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及其旋进策略分析

2012-07-06 09:04张水潮
关键词:协同目标系统

张水潮

(天津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300072)

近几年来,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与发展问题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研究。一些学者分别从学科建设、学科集群、共享平台、校所联合、校际联盟、校企合作、产业集群等方面探讨教法协同和优势互补的方式和方法,对其中的协同创新机制、模式[1]和面向社会需求的协同创新开放、融合原则[2]以及强化高校协同创新的意识、人才培养、经济支撑、文化引领、专项支持[3]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到目前为止,制约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如领军人物、利益关系、条块分割、期望差异等并没有很好地加以解决[4],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目标仍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应当说,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成因、目标、机制、控制和管理复杂,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加以推动的效果不是很显著。鉴于此,本文提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旋进策略,以期为解决上述制约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瓶颈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一、旋进策略的理论基础分析

旋进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旋进原则。旋进原则认为难度自增殖系统具有处理问题的困难程度随系统状态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该系统中难度自增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身原因、环境原因、新生原因、历史原因、目标原因、耗损原因等六个方面。

(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系统特征

如果把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看做一个多维开放的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具有难度自增殖系统的一般特性。其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目标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竞争力,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具有螺旋式推进性质;其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受到区域资源、经济、技术和文化等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具有协同创新与发展的复杂性质;其三,由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设计不同学科、不同产业、不同系统,具有信息不对称性质和信息不确定性质,不能以简单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和定性控制。其四,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与发展系统中存在几个基本要素,包括人才要素、信息要素、知识要素、学科要素、产业要素、企业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市场要素、政策要素和管理要素等。高校在实施协同创新与发展战略过程中,上述构成要素的平衡性是不断变化的,存在旧平衡不断被打破和新平衡不断建立的阶段性。也就是说,系统中的各种要素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各种要素变化的程度存在不一致性,在一定的阶段会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但在新的阶段,新的问题、矛盾和冲突也会随之出现,产生新的不平衡性。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旋进思路

首先,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等于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只有与区域环境和社会各方面的创新能力相协同,探求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并进行创新决策的管理,才能真正达到协同创新发展的实际绩效。

其次,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自身的能力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扩充,必然涉及各种制约条件和瓶颈的突破问题,以通过创新推进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政治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与发展的进程中,不能或没有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研究并对各种制约条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则难以取得有效的进展。

其三,旋进策略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与发展的综合策略。旋进策略之中,在围绕着系统目标轴线进行循环交替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要运用许多方法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求解和决策实施,这些方法包括思维科学方法、决策科学方法、运筹学方法、本体论方法、自组织系统方法、组织联盟方法和系统集成方法等。

其四,以旋进原则为理论基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与发展的旋进策略包含以下七个基本思想,包括系统原型、系统目标、系统分析、系统决策、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系统优化。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原型设计

(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顶层设计

地方高校应切实加强协同创新的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应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积极协调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产业(科技)联盟等国际国内创新力量,不等不靠,先行先试,以校级协同创新计划的尽早启动为基础,强化协同创新计划的培育,重点在具有优势和基础的领域组织优秀团队开展协同创新,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积累协同创新经验。

地方高校应科学选择协同创新方向,按照“国内和区域急需、国际和国内一流”的标准和要求,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建设要求,结合高校自身人才队伍、学科基础、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与特色,合理确定协同创新方向。方向选择应尽量避免仅从高校自身发展需求出发,选择一些片面的研究课题,应充分体现项目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广度和深度应有相应的拓展。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目标设计

创新目标有效益目标和业绩目标。两个目标都存在宏观系统目标和微观系统目标两类。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效益目标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业绩目标包括人才培养、创新团队、重点学科、重点基地、科技成果等规模和层次的提升等在内的办学与科研条件完善与推进程度。对地方高校的协同方来讲,不同性质的协同创新主体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其中,效益目标是共同的目标,但是不同的创新主体对效益目标的期望值也存在差别,需要在初始的协同创新目标设计中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三)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模式设计

校际协同创新。高校应突破自身限制,扩大协同视野,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整合资源,选择和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着力搭建跨学校的科研和功能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努力建立高校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机制、建立学科交叉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途径及实施办法;切实加强地方高校与外国高校的科研协同创新,共建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在协同创新研究、联合调查、联合开发等方面,积极邀请和吸引国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与开发。

