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2-08-10 12:23郁春江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学期软件人才

郁春江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郁春江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伴随着国际软件外包的迅速发展,我国软件外包产业也快速成长。其中,对日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已超过了中国软件外包整体收入的一半以上,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急剧增加。然而,既精通技术,又熟练掌握日语的复合型软件外包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对日软件外包行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调研对日软件外包发展现状,分析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能力需求,探讨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途径,为培养复合型对日软件外包人才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软件外包人才

20世纪90年代后,服务业成为全球产业结构的主体,国际产业间分工不断细化,跨国公司必须持续开发和再造其核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压缩成本,扩大利润,来确保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这使得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为我国面向国际市场的服务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6年国家商务部实施“千百十”工程,强力推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同时,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教育部也共同努力,推动国内许多中心城市竞相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以此为契机,作为服务外包的一个代表领域,软件外包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IDC、赛迪顾问及GARTNER等机构均预测未来中国的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中国软件产业的重要力量。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整体软件外包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于日本客户,其次才是欧美市场。

对日软件外包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2010年6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发布了 《2010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依然保持了较快发展,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33.8亿元,同比增长29.7%,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ITO业务规模为1177.4亿元人民币,占产业总规模的57.9%,同比增长28.2%。

全球专业服务机构毕马威发布的“中国服务外包市场倾向调查”报告中,预计我国软件行业2009~2013年的 5年间复合增长率将达17.2%,增长最快的将是软件外包子行业,未来国际软件外包业务向中国转移的态势将进一步加快。中国软件外包正处于10年黄金期的初期,将成为全球服务外包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见图1)。目前,我国软件的主要发包国是日本。整体而言,我国软件外包在全球所占份额仍较小,只有印度的1/10。这意味着我国软件外包业务发展空间巨大。随着对日软件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而合格的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发展对日软件外包的“瓶颈”。如何明确对日软件外包业务对各个层次人才技能的需求,培养出合格的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图1 我国离岸软件外包收入规模及增长率图

对日软件外包企业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目前软件外包企业对软件开发人员的素质要求,我们对有业务往来以及一些知名的软件外包企业进行了人才招聘方面的调研分析,概括总结出一般软件外包企业的用人需求。调研结果显示,一方面,对日软件外包企业需要求职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及日语基础;另一方面,要求求职者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应用技能、专业知识、责任心、团队精神、表达沟通等综合素质能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沟通能力、文化背景 日语作为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中与专业教育相配合的基本技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软件外包企业会作如下要求:(1)具备日语三级以上水平,具备一定的日文听说读写能力。(2)掌握一定的软件专业日语词汇,能够看懂各种设计书。(3)能使用日语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邮件交流沟通。(4)对企业文化及国外文化背景有基本的了解。(5)熟悉和遵守国际外包行业标准和流程规范。

实践能力 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各软件外包企业对人才的共同要求,如能够在项目组长的指导下,准确地理解日方上流工程的设计书,并能用日文写出详细设计书,单体测试设计书,编写代码及日文注释,调试代码等,用日语对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点进行总结,归纳为日文的问题管理表,提交给项目组长确认,并能在项目组长或软件工程师的协助下,用日语与日方就自己的提问进行简单的交流。综合起来主要包含如下几条:(1)了解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尤其是对日软件外包项目的开发流程,如果具有项目开发实际经验,那么在就业时就会拥有绝对的优势。(2)熟练掌握一或两门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涉及的语言主要有JAVA系列、微软系列的C++和. NET语言,其中,Web编程主要涉及JSP、ASP.NET、PHP,开发环境至少应掌握Eclipse或Visual Studio.NET中的一种。(3)具有一定的数据库使用能力,熟练掌握SQL Server或ORACLE中的一种。(4)熟悉常见的设计模式和开放架构,如MVC模式。(5)能熟练应用几种常见的辅助开发工具,如 Excel、Project、Visio等,测试人员应掌握常用的测试工具 LoadRunner、WinRunner、JUnit等 。(6)具备良好的文档编制习惯,代码书写规范。

个人综合素质 软件行业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团队开发、技术更新快、按期交付压力大、需要不断学习新行业、新领域的知识。因此,软件外包企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如下素质:(1)具备一定的行业基础知识,如金融、证券、通讯等。(2)适应能力强,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有快速学习的能力。(3)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强,善于与同事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实践

