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新生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2012-04-29 21:39张静
考试周刊 2012年13期
关键词:衔接问题大学新生英语教学

张静

摘 要:语言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体性和阶段性两者兼而有之。大学英语和中学英语是英语教学的两个阶段,既有联系,又各有差别。解决好二者的衔接问题,可以使大一新生顺利完成英语学习过渡,继续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对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新生 英语教学 衔接问题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是中小学阶段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在竞争性极强的当今社会,大学生英语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都会对其自身及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学一年级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学新生能否顺利完成这一过渡是至关重要的。随着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脱节问题日益突出,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的不协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鉴于此,我根据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学习体会,立足于独立学院公共大学英语教学,对大学新生的英语衔接教学作了一些尝试,希望为二者的脱节问题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衔接办法。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大一新生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在中学时,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过了高考这一关,许多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明确目标和动力。在大学里,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有的学生仍然以应试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认为上大学英语课就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有的学生则希望通过提高英语水平为以后找份好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他们对大学英语应该怎样学、怎样用没有明确的想法。

(二)英语基础不扎实,词汇量偏低。

在高考的重压下,高中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因此导致课外阅读量比较小,对相关英美文化的了解也不多。另外,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做题为主,很少能在现实生活中操练,很多人学了若干年还是“聋哑英语”。我通过对所在学校的大学新生入学英语考试的分析发现,很多大学新生的词汇量都没达到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实际上,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大学新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的根源所在。

(三)听力水平偏低。

我从所任教的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考试的相关情况分析发现,不论是在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学生在听力理解部分的得分都是相对较低的。然而,大学英语教师主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着重文章语篇的分析和文化背景的介绍,所以,若新生的听说能力较差,上课时就会出现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抓不住学习重点等相关问题,进而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英语是事倍功半的,会导致恶性循环。我在任教期间,通过与大量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都持否定态度。造成这一不良现状的原因有很多:(1)在高中阶段的英语课上,教师很少用英文授课,尤其为了应对高考,学生几乎整体疲于题海战术之中,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课外的听力训练,这必然会导致听力水平欠佳,有些省份因为自主命题,甚至取消了英语听力测试,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高中阶段的英语听力测试题都是把问题列在选项前面的,而大学阶段的英语听力测试题都只给出选项,没有问题,考生要在听力材料播放完后才能听到相应的问题,进而进行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试题的难度。这也是大一新生需要适应的地方。

(四)英语学习存在空窗期。

由于高考在每年六月的举行,新生一般是九月開学,加上入学教育和军训,很多学校的新生要在国庆之后才开始正式上课,这期间有将近4个月的空窗期。据我与多届新生交流,相当多的学生在这4个月里基本是与英语绝缘的,这对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外语是非常不利的,极容易生疏、遗忘,所以新生刚开始接触大学英语快节奏的授课就觉得难以适应。

三、为中学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做“搭桥手术”

在教学要求上,中学英语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而大学英语教学注重更多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除了教材以外,还有很多来自教学媒体;中学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大学英语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要在课后进行拓展式的学习,仅靠一周四个学时的英语课是不可能使整体英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的。

基于独立学院的自身条件和生源情况,我就做好中学英语和大学英语的衔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完善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

纵观大学新生身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认为这与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任务没有得到很好的完成是有一定关系的。在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中不太注重听说,以应试为主的现象需要得到改善。在中小学阶段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在基础阶段把英语基础打扎实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否则一切都是妄谈。

(二)改变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观念。

1.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

目前,许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不明确,功利性比较强,而不大重视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教育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英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一门语言就是要培养对该门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要避免为应付考试而学,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观,做到学以致用,持之以恒地学好英语。

2.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言实践证明,凡英语成绩突出的学生都是自学能力强的学生。与中学相比,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自由,而且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供自己支配。因此,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学习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英语学习不再是以进行大量的词汇、句型操练、听写和语法练习为主,而是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培养。足够的语言输入是成功的语言学习的基础,而做到这些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然而,大学英语课程所占课时却非常有限。有限的课堂教学只能传授有限的知识,况且语言学习又有其特殊性及连贯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就成了当务之急。英语教师要向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在大学里,仅仅满足于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按部就班地温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应该学会并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在课后以几倍于课堂学习的时间去自学,把课堂学习同课外学习密切结合起来,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培养语言自学能力。

(三)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

1.实现通用英语教学向专业英语教学的转向。

蔡基刚(2010)在《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学英语教学始终定位在基础英语上。因为基础英语教学周期过长造成普遍的应试教学,而普遍的应试教学又造成学习动力的下降,这就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根本原因。范文芳(2000)在对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研究后认为:“从小学到高中,通过12年的英语教学,学生需要在高中毕业时打下较为扎实和全面的英语基础,尤其是在听、说等基本技能方面要有重大突破。进入大学后的学生不必再花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学习‘基础英语。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框架将有实质变化,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将以知识型和技能型的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体,基础课只为来自少数英语教学落后地区的学生开设。”

2.鼓励各校完善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

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试与评价体系等方面,决不能再搞一刀切,即不能对不同学科或专业实行统一的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各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除在基础学习阶段统一设置课程外,在后续学习阶段应开设更多的语言技能、语言运用和文化类选修课程,以及各专业(学科)的英语文献阅读、写作和翻译课程。在教学模式上,不必规定所有专业都采用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在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应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原则,以完善适合各校自身特点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四)强调英文环境,弱化母语干扰。

1.强调英语的教学语言地位。

大学里教师的课堂教学媒介语多数是英语。很多学生不适应这一教学方式,以致英语成绩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呈下降的趋势。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意识地避免使用母语,克服依赖母语的惰性。让学生牢记,越依赖母语,英语水平就提高得越慢;英语水平越低,对母语的依赖程度就越高。同时,要教育学生转变传统的观念,尽快地、主动地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不是要求老师适应自己的学习习惯。

2.开设多样化选修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发展的空间,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调整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结构,开设选修课程。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很多,作为必修课的延伸和补充,选修课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尊重学习者的各种差异。在完成基础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应在后续阶段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鼓励教师开设不同性质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涵盖语言技能、语言运用和语言文化等。例如,通过英美社会与文化相关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参与社会交往和国际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丰富第二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有益的延伸,也是十分重要的语言实践课堂。第一课堂中学习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可通过第二课堂得到进一步巩固。因此,除了开展传统的第二课堂教学,继续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英语竞赛、大学英语演讲比赛和大学英语单项知识竞赛外,在后续教学阶段中,开展专业英语知识竞赛,包括专业英语词汇竞赛、专业英语文献写作与翻译比赛,最大限度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要想做好中学英语和大学英语的衔接工作并非易事,需要多方努力,通力合作。我认为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一些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大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大学英语教师相对比较被动,大学新生的英语基础扎实与否,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否都打上了岁月的烙印,要想在大一新学期得到彻底的转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会浪费很多时间,那为何要浪费宝贵的青春时光呢?因此在中小学阶段,教师和学生就要有意识地把英语基础打牢,这样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才会游刃有余。对于上面提到的4个月的“空窗期”问题也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为这是中学英语向大学英语过渡的关键时期。鉴于篇幅原因,在此不作展开。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2]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3]范文芳.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4]倪传斌.中、大学英语教学衔接情况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

[5]朱菊芬.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J].外语界,2003,(1).

猜你喜欢
衔接问题大学新生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浅谈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