校所协同创新。高校与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实验室和研发基地,共同组建大型复合型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有效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鼓励高校联合科研院所对引进的技术或知识产权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瞄准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战略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通过技术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

校企协同创新。建立适合高校与企业间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充分释放类创新要素的活力,形成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同步发展;发展大学科技园区,形成“产为教设,教促产兴”的良好互动趋势;建立校企协同创新的科研信息交流平台,采用设立研究基金、知识交流中心等模式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科研协同创新;建立以项目为形式的校企协同创新工作思路,建立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展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稳定模式,推动地方高校前沿领域的研究水平。

地方高校应恰当选择协同创新模式。依据确定的协同创新方向,按照需求的层次和类型,凝练关键问题和重点任务,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特色,充分分析国内优势单位、创新力量的分布,切合实际地选择协同创新模式和项目类型。

(四)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平台设计

强化自身创新平台。地方高校应坚持以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坚持“高起点、高水准、高效益、有特色”,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国际国内创新力量的深度融合,准确把握适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需求的创新方向,构建一批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组建协同创新体系。地方高校应广泛吸纳国内外有协同意愿的优势力量,建立强强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确定协同创新的目标和实际路线,明晰协同创新体方职责与分工,建立协同创新的新平台,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面向产业经济和行业发展重大公益性问题中的核心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依托高等学校与产业、行业发展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与行业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部门联合开展有组织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体,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机制,为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公益性行业技术进步、产业聚集区技术转移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面向优先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技术问题,依托高等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推动与科研院所、骨干企业以及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开展协同研究,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引领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壮大,技术实现重点突破,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研发中心。

面向学科前沿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地方高等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组织高等学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持续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鼓励地方各类高等学校与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围绕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

(五)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机制设计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积极联合校内外创新力量,通过建立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促进核心创新要素的紧密结合和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大幅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建立联合准入共享机制。地方高校应从组织管理协同、人才队伍协同、学生培养协同、科学研究协同、资源成果协同等方面入手,建立协同创新的准入方式与标准、跨单位人员互聘与考核、学生联合培养与学分互认、科研组织与协同研究以及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新机制和新制度,转变高校创新发展方式,切实提升服务区域建设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构建区域需求融入机制。实施“2011计划”,加强协同创新,地方高校应紧紧围绕区域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确定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重点技术和重点方面,以“争创一流、特色发展”为目标,以科技平台为支撑,以创新项目为抓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主动落实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主动对接优先发展产业,主动服务支柱产业,主动融入产业集聚区建设。

搭建创新动力机制设计。以市场需求导向为牵引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依托高校的科技资源优势,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实现创新资源的无障碍流动。

以政产学研聚合为内动力。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行业在协同创新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通过发挥主体的优势,提高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协同攻关的积极性,实现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有序互动和良性循环。

以资源共建共享为外驱力。加强政策引导,注重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充分汇聚、整合与共享创新主体拥有的创新资源,推动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和广泛交流,逐步形成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平台管理机制和协同创新合力。

以体制创新保障为支撑力。建立高校协同创新运作的沟通机制、激励机制、导向机制和风险投资保障机制,加强高校体制机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局面,推动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共同探索,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六)地方高校协同创新转型环境设计

新思维方式的确立。思维方式是推动协同创新的基础。应把协同创新作为一个强力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内涵建设、有效提升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五变”之前提。应把目前高校的各类创新要素的分布、机制创新的构建和政策环境的支撑均汇聚于协同目标的实现上。没有思维方式的变革,就不会有全新的协同,就不可能达到应有的目的。

领导新方式的形成。按照协同创新的需求形成新的领导方式,这是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航标。高校要用领导方式的转变推动各个方面的变化。高校领导既要认识到位,更要运作到位;既要自身认识到位,更应让全校师生形成统一认识,并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剖析校情,理清规划思路,给出清晰的协同创新路线图。

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建立。无论任何时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始终是高校的基本使命。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协同创新的核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如何适应国家的战略要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一大批能够引领、推动发展的人才显得尤其重要。应通过协同大平台,进一步夯实学生基础、增强实践技能、培养创新素养、提升研究水平,也为学生顺利就业、助推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价方式的及时变革。变革评价方式是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评比重在激励,评估重在促进,评价重在价值。这次推动的协同创新把机制体制创新作为重要任务,能否保证推动关键看评价,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论也是一种引领。评价过程中既要评价协同的质量,更要评价人才的质量,具有显著意义的是贡献度。因此,高校应用正确评价方式引导协同创新、促进协同创新。

