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逼迫行业强身健体

2012-08-10 00:52
节能与环保 2012年9期
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矿安全煤炭

此次危机暴露了煤炭行业粗放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煤炭行业效率低下,很难与国外煤炭竞争。中国的煤炭行业必须再次认真仔细审视自己,在努力扛过这一关的同时,狠练内功,强身健体。

直面煤炭行业问题与挑战

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在其承担的中国工程院一项关于我国煤炭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很严重、挑战很严峻。

首先,煤炭产量在不断增长的同时,资源保障能力却在减弱。根据BP2010年发布的数据,我国煤炭资源已探明剩余可采储量约1145亿吨,大多集中在地表深部,1000米以下深层资源占开采资源总量的比例超过50%,储采比38年。目前我国煤炭平均开采深度已达600米,受开采条件、开采技术、开采环境等各种因素制约和限制,已面临煤炭资源的枯竭的巨大压力。

其二,受地质条件、体制障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煤炭开采普遍存在回采率低、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等问题。虽然国有重点煤矿平均回采率已达50%以上,但产量只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左右,地方煤矿和乡镇小煤矿的回采率分别为30%和10%左右,开采工艺与技术手段相当落后,要全面提高全行业开采效率,艰巨性和紧迫性并存。

其三,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十一五”期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共149起,死亡人数3065人;另一方面,煤矿生产职业病高发局面未能有效改善,目前,全国累计报告煤矿尘肺病例约30万例;同时,随着煤矿开采时间和空间的延伸,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日趋复杂,高温、高压、高渗透问题日益突出,瓦斯、粉尘、火灾、水害、顶板灾害、冲击地压等灾害性威胁显著增大,煤矿安全生产面临较大压力。

其四,我国各煤炭赋存区的地质条件、资源赋存状况、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开采技术与资源条件并不十分匹配,由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比如,对水资源的破坏、地面塌陷、矸石露天堆放造成环境污染等等。

此外,在煤炭机械装备、技术人才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目前高端煤炭生产装备市场多数被国外厂商占领,煤炭开采适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将面临重大考验与挑战,高职业素质人才缺乏以及煤炭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明显偏少,制约了煤炭行业向高层次发展等等。

提高科学产能迫在眉睫

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对于行业本身而言,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提高科学产能。“所谓煤炭行业的科学产能,是指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产能量值,具体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从国家宏观供需关系基本均衡的角度评价确定的产能量值,即供需总量关系平衡协调。反之,如供需总量关系失衡或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都会引发市场波动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顺利发展;二是从微观实体煤矿核定产能量的角度评价确定的产能量值,即按照矿井核定能力正常组织的循环有序安全生产。反之,如煤矿或超核定能力生产、或停产半停产都会引发矿井安全、生产、效益危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健康持续发展。这两层均衡协调的科学产能既具有各自独特内涵,又统一为互为关联、匹配和支撑。”牛克洪告诉记者。

那么,我国煤炭行业的科学产能的相关情况是怎样的呢?谢和平的研究成果显示,目前我国煤炭综合考虑生产安全度、绿色开采度、机械化程度三类因素下的科学产能为11.1亿吨,仅占目前煤炭产量的1/3;百万吨死亡率高、机械化程度低、资源回收率低、对生态和水资源破坏严重的“非科学产能”占煤炭产量比重的2/3。按照拟定的科学产能综合评价各指标计算,2010年我国煤炭科学产能平均分为42.58分,而为94分,英国、德国为93分,澳大利亚为97分。这充分说明我国煤炭开采科学化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研究显示,我国煤炭行业的致命弱点是产能大增的表现掩盖了科学产能低下的本质。我国需要科学产能的迅速增加,而非科学产能的盲目扩张。而现在,盲目的扩张已经使我国的煤炭行业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如何增加科学产能?谢和平认为,提高煤炭科学产能,关键是要提升煤炭工业的生产安全度、生产绿色度和机械化程度,由粗放、无序、污染转向高效、安全、绿色开采,全面提高我国煤炭开采的科学化水平。具体做法是要推动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单一煤炭生产向煤炭综合利用、深加工方向转变;由粗放的煤炭开采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安全高效开采转变;由单纯控制煤矿伤亡事故向全面性的保障职业安全转变,以及由资源环境制约向生态环境友好型转变等五个转变。

牛克洪认为,应从政府和煤炭企业两个方面着力去布局工作。政府层面要从重视对国际经济发展走势的分析与预测,适时定策;提前对经济结构失衡尤其是煤炭供需变化趋势提出预警;适时调整能源战略、产业政策及经济杠杆;通过政策与信息来引导煤炭企业。在企业层面,要做好如下工作:把握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了解和把握国家能源战略、产业政策、煤炭开发布局及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取向变化;为适应煤炭需求的“量变”与“质变”提出对策;了解全国煤炭产能总量变化、地域布局、品种结构、运输方式及能力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全面了解煤炭企业自身核定产能状况,分析自身的生产能力、采掘关系、采场布局、客户地域、产品品种、运输方式等情况,及时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产量计划及市场营销策略等。

实际上,谢和平提到的五个转变,是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揉在一起的。两个行业的重量级人物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看来,提高我国的科学产能是我国煤炭行业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煤炭行业煤矿安全煤炭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煤炭行业要加强淘汰落后产能
关于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问题的思考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