明确了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能力要求后,我们进行了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根据岗位定能力,根据能力定教学内容 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先定位典型岗位,通过分析典型岗位所需的能力,决定培养能力所要开设的课程及教学内容。根据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每个学期设置一个学期项目。按照这个学期项目所需的知识点开设相应的课程。课程内容以培养实际能力为主,尽量压缩理论授课时间,加大实践授课时间。根据软件企业用人要求每年进行教学计划的修改。

统一规划学期项目,逐步提升 为了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必须让学生接受企业实际项目的训练。根据典型就业岗位,每个学期设置一个学期项目,围绕这个项目,设置相应的课程。学期项目的难度逐步提升。以JAVA专业方向为例,第一学期公共课较多,不开设具体的学期项目,第二学期做静态网站建设,第三学期做JSP动态网站建设,第四学期做MVC三层架构Web应用开发实训。学期项目主要以引进真实的企业项目为主,辅以教师参与开发的项目。真实项目主要是由合作企业提供。合作企业会提供一些经过改造的、保密性不强的真实项目给系部,系部内部的实训楼让软件企业进驻,他们会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这些项目经过改造,可以拿来作为学期项目。教师参加的很多项目,经过加工和整理,也用来作为学期项目。通过真实项目的演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现“校企合作一体化,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职教培养模式。

结合相关课程进行“联合学期项目”开发 每个学期开设了多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内容不是相互独立的,我们通过学期项目将每个学期的课程进行联合,进行“联合学期项目”实训。以JAVA专业方向为例,第三学期的JSP动态网站建设,我们就联合了该学期的数据库技术、JSP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技术等。在学期项目开发过程中,教数据库技术的教师参与数据库的设计指导,教软件测试技术的教师参与学期项目测试部分的指导。把各门课程中所学到的独立知识点通过学期项目进行联合,通过学期项目进行实际运用。

课堂教学内容贴近工作需要 为了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应把所有的专业课都安排在机房授课。指导教师通过机房软件屏幕广播讲授,然后学生进行实际动手练习。软件开发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纸上谈兵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实际动手练习,能够掌握教师所讲内容,并加深记忆,对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及时补充知识。在讲授内容时,将企业在开发软件过程中常用的工具、软件技术等引进课堂。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采用的是Visual Studio 6.0;网页制作采用的是Adobe公司的 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JAVA程序设计采用的是开源的Eclipse;C#程序设计采用的是 Visual Studio 2008。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对这些工具的使用非常熟悉,他们进入企业从事相关工作时,就会得心应手,非常自然地进入项目开发的角色,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对日软件外包教材建设 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更新非常快,同时,对日软件外包行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相应的教材在市面上非常少。对于一些基础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实训内容的教材。有一些课程国内几乎找不到合适的教材,如对日外包文档读解等。可以采用日本的原版教材或课程教师自己编写讲义,进行教材建设。部分讲义是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的相应培训材料,任课教师对培训材料进行加工,使之更加适合学生。

软件外包企业实习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的学生,培养时间为三年。实习作为培养计划中的一个环节,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在第五学期,系部会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习,以便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为毕业后尽快进入角色提供有效的过渡。大部分学生进入周边的软件外包企业进行实习;一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在学校设立的开发团队。系部指派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指导。

结语

我们在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的学生就业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日语方向的学生现在更是供不应求,周围的对日软件外包企业每年都会提前来招人。如果各高校能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培养方案,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软件外包人才匮乏的局面一定会得到改善。

[1]余倩,等.中国离岸软件外包市场2008—2012年预测与分析 [R].IDC研究报告,2008.

[2]邢丘丹,等.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1):57-58.

[3]张文.中国软件外包产业正处10年黄金初期[N].中国经济导报,2010-11-09.

[4]徐延峰,等.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改革实践[J].专业人才培养,2009,29(3):29-30.

[5]李可学.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5):14.

G718

A

1672-5727(2012)07-0149-03

郁春江(1978—),江苏苏州人,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管理。

猜你喜欢
学期软件人才
人才云
禅宗软件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软件对对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