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止乎“礼”

2012-04-29 22:10张翠莲
考试周刊 2012年63期
关键词:子路孔子孩子

张翠莲

一、教育需要爱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这种传统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践行着“师道尊严”。可是,社会在发展,观念要更新,尤其在参加暑期培训学习之后,更是深有感触——教育需要“发乎‘情止乎‘礼”,教育需要爱,教育不需要体罚。

(一)学生需要获得爱。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人是社会人,不能离开集体环境,在集体中人既需要别人爱自己,又需要自己爱别人。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孩子在入学以前都是家中的宠儿,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进入学校以后,教师成为孩子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一起度过的,他们学习得好坏,生活得是否开心,成长得是否健康,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因此,他们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心理,希望得到教师的爱,渴望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照料自己,体贴爱护自己。

事实证明,学生在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呵护以后,常常会在生活、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劲头,甚至铆足了干劲。当他们遇到痛苦和挫折时,教师的关心和开导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安慰,从而走出痛苦;当他们犯了错误以后,教师真诚的帮助和公正的评判使他们感到获得了最大的谅解,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惩罚,从而鼓起前进的勇气;当他们获得成功时,教师真心的赞扬与鼓励乃至赞许的眼神使他们超越成功,从而迈向更高的台阶。所以,当教师给学生以爱,当教师以自己的热忱与真挚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超出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需要付出爱。给予爱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教师首先必须对学生充满无私的爱心,这样才能想方设法教好学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一个爱学生的教师,为了教好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课前,才能潜心钻研和努力创造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课上,才能满腔热情地传道授业解惑;课后,才能兴趣盎然地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心甘情愿地做那些有益学生的各种繁杂琐碎的工作。如此教师,才能一心牵挂着学生:学生进步了,感到欣慰;学生退步了,焦急不安。这样的教师,怎能叫学生不喜欢?“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教育怎会不成功?

(三)教育现状需要爱的回归。然而现在,应试教育在中国教育的舞台上长盛不衰,尽管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只重“才”,不重“人”;只重知识技能与分数,不重视精神的建构和人性的完善。这完全湮没了教书育人的本体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不带真情实感传播知识的工具,在教育中只是说教训话的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但是如果缺少真情的投入,缺失真诚的关爱,师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心灵沟通,就不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来。

“先成人,再成才”,因此,教育需要爱,我们要用爱浇灌教育幼苗,使之开出“德馨”的鲜花。

二、如何在教育中正确而有效地爱学生

(一)面对渴望求知的孩子,除了严谨治学、授业解惑之外,还要无理由、无条件地去爱所有的孩子。爱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爱那些品行乖巧的学生,爱那些后进的学生,爱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

(二)用理解、宽容的心态看待孩子的过错。要允许学生犯错,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我们不能规定孩子立马改掉错误,而要从思想上帮助他们寻找问题的根源,循循善诱,耐心地帮助孩子认识并逐渐改正错误,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因材施教。有关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候,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地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就应该立刻去实行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恭,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是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我们同样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要公平对待学生。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是非分明,办事公正,表扬不过分,批评不偏激,审情度理,实事求是,决不可感情用事。比如,对同样犯了错误的两个学生,切不可认为成绩好的永远是对的,捣蛋鬼永远是成绩后进的。

(五)爱学生并不排斥对学生严格要求。只有对其严格要求,加强教育,才能促使他们进步、成人、成才。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中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教师要用爱影响教育孩子,使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使孩子成为祖国的栋梁。

猜你喜欢
子路孔子孩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