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新教材的特色

2012-04-29 00:44冯清俭
考试周刊 2012年42期
关键词:新教材数学课程直线

冯清俭

摘要: 中职数学教材一改再改,经多方试验,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新教材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作为编写原则,体现数学应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与普高相比,知识内容、难度上有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中职数学是基础的和必需的,为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

关键词: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自主学习

我市所有中职学校从2009年秋季开始均采用高教版教材,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模块。笔者就基础模块谈些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新大纲明确指出,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点明了中职数学教材的实际要求。基础模块是必修模块,其内容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原则是突出共性教育。要学习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各专业知识共同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适应生源现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数学课程中要通过基础模块的学习,来完成基本数学素养的教育。其编写特色主要体现如下。

一、教材体现衔接性

义务教育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学习中职数学课程的基础。大多数中职生是普高招生的落选生,初中数学基础较差,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又强,在实际教学中导入数学新知识时,适当铺垫初中数学的相关内容,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进行教学。如在上一元二次不等式前就一定要复习一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因此为做好知识的衔接,新教材特别精选出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数与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方程与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等,作为学习中职数学课程的预备知识,这些都是中职数学学习中的常用知识。

二、教材淡化学科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生成过程”,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选择接受的信息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在于知识本身是否具有系统性,只有通过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才能学得最好。因此,新教材在介绍数学新知识时,在保证数学概念的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几何直观图形和物理意义、经济意义等来导入,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力求使抽象的数学概念通俗化、形象化。如在概念的表述上经常用这种字眼:“像这种表示的方法叫……”、“形如……叫做……”,只是把特征准确描述一下而已,学生能理解就行。解析几何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也是由【问题】直接得出:(《数学》下61页)可以证明(证明略),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为……再如立体几何中的定理得出:(《数学》下98页)由大量的实践与观察,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诸如此类,新教材中非常多。

三、教材注重低起点

教材的编写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考虑中职生的现状(基础弱)而降低知识的起点、难度要求,体现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编写理念。例题的讲解深入浅出、并尽量将“步子”迈得小一些,使学生接受起来容易一些,同时也方便教师教学。例题与练习可以说是“依葫芦画瓢”式的关系,强调通法,避免技巧性解题。如《数学》下61页:

例5:已知直线l经过点M(2,—1),且垂直于直线2x+y—1=0,求直线l的方程。

练习8.3.2

2.已知直线l经过点M(—2,2),且垂直于直线x—y—2=0,求直线l的方程。

四、教材体现应用性

大部分中职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和职业教育没有多大关系,他们认为学习数学的作用是为了毕业,没有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不知道数学与专业学科、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一次我对一位旅游专业学生就其上课经常睡觉进行谈话教育,她说了一句:冯老师,我将来当导游算钱算得清楚,数学我不要再学了,您一直替我操心太累了。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作用于生活。教材编写充分着眼于这一点,一方面,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另一方面,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知识应用。每一节内容都是从“【实例】、【观察】、【问题】”来导入新课,然后到知识运用、应用。如教材中编写有: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等差数列应用举例,直线与圆的方程应用举例,等等。这样,学生在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的前提下,就能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消除厌学的心理,从而启动内在的学习动机。

五、版块符合认知性

教材用“【实例】、【观察】、【问题】、【知识回顾】、【实验】、【新知识】、【知识巩固】、【知识应用】、【想一想】、【试一试】、【计算器使用】、【软件链接】、【实际操作】”等版块串联起来组织教学内容,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同时在边白中增加“【小资料】、【小知识】、【小提示】、【名人名言】”等生动活泼的附加版块,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知识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章后面设置了“阅读与欣赏”栏目,介绍数学科学史、知识应用案例等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力求亲近、活泼、数形结合、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新教材用不同色彩体现,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也留有一定的边白,便于学生做课堂笔记。

六、教材体现时代性

新课改强调:课程内容现代化、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新教材注意了计算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计算工具的运用,这在各章节都有明显体现。同时编写组还开发编制了配套的电子教案、课件及网上自主学习平台,顺应了信息社会的需要。其实,计算器及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常用工具与语言使数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仅决定什么数学内容是重要的,而且决定该怎么做数学。中职学生对计算器及计算机使用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其以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发展后劲,同时,计算器及计算机的应用也使数学教育内容、方法和应用范围发生变化,它为数学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淡化了常用计算,强化了计算方法的理解。

新教材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观点出发,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安排和设计课程,从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角度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了编排,从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获得感知上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编写是非常成功的。教材只是教學实施的载体,只有好的教材,没有好的教师教是徒劳的,搞好教学才是根本。新世纪的教师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更要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参考文献:

[1]李广全.数学教材《基础模块》.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职数学新大纲.

猜你喜欢
新教材数学课程直线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