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下的青春之歌
——记全国十佳选派干部、重庆市合川区外经贸(招商)局局长助理唐魏

2012-07-10 03:28张巨龙
民生周刊 2012年35期
关键词:夜校合川桂林

□ 张巨龙

华蓥山下的青春之歌
——记全国十佳选派干部、重庆市合川区外经贸(招商)局局长助理唐魏

□ 张巨龙

兰海高速重庆段草街航电枢纽旁,一个村风淳朴、美丽富饶的村庄,名叫“桂林”。桂林村如今已成为渝西重要的生态旅游景点。这缘于一位年轻人,他带领桂林村村民发展特色经济,走上了致富路,使桂林村成为“合川十大乡村旅游胜地”,实现了从贫困到繁荣的完美蜕变。

短短半年时间里,他走遍了我国西南和东南大部分地区,洽谈企业300余家,协助合川区完成大型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3个,包括五洲龙能源、北京汽车银翔、全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试点园区、装备制造等,涉及资金近200亿元。他就是全国十佳选派干部、重庆合川区外经贸(招商)局局长助理唐魏。

2007年,当时作为共青团广西区委志愿者下基层活动推荐的代表,唐魏先后在广西自治区招商局、广西日报、中国产经新闻和人民日报工作。2009年夏,唐魏毅然放弃了记者工作被重庆市委组织部、人事局经合川区选派到草街桂林村任村委党委副书记、草街宣传办主任兼工商联(科协)秘书长。

唐魏说:“新闻人总在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而我确实想亲自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他热爱自己曾经做过的每一份工作,无论当记者还是到基层做“村官”。

唐魏与村书记率部分干部群众一起,认真分析当地情况,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制定“360”振兴规划。“桂林村是渝西进入合川的第一个村庄,‘合川第一村’要名副其实起来。”驻村伊始,他讲道。

民生民计最重要

桂林村在合川最南端,距重庆城区25公里,进城却需3个小时,由于地形气候极佳,这里的瓜果蔬菜尽管异常鲜美,却要辗转三四次才能运到重庆市场。道路成为了严重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

“桃子快熟了,得加紧把路修好,乡亲们才能卖个好价钱。”唐魏说。2009年盛夏,直到晚上七八点总还能在山里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学过建筑的唐魏朝露未干便出门去勘测,累了便坐在树荫下歇几分钟,渴了就在路边喝几口溪水。

当地山水虽优美但却十分险峻。一次,酷暑下连日的翻山越岭,本来强壮的唐魏晕倒在白马山。也不知过了多久,恰巧被巡逻的村民王小林发现。“发现唐书记时,他嘴角干裂,露出斑斑血丝。他带的水壶显然已干了很久,我赶紧把随身带的水送到他嘴边。那天好险呀,那么热,要不是我巡逻发现唐书记,后果不敢想象。”王小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心疼唐魏的乡亲们纷纷劝他不要太累了,但苏醒后的第二天他便又出去勘测了。他回来后,晚上10点多依然还在办公室整理白天的工作记录。这样一连就是18天,他把专业人员需35天的道路测绘工作全部完成了。

由于修路配套资金十分有限,短缺的3万余元资金需要自筹。唐魏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3300元稿费,还多次去街道和区级部门协调,被感动的工作人员居然还和他一起设法筹措资金,最终在短短13天后,资金全部得到落实。路修好后,已变得消瘦、黝黑的唐魏终于松了口气。

辛勤耕耘后还有意外的惊喜,30余家企业纷纷慕名前来考察投资。已在当地落户的重庆睿亮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敖万才说:“佩服唐书记的工作能力和生活作风,他竟然还帮我们把建材卖到重庆首个公租房项目——民心佳园,跟他打交道,我们很踏实。”

目前,全村27个聚居点道路全部联通,新增人行便道94里,水利设施31处得到整治,自来水管增加了32公里。唐魏把“民生的路”延伸到了群众心底。

党建创新助推三农

唐魏认为,一个地方要发展,就必须要有良好的风气和精气神,通过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党建基础,推进各项事业上新台阶。2009年11月,他东拼西凑了桌子、椅子等教学用具,在当地原公社大剧院建立起夜校。在这里,他要向群众传播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及农业技术知识等。

好事多磨,夜校场地和教员都落实好后,告示也发布出去了,但几天下来,来学习的人却寥寥无几,只有几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这让唐魏有些郁闷,原来夜校的作息时间与农忙时间冲突,更重要的原因是觉得学习会耽搁事情、浪费时间、妨碍挣钱。唐魏便和村书记一起,请来村里200多位村民代表,娓娓动情地阐述夜校学习的好处,很多群众由最初的将信将疑到最终踊跃来夜校学习。六社的张平便是夜校第一批学员中的佼佼者,他很快学到了蘑菇栽培、李梨嫁接等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在唐魏的带领下,村里建起诗词调研推广示范基地。图/受访者提供

