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2012-04-29 00:44陈丽红
考试周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情境语文课堂教学

陈丽红

新课标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如何执行这一理念,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因为如果教师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就会引起教学秩序的混乱。当前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实现学生由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到主动的求知地位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谈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能否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打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转变自身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调整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营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对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

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从正面激励学生。学生一次大胆的发言、一次合理的想象,都可以成为教师表扬的“成功点”。教师一个会意的眼神、一次善意的微笑,都可以成为学生再次寻求成功的动力。教师不仅应激励那些成功的学生追求更大的成功,更应从后进学生的身上开启“美点”,让他们沐浴在“赞美”的阳光下,体验成功带来的幸福和愉快,努力寻求成功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班学生生机勃勃、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发展身心。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魔鬼。”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他们在怡身、怡心、怡情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

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情、生生情和求知欲将融汇成一股“情感流”,流淌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学生自然想参与,敢参与,乐参与,在“探求”与“发现”中体验求知的乐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般我们认为,语文课对于学生来讲应该是很有意思的,因为语文课上可以领略到语言文字带来的优美意境。然而在现实中,却有很多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觉得枯燥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探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欲望;有了兴趣,学习语文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便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赶上改革潮流,改革教学方法,变学生厌学为乐学呢?

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利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如“巧设导语,引入情境”。新颖、生动的导语,常常令人耳目一新,可以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助长其学习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导语的设计,选准导入语的突破口,充分利用文章的背景资料,社会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也可用古典名著,优美诗文,格言警句,经典歌曲,巧设悬念,猜谜语,朗诵诗歌等,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加强学生对具体知识的记忆,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自我尝试的冲动。让课堂教学像磁铁,把学生吸引住。如学习《观潮》一课时,我说,每到八月十六,一些观潮胜地就会人满为患,但如果同大宋时钱塘江的景观一比就逊色多了,也可以说是变得不足挂齿了,那场面实在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同学们想一饱眼福吗?这么一说就迅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引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精彩表演,体会情境”表演可以把某些内容外化为人的形体动作和声音,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表演所传达的情感体验和内容意蕴,也极易为学生所接受与理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表演的机会。如把《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课堂表演,体会人物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性格。让学生模拟《口技》中的表演,体会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

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用实物、图片展示情境;用音乐、舞蹈渲染情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模拟情境等新颖形式,丰富情境。实践证明,多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三、分层要求,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决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启发引导他们克服适当的困难开始,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都会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在课堂上,我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叫学生进行回答,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作业超市化”,也就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一文后,我这样设计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优美句段。(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优美句段。(3)仿照课文,写一篇描写优美景色的小短文。这三个层次的作业由易到难,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因而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敢问是创见的蓓蕾,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是为了继承,更是为了发展。教师今天教学生,正是希望学生有朝一日能超过自己。一个学生如果思想过于拘谨,视书本如圣旨,视老师为偶像,那么尽管他分数一时也能挺高,但是却很难在科学上有所建树。人类总是在不断否定旧事物中前进的。教师的责任决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书本上已有的结论,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应该从小就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要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平等的、愉快的、民主的氛围,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引导他们不断开启思维的闸门,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营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氛围,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许多老师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这样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大打折扣。

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总是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例:在教学课文《藤野先生》时,突然有个学生向我提问:“鲁迅当时不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吗?那他怎么能去日本留学呢?”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一下子把我问倒了,使我惊呆了,无言以对。后来我坦诚地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也很想知道,你们帮老师找找答案吧!”这一说学生们立刻趣味盎然,纷纷表示周末回家查资料,回来告诉我具体的答案。由于我能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学生上语文课大胆发问,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在《藤野先生》一课的教学中,一位学生产生了疑问:“鲁迅为什么要写日本的一位老师,难道我们中国就没有这样的老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讨论中,学生体会到鲁迅敬爱藤野先生的真正原因,不仅仅因为老师简朴、敬业、关心我,而是老师心灵深处的善良与大爱,对我这样一位弱国子民没有任何歧视的崇高精神。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了本课的主旨,体会到课文精神之美,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个不高明的教师仅仅是奉送真理,而好的教师是引导学生永远去发现真理”。每一节课的四十分钟都是属于师生共同的“财富”。老师不应“独占”它,而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寻问题,自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讨论,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天高任鸟飞,才能练出强健翅膀;海阔凭鱼跃,才能成就钢铁筋骨”。教师在课堂中要把学生真正当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学生主体地位、主体角色,把僵化、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才能创造课堂教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美景”。

猜你喜欢
情境语文课堂教学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