苦、埋怨和耻笑,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这样学生才能够勇于发表不同见解。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如苏教版单元成语《读读背背》教学片断:

1.出示单元成语: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跳、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

2.请同学自己想办法读成语,学生自读后,师生讨论。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成语的?”

生1:“‘雏鹰展翅我认得后三个字,后来一想我们每天早播名字叫“雏鹰展翅”,所以我就猜出来了。”

生2:“我不会读,就先听别的同学读,然后注音,我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读得对不对?”

生3:“我是先找出不会读的字然后查字典解决的。”

生4:“我是查手头的《课课通》的,上面有读音也有解释。”

生5:“我是大胆猜测的,反正一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如‘狡兔三窟,我第一次就读‘交兔三出了。”

师:“大家都很聪明,认读成语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讨论一下,谁能创造性地很快记住这些成语。”

生1:(做展翅状)“这叫‘雏鹰展翅,展翅到哪里呢?……到老马身上,于是我又记住了‘老马识途,老马带队,后面呼啦啦跟着走,就是‘鱼贯而入,一看前面人走了,后面‘倾巢而出了……后来者怕掉队啊!”

生2:“‘倾巢而出我想到了马蜂出窝,追得‘鸡飞狗跳,据说狗是狼的舅舅,所以狼吓得到处跑,野猪一看狼来了吓得落荒而逃,我就想到‘狼奔豕突了。”

生3:“‘群龙无首是天上的,‘狡兔三窟是地上的。一天天地好记的。”

生4:“我记不住,就在手上写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多读几遍就记住了。”

杜威说:“学校中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什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

在这个案例中,每个孩子的能力不一样,记忆的方法也不一样,不要论高下,重在有创新意识。人各不同,理解能力有偏差,不必求全责备,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全面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教者不必细致入微。

二、尊重文本导向,在超越中寻找创造契机。

小学语文课本和教学参考是教学依据,是众多专家的心血,是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据。

如苏教版六年级《古诗两首》(《墨梅》、《石灰吟》)教学片断:

师:“谁能说出两首诗的共同点,至少找出两点。”

生:“如第一幅图,人画得太老,这首诗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图上的20岁也不止了。第二幅图,所画的并不是王冕的梅花图,而是美编的涂鸦之作。”

在这里,学生敢于挑战教者,没按教师的引导找出两首诗的共同点,却挑出了两幅插图的毛病,给教材的编者以许多启示,让编者在以后的编著过程中逐渐完善。

当然文本是专家的心血,大方向要给以尊重,为保护学生的创造意识,更多时候一线老师要圆融处理。

又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片断:

片断1:自学填表,多媒体出示表格填空。

片断2:体验文本。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小猪的憨厚可爱、小牛的节俭、小猴的勤劳及收获后的自豪、喜悦的心情。

片断3:拓展内化。

师:“土地爷爷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反应与评价有什么不同?”

生1:“土地爷爷认为小猪憨厚可爱,所以‘忍不住哈哈大笑。”

生2:“土地爷爷认为小牛节俭,所以‘老人点点头。”

生3:“土地爷爷认为小猴‘你真聪明!真能干!,所以‘抚摸着小猴的头很‘兴奋。”

师:“你们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

生1:“我赞成小猪,他可爱,我妈妈一说我小可爱,我就高兴。”

生2:“我赞成小牛,他节俭。”

生3:“我赞成小猴,他聪明、能干。”

在这个案例中,从价值的多元取向来说,学生无论赞成谁都合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每个学生各具个性,这是一种和谐。作为教者,已经达到了教育目的。但从文本的导向上,我们隐约感觉到,更偏向于小猴的做法。考试时,问学生:“你们赞成谁的做法?”更多的老师也会以小猴的做法作参考答案。如何将多元的价值取向和考试圆融呢?笔者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讨论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有何不同?如果我们给他们贴大红花,表扬一下他们,他们每人应该贴几朵大红花呢?(每人至少贴三朵,最多贴五朵。)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小猴应该贴五朵,小猪和小牛得不到五朵。

小学语文老师长期坚持这样多维地解读文本,自然能体会到钻研教材治学之要意,清醒地认识到:不能“照本宣科”,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创造性地重组教材和开发素材。

总之,在创造能力培养过程中,要立足生本理念,切不可包办代替,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小猴体现的是一种创新,在创新中增值,党的“十八大”更强调创新价值。

猜你喜欢
小猴小牛小猪
做头小牛
小牛背鹭在哪里
没耐性的小猴
快乐的小牛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小猴的伞
性急的小猴
火眼金睛
定滑轮上的小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