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应县职业学校现状的反思

2012-04-29 22:10明虹雍晖
考试周刊 2012年63期
关键词:校企职业专业

明虹 雍晖

摘要: 目前我县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专业设置不科学、教学管理环节相对薄弱、校企合作成为一纸空谈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生存,亟须解决。

关键词: 职业学校面临问题解决对策

我县地处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职业教育较苏南地区滞后。每年我县的中职毕业生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数不多,普遍流向苏南一带就业,且就业质量不高。近几年因为就业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县中职学校招生连连滑坡,在校学生也流失严重,已经对职教事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反思上述现象,笔者认为与我县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关。且这些问题已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了。

一、面临问题

1.专业设置名目繁多,学生就业却品种单一。

我县很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科学,如:专业申报把关不严、名称不规范,内涵不明确,教学管理不严等问题较多。部分职业高中为了争生源,追求经济效益,一味迎合家长、学生的口味,投其所好,盲目赶潮流,争相设置所谓热门专业。导致学校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局面;造成了对口专业老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的事时有发生。

以某职校为例:其不论自身规模大小,开设的专业是五花八门,品种齐全。但有些专业学校是否具备设置条件却令人心生疑惑。如学校开设了汽修专业,实际上学校一无专业的师资队伍,二少教学实践条件,学生毕业时甚至连车都没摸过。这样的学生能成为汽车修理师吗?他们的专业技能离对口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最后只能改行到一些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单位就业了。曾听过该校毕业生说过这样一句心酸的笑话:在学校学什么专业无所谓,反正学什么专业都是分配到电子厂里工作。条条大路通罗马嘛!虽说专业与就业是两回事,但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时大多数人都要改行,所学不为所用,这不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吗?

2.管理环节相对薄弱,教育教学秩序比较混乱。

与苏南比,苏北职业教育环节薄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两者的差距不仅仅是硬件上的,有了国家政策指导、地方政府扶持,硬件条件的不足尚可弥补,而不容忽视的是两地管理理念上的差距。

以我县职业教育为例,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办学思想落后,还停留在普通高中管理上的那一套。本地还有些职校则直接办成了专门的对口高考学校。表面看是壮大了职校的队伍,学校搞的“红红火火”,但这些学生以升学为目的,与普高学生有多大区别呢?学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性人才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这岂不有违职业教育的初衷吗?

再有我县不少职业学校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一些计划制订时脱离了社会经济和本地发展实际,造成计划与实践相脱节;还有教学计划制订后又随意改动,不能保障计划的正常执行,计划不如变化快,这种不稳定性也导致在计划的完成上打了折扣。

验收、检查、创建、一些突击性活动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停课打扫卫生,彩排教学实习……为了要完成的突击性任务,学校没有紧急预案,从上至下只是疲于应付。为了面子工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更让教师、学生无所适从,真是得不偿失。

3.联合办学流于形式,校企合作成了学校单打独斗。

再谈我县也有不少学校虽已意识到要加强校企合作,但怎样合作,如何合作,还有待探讨。笔者所知很多学校校企合作并未落到实处,无法实现与企业的优势互补。目前这些合作,不少仅流于形式,或是一纸文书应付上级验收检查。

如某校电缆专业和企业签订了合同,所谓订单式培养,但学生在校期间,一没进企业参观学习、生产锻炼,二无企业专家来校指导,三学校与企业之间平时沟通联系少,只在学生毕业时才进行接洽。以致学生就业时,到了生产线上是“一穷二白”的水准,达不到企业的培养要求,其中有些人还被企业退回了学校另行择业了。

至于那些为招生而开设的“非主流”专业,又因为专业小,人数少,学校不加重视,企业不愿问津,缺少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学校也没正规实习场所,这些学生最终只能纸上谈兵,就业时这样的水准怎能找到心仪的对口单位?所以不少学生只能被逼无奈地转向那些技能水平要求不高,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单位了。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1.实事求是,打造适合自己的精品专业。

对于专业设置的问题,笔者认为:

(1)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职能管理,把好专业报批审核关。遵循市场规律,对一些学校专业规模小、办学能力差的,应进行办学资源整合,对于一些学校准备上马新专业,要令其做好各方面的调研准备工作,不做无把握、无能力的事,不具备开设条件的,一律不予批准。相反,对于一些办学条件好的,有优势的学校,要将有效资源运用最大化,力保其创优质品牌,打造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精品专业,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

(2)学校在专业设置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懂得取舍,不要一味追求高、大、全的标准,而要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本身的发展情况,考虑现实可能性,这包括适应学校可能具备的物质条件、师资等,更重要的是与学校所处的地理、经济、社会等环境,学校的特色、发展目标相适应。

在这方面,我校有一些成功之处供大家参考:机电、电子、计算机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且与同类学校相比,我校在这些领域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我校领导高瞻远瞩,看准本地有几个龙头企业:宝胜电缆厂、森萨塔电子厂、菲达宝开厂,他们迫切需要引进这些专业的人才。我校抓住地利人和的契机,将这些专业做大做强。这些专业的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深受企业欢迎,他们就业有保障,专业基本对口,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比较稳定,因此社会、家长、学生的满意度较高。

2.自我完善,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益。

我县职业教育只有不断地自我完善,才能提升教学管理的水平。这其中包括:

(1)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一个好校长可以办好一所学校,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可以引领一门学科的建设,提高学科教学教研质量。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可以经营出优良的班集体,培养更多优秀的为企业服务的有用人才。管理者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此外还应该促进校际交流,向苏南一些职业教育办得好的学校求取真经,吸取他人经验,形成自己特色。则学校管理水平必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2)健全制度,维系稳定的教学秩序。学校应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实际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并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充分的预见,加以限制。当然,有了完善的制度,还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确保制度的贯彻实施,维系稳定的教学秩序,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质效。

3.落实校企合作,真正做到优势互补。

校企合作办学是发展中职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推动。

那么校企合作应注意哪些事项达到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慎重选择目标,学校应当制定相应标准,筛选目标企业,把知名度比较高、管理比较规范、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纳入目标企业,与这样的企业合作,合作质量才能有保证。

(2)实施“订单式、专门化”培养

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采取“订单式、专门化”的培养模式,安排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实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企业提供实习设备、场地和原材料,供学生实习操作,指导学生按有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操作相关实验设备,从而达到“订单式、专门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建立企业奖学金、助学金机制

为了促进和激励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学习的动力,可由企业设立班级奖学金、助学金机制,学生既能享受学校的奖学金,同时又能还享受企业奖学金。前年我县职教中心与县建筑公司签订了协议,建立了天宇奖学金机制。去年试行下来,效果很好,建筑班的学生学习热情很高,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浓郁学习氛围。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既可以充分体现企业对“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重视程度;又可以让一部分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无后顾之忧,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还能更好地筛选出符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诚然,宝应县的中职教育之路不是平坦大道,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如:中职生缺少就业创业辅导;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时跟踪管理不到位,反馈资料少;师资队伍尚需加强建设等。但毋庸置疑,有了国家政策指引、地方政府扶持,加上职业教育人的不懈努力,我县的职业教育事业必然会迎来属于我们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陈水明.关于提升教学管理质效的几点思考.

[2]李庆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校企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