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2012-04-29 00:44赵文昕
考试周刊 2012年24期
关键词:行旅词义译文

赵文昕

一、通过分析汉字字形推测词义

汉字是属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意有密切联系,通过分析汉字(主要是会意字、形声字)结构,可以辨明词义。

例1:(2004年全国卷,翻译句子)郡不产谷物,而海出珠玉,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译文: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解析:在这个句中,“比”与“籴”是两个难译的字。其实这是两个会意字(会意是汉字造字法的一种,由几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这几个字意思的组合就是新字的意义,如小土为“尘”)。“比”,从二匕,甲骨文字形像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本义是“并列,并排”,如“比邻”。那么,“比境”可译为“接境,接界”。“籴”,由“入”“米”构成,“出米”是“粜”,意思是“卖粮”,那么“入米”是“买进粮食”。

例2:(2006年江西卷,翻译句子)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

译文: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

解析:“瞷”,由“目”与“间”构成。“间”也是会意字,阳光从门缝透进,本意是“缝隙”。那么,“瞷”是眼睛从缝隙看,可翻译为“窥视、窥见”。

例3:(2004年重庆卷,翻译句子)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

译文:等到到达的时候,他部下中还活着的人全都身体瘦弱,毛发枯焦,人们不忍心看。

解析:“癯”是个形声字(形声字由表意义的形旁和表读音的声旁两个部分组成),联系语境,“体发癯焦”应是“体癯发焦”,“癯”义符为“疒”,可翻译为“瘦弱”。

二、通过分析汉字字音推测词义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利用它和本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找出本字,就可辨明词义。

例1:(2006年江西卷,翻译句子)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

解析:指通“旨”,主旨、思想、意思。译文见上文。

例2:(2006年江西卷,翻译句子)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

译文: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

解析:“畔”通“叛”,背叛,违背。

三、借助成语中的词义推测

例1:(2004年湖北卷,翻译句子)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译文:不能用袒护邪恶、陷害忠正的手段达到免祸的目的。

解析:成语“党同伐异”,意思是和自己意见一致的就结为一伙,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就攻击。“党”意思是“袒护、偏袒”。

例2:(2004年天津卷,翻译句子)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译文:精神更加奋勉,趁着胜利追击败兵。

解析:句中的“意气”一词,就不能按现代汉语中的“意气”来翻译,否则失当。此句可联系成语“意气风发”“再接再厉”来译,在这两个常见成语中“意气”是“意志和气概、精神”,“厉”是“奋勉、激励”的意思。

四、课本知识迁移

文言文考题出自课外文本,而答案常在课内课文,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推断文中实词的含义。

例1:(2004年天津卷,翻译句子)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译文: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解析:课文《屈原列传》有“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是“夸耀”。

例2:(2001年全国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摇?摇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摇?摇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摇?摇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摇?摇北:指败逃者

解析:这四个要求解释的词,在高中重要课文中均出现过,有的还不止一次。“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拔,攻取。)“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拔,攻取。)“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附,依附,归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乘,登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北,败逃者。)基础扎实的同学不难发现C项是错误的,“乘城”是登上城墙,而非巡视城郭。

五、根据语境推断词义

(一)根据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文言文中结构整齐的句子,处在相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利用这一特点,可求得一些词语的正确解释。如:《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见”和“被”是同义,“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以”可有“用”推测为“任用”之意。

例1:(2003年全国卷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译文:裴矩就能够当廷反驳,不肯当面顺从。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资治通鉴·唐纪八》)注: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杆。

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解析:许多同学不会翻译“廷折”,其实“廷折”与“面从”结构一致(都是动词是中心语的偏正结构,且修饰成分是名词作状语),意义相反,“面从”翻译为“当面服从”,而“廷折”则翻译成“在朝堂上反驳”。

(二)借助语法结构推断。根据汉语语法知识,根据词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例1:(2000年全国11题C项)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例2:(2004年全国Ⅰ11题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

解析:例1根据该短语的语法分析,“取”属于动词,后面的“樵”应为名词,因此,题干中的解释是错误的,应解释为名词“柴草”。例2“不至”是动词谓语,“行旅”应是主语,翻译为名词性短语“外出行路的人”。另外,利用相似的句子结构,“行旅”与“人物”对应,也能判断该是名词;课文《齐桓晋文之事》中“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行旅”是外出行路的人,也能判断该项错误。一道题,可从不同角度考虑,但殊途同归,答案相同,上了“三保险”怎能选错?

(三)根据上下文语义推断。

例: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1)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呢?

解析:此句中“语文”是个难点。结合选文是曾国藩为友人著作写的序言,原文“国藩甚陋,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是曾国藩的自谦之词,说自己见识很浅,年岁又老,由此句子应翻译成“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呢?”“语文”是两个词“谈论文章”。

例4:2007年天津卷15(2)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11.对加点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乐正夔[注]一足,信乎?摇?摇信:相信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进:进用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节: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汲:打水

解析:此句若要翻译对,则必须读懂上文。舜认为乐工夔通过调和音乐平治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不需再寻找其他的人才了。译文:所以说“夔一个人就足够了”,不是“夔一只脚”。这样的正确译文正能证明本段观点“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凡是听到的话一定要仔细考虑,对于人言一定用事理去验证)。

总之,多阅读,勤积累,爱思考,善总结,文言文阅读将不再是难题。

猜你喜欢
行旅词义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论汉代述行赋的情景关系布排——兼析其对六朝行旅文学的影响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译文摘要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月度游记
I Like Thinking
《艺文类聚》人部“行旅赋”类文献研究
人生如行旅,我亦于其中
字意与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