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机电专业教学质量

2012-04-29 14:17王福敏
考试周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机电技能

王福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近年来,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机械设计、数控加工、机械电子等领域对机电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一、对老师的要求

中职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应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双师型”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示范”,才能肩负起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后备军这一重大责任。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去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学习中领悟教育的真谛,在学习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学习中发现学科教学上独特的视角,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必须做到一专多能,才能肩负起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多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为充实、活跃课堂教学打下雄厚的知识基础,也才能于无形中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得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学校可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老师的能力。

1.鼓励实践教师进修,学习提高。作为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机电专业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师们必须处于学科前沿,所做的工作才能具有前瞻性和应用的价值。为此,实践教师要进行相关教授课程的培训,经常到校外或对口单位参加不定期的进修和生产实践,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和指导能力。

2.创造有利的条件,增加实践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学习,鼓励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协同合作。通过成果的展示,学研互动,以期共同进步,整体提高。

二、对学生的培养

机电专业教学中必须坚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针,从实际出发,确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深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专业人才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学生能根据一般的设计要求和动作流程完成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

2.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实验和设计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一个目的、两个原则的教改思想出发,抓好课程理论、实践、考核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而且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教改的积极性。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教学质量才能有大幅度提高,才能使高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改革实践环节

1.实践基地的教学环节应鼓励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不仅能充分利用学校整体资源的优势,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而且把这些单位作为学生直观了解企事业单位机电专业实践的基地。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适量适度地分担一些研究工作,培养能力。

2.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开放是充分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实验室开放面向全体、各取所需、讲究实效,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由于分时段分批次,指导老师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无障碍交流,因而可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3.实验技能训练。实验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数据的测量、采集和基本实验方法的运用。

4.单项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数控实训等,学生进行基本技能(钳工、机加工、电工)、职业基本素质(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的编程和操作)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能掌握相应的技能,参加职业资格考核取得数控工艺员或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5.综合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训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零件数控加工案例引导教学设计,针对实际零件数控加工任务讨论工艺解决方案,并在加工现场实施,使学生形成不同零件加工效果的直观比较和认识,以合作完成实训教学过程。融“理论、示范、练习、反馈”于一体,将“教、学、做”合而为一。

四、优化教学

1.培养目标的优化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基本机电专业知识的初、中级技术工人的重任,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但是,一方面,中职生生源质量差别明显,导致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上进度把握困难,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是一种普及性技能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淘汰制有很大区别,它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达到相应地技术等级。因此,培养目标的优化是机电专业课教学过程优化的前提。

2.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目标的实现建立在分析学生、分析任务的基础上。机电专业的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的教学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更侧重于技能的特点,同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行为素养、道德品质的渗透,尽量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教材内容的优化

教材内容的合理选用是教学过程优化的关键。通常,教师比较注重课程的系统性,以教学大纲来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而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需求及培养目标的定位较少考虑,结果造成学生学得累、厌学,教师教得累、厌教,导致教和学的分离。事实上,教师在教材内容的优化上依据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极为重要。如哪些知识是新知识,是重点、难点;哪些知识是企业需求的;哪些知识可以删除;哪些知识需要增补;哪些知识该从简;知识点如何应用,等等,都必须深入考虑,从而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而且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

4.教学手段的优化

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了逼真的机械运动场景。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否定,而是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正确、合理教学手段。我在《液压传动》教学中,制作了压力机的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对系统动态变化的疑惑,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观察得到了解释,不仅扩充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课件展示毕竟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仍以黑板板书压力机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课件复原动态过程为辅,并使互动式讨论等穿插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收效甚好。

总之,在机电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应用能力为抓手,建立“素质+能力”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机电技能
高级技能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