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研究

2012-04-29 12:15李蔚
考试周刊 2012年50期
关键词:学籍管理制度管理人员

李蔚

摘要: 学籍管理是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维持教学秩序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和必要保障。正确理解制度建设、人性化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对促进高校发展和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教学质量

学籍是指对学生在校学历的管理,包括入学资格审查、在籍注册、学业成绩管理、学籍异动、毕业资格审查、学位授予资格审查等。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分三大方面:一是管理学生学籍情况。二是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主要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三是校纪学风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办学层次的增加和专业数量的增多,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笔者根据从事学籍管理的工作经验,对目前的学籍管理工作作些探讨。

一、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学籍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主客体上。一方面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学生在校阶段的各种变化情况,是学校了解、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更是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决策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学籍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使学生在学校为他们设计的学习轨道上前进,朝着高效发展的目标成长。以制度上规定的各种奖惩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指引学生成长方向,从而促进学生成长。学籍管理制度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被人的信任和期待,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在遵守制度的同时,发展个性,从而达到或超越学籍管理制度的要求。在学籍管理制度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中,高校人才培养效率得以提高,高等教育得以发展[1]。同时学籍管理也为打击假学历、假文凭提供了一个有力武器,为维护学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的扩招,现在大学的升学率已经大幅提高,而随着高校的合并扩张,原来学校的隶属关系、办学模式、办学理念等,直接导致了高校学生管理中各方面的问题,而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尤为困难。目前我国的学籍管理制度是从传统的教育体系为基础而延续下来的,它主要对教育共性化问题进行规定,即强调共性化教育,而对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和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进行回避,甚至否定。虽然我国的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教育改革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在学籍管理制度方面仍然很落后,远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导致学籍管理单一,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笔者认为,传统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师生对学籍管理认识不足。

由于学籍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很多学校对其重要性宣传不够,使一些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校的管理体制及相关规定缺乏了解,对校、系两级管理体制的工作分工及权责认识模糊,没有真正认识到系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籍管理工作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于是教师视学籍管理为教学管理部门的事,自己只要上好课,则其他工作与己无关,使一部分考试不及格学生在临近毕业时才接到通知。一些学生只把自己作为一个被动学籍管理对象,存在等、靠、要等问题,即等老师通知、靠班主任说情和要成绩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秩序的维持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助长了各种不良风气。

2.高校学籍管理手段滞后。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教学班级和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专业门类不断增多,繁重的学生学籍资料收集、整理及分类分析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与满足日益发展的学校教育需要的矛盾日益显现。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部分高校建立网络管理系统,但是学校内部管理部门与二级学院之间、管理部门与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校与上级管理部门之间还没有真正联网,还没有真正地实行网上办公,学籍管理经常处于半手工操作状态。同时,学分制与学年制并存,两种管理模式的互相交叉无疑又给学籍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

3.学籍管理人员队伍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特别是实行学分制后,使学籍管理工作多样化和复杂化。就我校而言,既有从普通高中入学的本科学生的学籍管理,又有从职业高中入学的本科学生的学籍管理,既有二本学生的学籍管理,又有三本学生的学籍管理。这些不仅要求学籍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有良好的计划性、准确性、原则性、创新性,还要有完成管理任务和协调工作关系的能力,管理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就目前的状况看,很多高校学籍管理人员业务培训较少,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时缺乏新形势下的学籍管理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合理的管理人才结构和稳定队伍[3]。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学籍管理工作信息化和联网化,这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也要相应提高,以满足现代高校学籍管理的需求。高校学籍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队伍的建设。

三、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理念,建立合理优化的规章制度,突出办学理念,培养合格的人才。

1.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是学籍管理的依据,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是简化工作流程、高效开展工作与学习的准绳。因此,高校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对涉及学籍管理中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如:入学报到注册,成绩考核记载,学籍异动,奖励与处分等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细化,使学生熟悉相关学籍管理规定。在学籍管理制度优化过程中,还应该体现学籍管理的服务意识,体现为学生服务的内涵。采用多种办法化学生从被动管理到主动自律,尊重学生的选择,关怀每个学生的成长,强化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弱化以致打消某些学生的消极思想,从而体现学籍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系统且优化的管理文件可以更好地规范学生的大学生活与学习,发展他们的个性并发挥其创造才能。

2.以生为本,提高高校学籍管理的人性化水平。

高校学籍管理的主体应是学生,管理工作应突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教师和学生工作者不能以居高临下和不屑的姿态看待学生,要以服务于学生的态度,以高度的责任心为学生们作出贡献。在学生大学阶段,要引导学生建立一套学习方法,使其能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课堂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完成基本课程的学习,建立一个初步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根据自身的爱好、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选修课,朝个性化、多样化发展,促进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可通过增强学生个人的主体意识和将其主体意识发展出来两方面进行[4]。首先,学校应建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教师授课过程中最真实的信息,将学生面临的问题将直接传达给管理者,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将全体学生参与学校学籍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其次,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团委和学生会,建立自己的章程,自主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参与学籍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3.提高学籍管理部门的人才队伍建设。

好的管理规章制度需要管理人员执行,因此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学籍管理队伍;要建立学籍管理机构,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把学籍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尤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建立各尽所能的人才培养机制。将学籍管理人才队伍自身的建设和业务培训相结合,将管理人员的政策理解与政策一致执行相结合。因此,加强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越发重要。学校应将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化,同时也要鼓励相关人员和别的学校进行业务上的交流。

四、结语

学籍管理是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并获得良好高等教育的手段。高校要在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使学籍工作做到条理得当,有章可循;使之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匹配,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相关人员的培训制度化、常态化并坚守“以学为本”的理念。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学籍管理制度,从而在此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灵.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榆林学院学报,2009,19(5):94-96.

[2]岳新,毕玉建,王申广.严格高校学籍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4(5):97-99.

[3]敖勇,刘利鸽,唐锦珠,等.影响高校院系教学管理质量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07,27(9):45-47.

[4]蓝维鼎.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与发展关系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31(1):143-145.

猜你喜欢
学籍管理制度管理人员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教育部:不得将学籍作为中小学生入学和转学条件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