目前,来夜校为村民授课的有西南大学和重庆市社科院的专家、教授30余人。因他们的长期授课,夜校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并于2011年11月被区里评为“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我们就是要通过党建创新,从根本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好学习型党组织,不断增强党的向心凝聚力,加深党群干群情感。”2010年重庆市委100名“村官”座谈会上唐魏介绍道。此外,唐魏还通过不断推广农家书屋、村级网站和微博等,研究探索党建新途径。中宣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张国祚这样评价唐魏:“通过这样的党建创新,使得农村面貌清新震撼,堪称新时期青年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热忱的典范。”

发挥区域优势

桂林村就在川东名山华蓥山西山坪南郦,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抱着金娃娃却不能致富”。驻村之初,唐魏在街道和村领导的支持下,开始梳理桂林村人文旅游风貌,连续走访3个月后,精选出华蓥山游击队、九九连潭、中国西部科学院等景点,开发出1日游。正如《找回久违的怡情诗意,生态景观园合川桂林村》中描述的:“整洁宽阔路,挡风玻璃波光粼粼,桂花的淡雅扑香而来——竹排穿过一条小溪,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听山歌、望桂花月、赏桂花、品桂花茶、喝桂花酒、垂钓、嬉戏游乐……”当年12月,桂林村全功能生态景观园雏形初步形成,被评为“合川十大乡村旅游胜地”。

与此同时,唐魏还借助曾在广西工作的有利条件,让桂林村与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合寨村结为连理,他甚至还到“中国-东盟‘两会一节’”现场,学习如何打造著名景区和掌握营销方法。不久后,极富桂林村特色的《桂林之歌》、桂林村LOGO以及名信片迅速出炉,聘请保利剧院重庆公司总经理李怀友等17位“荣誉村长”纷纷为桂林村的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成立合川最大的专业合作社——桂林村观光专业合作社,业务扩展到广西、东盟等地。受益群众达3400余人,游客年突破万人,村民平均收入翻了一番。

目前,桂林村正建设涵盖糕点、酒水、餐饮的桂花系列产品示范园,预计仅此一项,就将增收210万元。还通过高薪聘请村播音员、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成为重庆首批实现全3G信号覆盖的村落。

唐魏在桂林村多媒体云数字夜校为村民授课。图/受访者提供

2011年4月23日,作为村新闻发言人的唐魏发布了一则消息:桂林山歌赛、摄影赛、运动会将于7月召开,如今各项活动已举办两届。正如他在《学习沈浩精神,打造重庆最美丽村庄》中所说,要用沈浩精神力量,以超凡的胆识和气魄,创造桂林的美好未来。

【后记】

唐魏刚上任时,有村民投来质疑的目光,“这么年轻,能做些什么?”但不久后,乡亲们却说:“唐书记注重笃学调研,且执行力极强。”老党员董其云说:“没想到这个大学生这么实干,村里越来越好了,大家都佩服、敬重他。”

在办公室,我们翻开唐魏的工作接待日志,正面写着“为人民服务”,背面写着“360”规划:“党建、民生、经济”3抓手,“学习、激励、创新、荣誉、营销、实干”6机制,具体做好“十个一”工程:官方网站、专业合作社、宣传片、农家书屋、桂林系列、桂林之歌、运动会、山歌会、夜校、调研中心。村书记张云清欣喜道:“短短两年时间,桂林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360’规划全部完成,这样翻天覆的变化,唐书记功不可没。”

天道酬勤,通过刻苦钻研,他先后拿到了《国家高级商务秘书》、《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英语六级》、《国家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等证书;成为了“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会员;撰写党政工作总结及调研报告等材料260余份,拟订各类工作或活动方案20余个;相继在《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新闻媒体刊发各类稿件1740余篇(条);刊发理论文章23篇、编辑出版各种图书专辑7册,受聘为四川乐山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唐魏不但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也得到上级组织和领导的肯定,担任合川区外经贸(招商)局局长助理。2010年以来,他先后获得重庆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合川优秀共青团员、优秀评论员、网络宣传先进个人、对外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合川区“成才典型”奖等。日前,唐魏在由中宣部、中组部指导,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城乡博览等联合主办的活动中,从10213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十佳选派干部”,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亲切接见。人民网、《重庆日报》、华龙网、合川日报、合川早报等10余家媒体纷纷报道:“合川区在选派大学生中,首次荣获全国性殊荣。”

猜你喜欢
夜校合川桂林
小心那些上夜校的年轻人
柯桥成校创新+品牌培育“共富夜校”发展核
合川脱险
他笑了
桂林行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
夜校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