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转变发展方式是推动协同创新的目的所在。要从规模的扩张尽快转移到内涵提升上来,要从数量的急速增长尽快转移到质量的快速提高上来。内涵发展不是内部建设,要按照协同创新的要求,积极协同国内外创新力量,在推动创新中转变方式,在转变方式中实现质的飞跃。高校应正确研判形势,尽快扭转方向,通过协同创新,使高校的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改变,以全新的面孔迎接时代的挑战。

三、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旋进路径分析

(一)旋进目标分析

地方高校在根据高校自身学科与科学研究的特色与优势进行协同创新系统原型构建的基础上,按照旋进原则分析和规划协同创新动态目标主轴线,以此进行动态评价、决策、管理和系统优化,形成不断推进协同创新能力并实现跨越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应当是实现创新效益和创新业绩的不断攀升。虽然地方高校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研究型的发展轨迹规划自身的跨越式的发展方向,却仍然可以在正确衡量和估计当前状态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所处的地位框架下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创新绩效和创新业绩的攀升目标。

一般来讲,地方高校可以在原有框架下将各类学科、中心、基地、团队等业绩建设项目按照重点培育、校级重点、省级重点、国家级重点的发展方向并将效益目标融合其中进行旋进式目标规划,称为协同创新能力的四个旋进层次。而高校类型的整体跨越则作为其中的长远目标,在条件完备的情况下加以推进。在此基础上可以按照数量目标进行协同创新能力旋进策略分析,通过量的增长实现高校协同创新螺旋式跨越发展。

(二)旋进策略分析

1.协同创新双螺旋路线图

如果把地方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作为纵向坐标轴,将时间作为横向坐标轴自可以形成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双螺旋路线图。

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将重点项目质和量的提升作为协同创新旋进能力目标(实线部分),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虚线部分),使其可规划目标基本匹配,这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旋进策略的基本思路。

应当指出的是,在旋进策略实施的过程中,重点培育、校级重点、省级重点和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四个协同创新能力目标层次是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协同创新系统难度的不断增加会出现偏离总体目标的现实情况,动态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如果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幅度明显低于总体目标,则应根据系统复杂程度和难度的现实情况适当降低总体目标强度,再进行新一轮的决策与管理,使旋进控制得以顺利进行。反之,适当提升总体目标强度,使高校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围绕目标的主缆轴线逐步得到提升。因此,协同创新目标曲线本身也具有旋进的特点,如图所示(粗线部分)。

2.协同创新系统旋进控制

首先,协同创新能力的螺旋推进。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层面上讲,协同创新重点建设项目层次上的不断跨越式是高效创新主体克服协同创新能力空间的不平衡性加以实现的。

其次,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进程中,需要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激励和推进,管理的螺旋式推进就显得十分必要,也就是说地方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跨越必须融入以协同创新为宗旨的管理体系之中才具有实用意义。

教育管理部门自上而下地对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创新发展中的建设项目立项与评估时,应将协同创新性作为重要指标贯穿始终。否则,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支撑高校发展可能成为空谈。

其三,地方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与跨越必须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因此要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和控制,即按阶段进行可行性旋进测度与协调控制。

其四,地方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每一次提升与跨越都可以看做科技创新系统的难度自增殖子系统,可以按照系统原型、系统目标、系统分析、系统决策、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系统优化的旋进方法进行管理、评价与控制。例如,在系统分析环节上可以根据一个时期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社会需求,以及协同方科技实力、现有条件和发展目标进行分析和重新定位,通过对市场需求、技术存量、人才状况,资金状况和信息要素等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子系统的协同创新模式和路径。

由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具有自增殖性的特征,因此采用旋进策略加以推进,可以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地方高校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跃升的进程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高校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趋势。

[1]罗维东.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1).

[2]季晶.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服务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2).

[3]丁振国,黄少成,陈华文,李传芳.引导高校协同创新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J].政策,2012(2).

[4]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猜你喜欢
协同目标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