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维修》项目课程开设的实践与成效

2012-07-23 06:27胡小丽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实验能力

胡小丽,金 明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课程的教学已从单纯的理论加实验模式逐步转换为项目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自2007年起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中开设了项目式课程《电子产品维修》。为了解实施效果以便今后逐步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系设计了问卷(如表1)调查表,采用不记名、随机发放的形式对其中1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47份,现将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项目式课程《电子产品维修》问卷与反馈信息

1.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项目式课程电子产品维修问卷与反馈信息

2.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对上表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学生对电子产品维修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持肯定态度,并能够积极参与,基本达到了我们开设项目课程的目的。59.18%的学生认为项目式教学能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89.79%的学生认为项目式教学对操作能力有很大或较大帮助;79.59%的学生认为项目式教学对创新能力有很大或较大帮助;64.63%的学生认为项目式教学对他们的团结合作能力有很大或较大帮助;72.10%的学生认为项目式教学对自学能力有很大或较大帮助。

学生对项目式教学的方法基本认可,认可度高者占64.63%,比较认可者占17.00%,不认可者占18.37%,说明项目式课程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51.70%的学生认为项目式教学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对学生自身的要求更高了(72.79%)。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更应该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调查结果看,项目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只有57.82%的学生认可教师的教学能力,18.37%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力不够。对教学时数,59.18%的学生认为教学时数不够,72.11%的学生认为课后作业量太大,说明课时还需要适当调整。

学生对实验仪器设备条件普遍反映不好。只有34.69%的学生对实验仪器设备条件感觉很好或比较好。实验室的设备条件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急需改善。

二、电子产品维修项目课程取得的成效

1.激发了学生对电子产品维修项目式课程的兴趣

传统的理论教学是老师采用满堂灌式的填鸭方式,枯燥无味,实验操作也是依样画葫芦,学生提不起兴趣。而项目式课程步骤是:

(1)教师设置一个故障,使机器的某一功能不能实现。(设疑)

(2)教师修复,让学生感到神奇。(激化学生的好奇心)

(3)告诉学生修复的部位。(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

(4)讲述本故障维修的方法,引出电路工作的原理、信号流程、系统的维修方法。(提高学习的学习欲望)

(5)教师再设置另一个故障,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挫折感)

(6)讲叙维修的技巧,典型故障的维修方法。(加强学生的探索欲望)

(7)学生相互出故障,练习,记录和归纳。(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8)布置学生预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上叙步骤层层推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多数理论教学摆脱不了教师讲授加实验教学的模式,课程内容、例题等在教材上都有列出,学生通过预习,对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甚至实验结果都已经知道,学习只是死记硬背;实验时只要“照方抓药”就可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项目式课程通过操作,一步一步去完成,学生要主动去查阅文献,并加以归纳总结,切实可行完成各项目模块的维修,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能力

以往的学习与实验内容几乎只是体现某一个知识点,学生在一次学习或实验过程中只能掌握某一方面知识和实验技能,缺乏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培养。而项目式课程往往将多个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能力。

4.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协作能力

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项目式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由于每次项目式题目学生已提前知道,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查找资料,预习项目内容。学生两人一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了个人的积极能动性。并且小组之间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三、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项目应难度适宜

笔者感到要开好项目式课程,首先要选择难度适宜的项目。因为项目过于简单便失去了项目学习的意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而项目选择过大或指标要求过高,会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或者无法在预计时间内完成项目。笔者建议在选题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做个小测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水平后再确定项目的难易程度,以避免盲目选择项目。

2.应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参考书及有关参考文献自学

笔者在学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有少数学生的维修过程毫无理论依据,只是凭空想象。因此老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应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并提供部分参考书及有关参考文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先从教材、参考书及有关文献中获取必要的知识,消除畏难情绪。在学生提交的项目维修的方案中,老师应仔细检查学生确定的初步维修方案并提出问题,学生再带着问题去进行修改,力求找出答案。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自学能力。

3.项目课程的教室仪器设备应尽量配备齐全

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应达到一定要求,否则,很多时间都浪费在等待仪器上了,而不是用在做项目上。仪器设备满足要求了,就可以节省许多等待的时间,提高项目的学习效率。

4.教师的素质要不断提高

项目完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因为维修项目首先要有较强的分析故障的能力,然后要利用多种检修方法,使用不同的仪器仪表才能完成,因此指导老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站稳讲台,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小 结

《电子产品维修》项目课程的开设,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项目任务这个平台来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不但可以让学到的理论知识更扎实牢固,而且让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但它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为其他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使之逐步完善。

[1]刘增辉.电大引领远程职业教育的方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8,(20).

[2]王金强.浅析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J].商业经济,2008,(11).

[3]雷正光.职业教育课程的功能与发展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实验能力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做个怪怪长实验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