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7-2010年非甾体抗炎药利用分析

2012-08-07 03:07陈庆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重庆400016
中国药房 2012年10期
关键词:重庆地区非甾体抗炎药

吴 妍,陈庆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重庆 400016)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药物。近年来,随着对环氧酶(COX)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NSAIDs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该类药长期应用或应用不当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出血、肝肾损伤、心脏疾病等,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对NSAIDs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拟对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7-2010年NSAIDs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其临床应用趋势,供相关部门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有关数据来源于“长江流域医院用药信息网”中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7-2010年的购药数据。其中,一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6家,三级医院12家。药品数据包括药品通用名、商品名、规格、购入数量、参考价格及制药企业等信息。

1.2 方法

根据NSAIDs对COX的选择性分为传统型和新型2类。新型NSAIDs指特异性的COX-2抑制剂,主要包括吡罗昔康、氯诺昔康、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帕瑞昔布。分年度按类别统计20家医院2007-2010年NSAIDs的应用情况,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进行分析。限定日剂量(DDD)是为达到主要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各药的DDD值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6版)[2]和《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1版)[3]确定,文献未收载的药品参考说明书及临床用药习惯确定。DDDs=某药的年消耗量/该药的DDD值。DDDs具有量的相加性,其值越大,说明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年度NSAIDs的总销售金额及品种数统计

各年度NSAIDs的总销售金额及品种数统计见表1。

表1 各年度NSAIDs的总销售金额及品种数统计Tab 1 Consumption sum and categories of NSAIDs during 2007-2010

由表1可见,4年中NSAIDs的总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的销售金额比2007年增长15.52%,2009年比2008年增长29.10%,2010年比2009年增长11.87%。而4年中品种变化不大,2008年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5种,2008-2010年均为45种。

2.2 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统计

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统计见表2。

由表2可见,4年中阿司匹林的销售金额始终列第1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塞来昔布在2009、2010年跃居至第2位。而双氯芬酸由2007、2008年的第2位下降到了2009年的第6位和2010年的第8位,且其2009、2010年的销售金额反而低于2007、2008年。氟比洛芬由2007年的31位上升到了2009年的第5位,且在2010年稳居第5位,其销售金额大幅增长。

表2 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统计Tab 2 Top 10 NSAIDs i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 during 2007-2010

表3 各年度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统计Tab 3 Top 10 NSAIDs in the list of DDDs during 2007-2010

2.3 各年度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及比例统计

各年度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统计见表3。

2007-2010年每年全部药物的DDDs值分别为810.08、989.66、1224.59和1224.33万日。由表3可见,4年中阿司匹林和双氯芬酸的DDDs始终排在第1、2位,二者的总和超过了当年全部药品总DDDs的60%以上,说明这2个药品占据了NSAIDs的主导市场。

2.4 各年度传统和新型NSAIDs的销售金额和DDDs统计

各年度传统和新型NSAIDs的销售金额和DDDs统计见表4。

表4 各年度传统和新型NSAIDs的销售金额和DDDs统计Tab 4 Consumption sum and DDDs of traditional and novel NSAIDs during 2007-2010

由表4可见,2007-2010年传统NSAIDs的销售金额增长较快,2008年比2007年增长21.79%,2009年比2008年增长33.56%,2010年比2009年增长10.07%;传统NSAIDs的DDDs值呈逐年上升趋势,但2010年基本与2009年持平。新型NSAIDs尤其是COX-2选择性抑制剂各年的销售金额和DDDs则变化不明显。

3 讨论

通过对重庆地区2007-2010年NSAIDs的利用分析可知,各年度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上升,但2010年的上升趋势有所缓解。2010年相对于2009年而言,销售金额虽然上涨了10.07%,但DDDs基本与2009年持平。说明2010年NSAIDs在重庆地区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较2009年的上涨势头有减缓趋势。

尽管传统NSAIDs的价格相对便宜,但由于其同时对COX-1酶有抑制,存在不良反应多、耐受性差的缺点。同时通过本次对重庆地区医院的调查中发现,非选择性COX抑制剂阿司匹林在2007-2010年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排在第1位。临床广泛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其价格低廉、疗效确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老龄化加剧,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很可能是阿司匹林销售金额和DDDs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本次调查中,2007-2010年阿司匹林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排在第1位,其排序比为1.00,显示出具有很好的同步性,市场应用合理[4]。

选择性COX-2抑制剂尽管去除了对COX-1的抑制作用而导致消化道的刺激症状,但最新研究表明其心脏方面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会严重影响其临床应用,加上价格昂贵,致使临床对该类药的选择较为慎重;但其中的代表药物如塞来昔布和美洛昔康等有着可靠的临床疗效、适中的价格,只要能严格按照规定治疗剂量应用,将有非常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当然,在目前合理选择应用NSAIDs的基础上,还应着力开发不良反应更小的NSAIDs新制剂,以及对现有NSAIDs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有学者报道指出,在近几年我国的NSAIDs市场中,销售金额处于前3位的均是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和布洛芬[5];另外有学者报道,北京某“三甲”医院中销售金额排在前2位的是美洛昔康和塞来昔布这2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6]。而在本次调查分析中,4年中均处于第1位的是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的销售金额在2009、2010年均在第2位。但其他新型NSAIDs如美洛昔康、尼美舒利、氯诺昔康反而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在北京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应用已处于主导地位,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重庆地区与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总的来说,重庆地区医院NSAIDs的应用仍以传统药物为主,正逐渐朝着高效、长效和低毒方向发展,个别新型药物(如塞来昔布)所占市场份额已越来越大。

[1]穆殿平,呼自顺,刘 新.我院2003-2006年非甾体抗炎药动态分析与评价[J].中国药房,2007,18(17):1 300.

[2]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11-421.

[3]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第1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328-455.

[4]王鼎盛,葛 敏.杭州余杭医院2003-2007年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8):1 436.

[5]邢 颖,梁健华.2005-2007年我国非甾体抗炎药市场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41.

[6]宗 怡,赵怀全,甄建存.我院2006-2009年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46):4 345.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非甾体抗炎药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乡土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重庆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剖析和对策研究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