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表达 交流

2012-04-29 04:56赵惠娟
考试周刊 2012年50期
关键词:话语口语交际

赵惠娟

摘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对中职学生今后择业、就业、进行社会交往、实现人际沟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从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入手,逐步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倾听表达交流

随着人才就业竞争的加剧和人们合作的日趋频繁,口头表达在就业中的作用愈加重要。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已越来越重视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查。中职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善于沟通,携手共进,才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才能积极地应对各种挑战。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就等于拓宽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事业上也就多了几分成功的希望。

一、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

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当今语文教学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放眼世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国家一向重视口语交际的学习。我国的今天,更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进行新的认识和把握。我国历史上一些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把“耳闻”和“能言善辩”提到了安邦治国和选拔人才的重要地位。战国时期的荀子早就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南北朝时期的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高度评价了口头论说的作用:“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进入21世纪,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口语交际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听说训练,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对策

(一)耐心专注地听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快速准确地收集信息、把握信息,是现代人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基本最常用的还是“听”。用一种客观求实的态度,听别人说话,忠实于说话人的本来意思,不能想当然,更不能因自己的主观偏见而曲解别人的意思,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也就是要善于倾听。

1.要善于捕捉说话者话语中的关键信息。

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说话者话语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及关键句。抓住了这些关键要素,也就抓住了说话者话语的主要内容。但是抓住了话语中的主要内容,并不等于抓住了话语中的内涵和说话者的意图。俗话说:“听锣听声,听话听音。”有的话语直言不讳,言明意显;有的话语弦外有音,言外有意。只有善于捕捉话语背后的隐含信息,即潜台词,才可能真正明白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如教材《晏子使楚》,晏子从楚王说话的口气和表情,敏锐地听出了楚王的言外之意——耻笑他的个头矮小,羞辱齐国无人。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说话方式,有力地反击了楚王的话语攻势,让楚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晏子与楚王的言语较量,说明了言语交际中只有听明白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才能做到巧妙地说话。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说话时不能以故意伤害别人为能事,否则将自取其辱。

2.要善于观察说话者说话时的非语言成分。

以视助听,领悟话语的深义。听,不是简单而机械地接受,听的过程还是一个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过程。因此,听话时,不仅要及时梳理对方谈话的内容,捕捉对方关于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还要注意说话者的非语言成分,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语调、语速及与你保持的距离等,力争听话听音,发现对方的言外之意及对方在言语中渗透着的情感,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及时跟上对方的思路。一旦对方话语中有新颖独到的观点和生动的材料,你不妨紧紧地注视他,不断地点头赞赏。当对方发现你注视着他,认真听着他说的每一句话时,他就会更加乐意与你交谈,更会努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你共同分享。

例如:肢体语言是说话者表情达意的辅助手段。心里想什么,有时会不自觉地通过肢体语言表露出来。听话时要善于借助说话者的肢体语言,把握说话者话语背后隐含的信息,以此领悟说话者真实的说话意图。如:老舍的《我的母亲》中有一句“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又如“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火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要善于揣摩说话者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同样的一句话,说话者语气语调不一样,所表达的意思会截然不同。比如说“你真能干”这句话。如果说话者用陈述的语气和感叹的语调,把重音放在“真”字上,其想要表达的就是“肯定、赞美”的意思;如果说话者用疑问的语气和质问的语调,把重音放在“干”字上,其想表达的就是“怀疑,否定”的意思。再如: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小D和别人打架,有的看客在人群中喊“好啦,好啦”是劝架,而有的看客又喊“好!好!”是鼓动双方更起劲地打架。所以,听话时一定要注意说话者说话时的语气语调,体会话语的含义。

(二)自信、负责地说话

中职学生在公共场合讲话的最大心理障碍是紧张、胆怯、自卑等。因此,笔者认为,在口语交际活动中,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讲话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可以通过认识、激励评价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健康的表达欲望,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自信、大方地表达。我国古代提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即指说话者说话要诚恳、有根据,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虚伪,不油滑,不夸张,不信口开河。同时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想把话说得人人爱听,不仅要说得巧,说得动情,更要说得好。

1.克服障碍,养成习惯,让学生敢说。

十六、七岁的中职学生,他们本处于性格活泼,表现欲强的年龄阶段,刚升入中专,对一切都有新鲜感,为“说话交际”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他们又有性格脆弱的一面,对此训练,有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为了消除这种不利因素,我告诉学生只要敢于迈上讲台,你就成功了一半;开始说得不好是很正常的,老师绝不批评;听的同学要认真,允许说错,允许补充,允许修正,允许保留。这就为“说话”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得到了较好的调整。另外,课堂上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营造良好的氛围。

2.放眼社会、拓宽视野,让学生想说。

我们让学生观察学校、社会、家庭中发生的新事,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在报纸杂志中寻找国内外奇闻逸事,对这些进行整理介绍给同学。他们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以自己的语言述说自己、述说他人、述说社会、述说生活,无论说者还是听者,都能保持很高的兴致。这样就把“说话”训练和整个社会联系了起来,拓宽了观察视野,使“说话”这一小课堂融入了社会这个大课堂。

3.教以方法,授以技巧,让学生会说。

利用各种说话形式,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听说训练中的招聘和应聘、自我介绍、演讲、辩论等内容,教以方法,授以技巧。让学生搜集素材,编成小品,进行实地表演,分别扮演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体味应聘人员是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和竞职演讲的,在交际时如何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如何在招聘人员面前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从而达到打动招聘人员的目的,促使学生由不敢说、不想说变为敢说、想说、会说。

(三)积极愉悦地交流

中职学生的作业负担较轻,不少同学沉迷于网络或无聊的小说及电视,特别是一沉迷于上网玩游戏或聊天的学生,课外没时间读书,也不善于阅读,以至于语言贫乏,表达能力弱,交际时语言干瘪无味,甚至无话可说;见识少,生活体验不够丰富,直接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匮乏,使口语交际成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自然不会产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挖掘口语交际的生活源泉,使学生通过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员的接触交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丰富交际语言,让学生从“愿意”到“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从而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同时,要激起学生口语交际兴趣,教师还必须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引爆点”激发其发言的欲望。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而且他们对今后的前途职业都较为敏感,迫切想要了解社会对职业的一些要求。教学时,可根据中职生的这一特点,结合现有教材上口语交际训练中的“招聘和应聘”、“自我介绍”、“演讲”、“辩论”等内容,让学生通过真实角色转换或虚拟角色转换,带着情感和兴趣走进交际情境。

总之,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这个平台,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从而逐步培养出文明和谐的人际交流素养。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仅依靠中职语文课堂加强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生活中,学生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既有职业知识素养,又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社会人,使自己成长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课堂与教学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倪文锦,于黔勋主编.语文.基础模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人教版,2010.

猜你喜欢
话语口语交际
情景交际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交际羊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