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排班模式的改变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2-07-02 01:18林书琴
当代医学 2012年29期
关键词:交班骨科病情

林书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越来越细化,护理工作量也逐渐地增加。因此,如何更加合理排班、利用好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是护理管理者一项重要的内容。福鼎市中医院骨科从2011年9月份开始实施新的排班模式,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福鼎市中医院骨科开放床位50张,共有护士17名,年龄在22~40岁,平均28岁,学历:本科1人、大专6人、中专10人。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9人。

1.2 方法

1.2.1 排班模式 2011年9月前骨科采取功能制排班模式[1],即8:00~14:30班,白班(8:00~12:00、14:30~17:30)、上夜班、下夜班、助夜/助晨等5个班次。白班人员中有医嘱班1人、治疗班3人(加药1人、输液2人)、护理班1人、机动班1人、布类班1人、护理组长2人、护士长1人,有10人参加轮值夜班。护理组长参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及负责本小组病人治疗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机动班协助处理病人出入院及医嘱处理等。2011年9月后开始实行责任包干制,每位护士负责8~10个轻病人或3~4个重病人的全程护理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含:晨间护理、治疗、基础护理、病情观察、药物饮食指导、日常沟通及心理疏导、协助病人功能锻炼、办理新入院病人及出院病人。护士长排班实施APN班[2],A班8:00~16:00,P班16:00~24:00,期间各1h轮流就餐;N班24:00~8:00(次日)。每天均有6位A班护士分管相应的病人,护理组长协助护士长参与病房管理,负责危重病人的护理,护士长每天根据现有的床位、工作量等进行动态调整。

1.2.2 评价方法

1.2.2.1 患者方面 对2011年6~8月份的1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原有排班模式护理与2011年10~12月的120例接受新排班模式护理的病人作为样本。采用满意度调查表的方式(满分100分),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责任护士的知晓情况、入院宣教、主动巡视病房、接瓶的及时性、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服务态度等(表1、表2)。

1.2.2.2 护士方面 记录2011年6~8月及10~12月实施前后的护士交班准确率的情况、护理措施落实的情况、护士了解掌握病情等,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3]。见表3。

1.2.2.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处理,分别采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传统排班的患者满意度反馈

表2 新的排班患者满意度反馈

表3 护士对2种排班方法评价的比较

2 结果

经计算,两组数据通过χ2检验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数据看,对责任护士的知晓、服务态度、接瓶的及时性以及护理措施落实方面提升最为明显。归根到底原因在于APN排班法对流程规范的优化效果。此外基础护理、入院宣教、交班准确率、护士了解掌握病情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讨论

3.1 以往的排班为大小夜、白班所组成,为功能制护理模式[4]而护理工作重点又集中在上午的4h内,工作任务繁重。护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患者沟通,健康教育只能见缝插针,质量不能保障。中午只有2名护理人员,下午5:30点之后只有1名护理人员,工作任务重无法兼顾,存在安全隐患。此外,护士交班次数频繁,交班期间对患者病情观察不到位,容易出现漏交、错交的情况,导致护理措施无法落实,甚至引发护理差错事故。

3.2 新的排班模式减少了交班次数、简化了护理工作程序交接班环节由原来5次耗时100min,减为3次耗时60min,增加了护士实际工作时间[5],并使每个班的工作量更趋合理、平衡,尤其是夜班实行双岗制,让每班都可以有2个或2个以上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并让新、老护士配合,充分发挥了各级护理人力的有效作用[6];使高年资护士加强了责任心,年轻护士增加了更多的学习和吸取经验的机会,又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压力,避免出现护理差错[7],降低护理风险。

3.3 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由于白班护士管理的患者相对固定,每天上班后将所需的物品备齐后放在治疗车上,护士将治疗车推到病房内,直接在病人的身边,增加护患相处的时间,加深彼此的了解。同时,动态评估病情,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对患者的需求也能及时得到满足,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3.4 提高交班准确率和护理措施落实 新的排班模式让每名护士管理的患者相对固定,数量不多,使护士有充分的时间呆在病人的身边,能够随时观察病情,这样,不仅使护士在交班时能及时、准确地将病情发展的动态过程转交给下一班,避免了漏交、错交的情况发生。同时,又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治疗护理工作,确保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新的排班模式优化了护士工作衔接,保证了护理连续性及病情变化判断的预见性、准确性和救治的及时性,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

3.5 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士气 新的排班模式优化了老带新内容,使得护士的护理措施落实率和对病情的了解程度提高。而工作质量的提高加强了大家的成就感,进而带动了整体士气的提升。尽管工作节奏快,内容充实,但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情绪良好。

通过半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护理排班模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的满意率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1]邱林丽、杨铁梅、李海燕.功能制排班影响整体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08,27(35):153-155.

[2]王霞,朱胜菊,王远清,等.实施APN排班模式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J].当代护士,2011(4):171.

[3]刘玉峰.护理人员综合评分法在急诊科排班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7):830-831.

[4]陆蕊君,鲍学英,王惠芬.护士排班方法的改进与实践[J].当代护士,2008(2):23.

[5]张细銮,周惠芬,杨衬.分组连续(APN)排班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6.

[6]张莉,彭刚艺,刘雪琴,等.连续性排班模式有助于推动护士分层级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18-121.

[7]戴付敏.夜班护士低年资化的弊端及护理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8):695.

猜你喜欢
交班骨科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大专实习学生参加早交班的效果分析
监护室护士交班模式研究进展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