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体会及思考

2012-08-15 00:43郭彩霞李艳博牛丕业孙志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2期
关键词:预防医学医学教育留学生

郭彩霞,李艳博,牛丕业,田 琳,孙志伟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北京 100069)

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体会及思考

郭彩霞,李艳博,牛丕业,田 琳,孙志伟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北京 100069)

留学生医学教育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医学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与国内医学生教育相比较,留学生的医学教育有着鲜明的国际特征。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留学生预防医学教育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总结出一套针对留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一些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为今后留学生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留学生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反映高校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课题。我国留学生医学教育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医学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不但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并且影响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同时也影响我国留学生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声誉。医学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将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综合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也影响我国留学生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声誉。2001年11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ME)正式出台《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GMER),在医学教育标准方面,为世界各国间搭建了一个国际化平台[1]。因此,与国际化接轨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必然。

《预防医学》是我国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首都医科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留学生,《预防医学》是其必修课程,目的是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得我校培养的留学生,建立预防医学理念,树立预防为主及为人群健康服务的观念,在具备较强的临床医学技能、医德和医风的同时,还能开展适宜的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因而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工作很重要。与本国医学生相比,留学生教育教学方面具有文化背景的异域性、知识结构的参差性和教学过程的外语性等特殊性[2],因此医学教育的教学过程不能简单地遵循我国国内医学生教育模式,应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制定出一套适合留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这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值得去探索和思考。现谈谈在进行留学生《预防医学》授课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以及对留学生医学教育方面的思考。

1 教学前的准备

留学生大多没有任何的汉语基础,无法进行中文式的授课学习。因此,留学生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必须采用全英文授课。来我校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于印度、巴基斯坦、几内亚比绍、孟加拉等国家,还有少数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和加拿大。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虽然他们都精通英语,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非常流畅,但是大多留学生或多或少的带有程度不等的地方口音,与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大部分留学生对医学专业词汇非常陌生,加之授课老师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欠佳,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出现语言交流障碍。而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教”和“学”的互动过程,交流障碍不但影响教师授课的自信,而且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授课效果不理想,为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

语言是授课过程中传递知识信息最为重要的要素,而语言障碍是困扰留学生教学的重要问题,是国内许多医学院校留学生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3-5]。突破语言障碍是保障顺利教学的先决条件。留学生授课的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沟通能力,这点毋庸置疑。而且,留学生个性活泼,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在课堂思维比较活跃、敏捷,敢于提问题,随时可能提出问题打断教师的讲授,所以如何运用英语正确表达专业术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也是授课教师面临的一大考验。教师应掌握或熟悉本课程中英语的常用句型和口语化表达模式,牢记相关专业英文词汇,并能准确、规范地解释专业词汇,还需在授课之前进行发音的强化训练。与此同时,老师应该将重点放在“教学”上,教学过程中注重更好的表达教学内容,不单单以讲英语为目的。

英语教学的备课难度大,耗费心血、时间长,而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要想上好留学生预防医学课程,授课教师应充分备课,为实施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前提和保障。教材是医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向导,也是教师授课的基本工具。目前,我校留学生没有现成的英文教材可用。这就需要授课老师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查找和阅读大量英文材料,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搜索国内外相关资料,综合后制订教学讲义,编写教案,精心准备讲稿,明确各章节教学的重点、难点,制作英语课件,熟悉讲课内容,熟记英文词汇。而且,在制备多媒体课件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于示意图、动画、图片等使教学内容生动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幻灯片内容在排版上提纲挈领、语句精炼、简洁明了,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另外,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补充也尤为重要。教学内容在以国内内容为主线的基础上,应逐步加大与国际接轨的力度,留意有价值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新概念、新知识、新案例,将之融入到现有的预防医学教学体系中。

2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授课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合理把握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时间,注意逻辑性,内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巧妙地结合幻灯、录像、动画等,发挥眼、耳、手、脑等器官的联合作用,加强学生对预防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还应尽量使用简单句型来描述复杂的讲课内容,或利用图片、动画等将原本枯燥、难懂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并记忆授课内容,大大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同时,教师应根据留学生的文化背景渊源,将其民族、地域以及国情等特点融入到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讲述中国及世界预防医学的现状及特点,使得学生能从熟识的民族文化和国情特点出发,将专业学习和本国发展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消除留学生对异域文化和国情的陌生感,为教学创造一个亲切、熟知和和谐的氛围[6]。例如:在讲解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时,除了讲述地方性砷中毒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外,还可介绍深受地方性砷中毒困扰的孟加拉国有关砷中毒的历史。倘若有学生来自孟加拉国或对砷中毒非常熟悉,可邀请学生在台上或台下谈谈其对砷中毒的认识,并适时展开讨论。这样的教学互动形成了很好的课堂氛围,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实用性。

为提高教学质量,应灵活多变的运用教学方法,亦可合理地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尽可能地发挥留学生的课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水体重金属汞污染的后果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下“日本水俣病”。从这个典型的世界公害病事件入手,让学生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后,再从汞的理化性质、毒理(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作用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一一进行讲解,且在讲解时不时和案例进行对接。这种案例教学的方式可大大加深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老师还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或将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基础、小组讨论式”的PBL教学方法引入到留学生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7]。另外,大多数留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因而授课时应因材施教,注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了解,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 课后教学辅导、反馈与交流

高等教育的学习,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可向学生提供一些教学辅导材料,包括相关SCI论文、科学研究报告、网站等,推荐教学参考书和教学网站,让学生课后自学,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快速和大量阅读的需要。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复习思考题让他们解答,促进其主动学习,通过问题的思考来加深其对预防医学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可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并将成绩记入平时成绩,这不仅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尤其是对于迟到、早退、逃课的留学生,而且教师可了解到学生对上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指导后续的课堂教学工作。

课间或课后交流是一种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学生可在课间或课后直接询问,或通过E-mail、QQ、电话等方式和老师进行问题的交流与解答。有些留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参考从本国带来的原版英文教材并配备电脑,课后除自学原版英文教材外,还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补充学习,知识面相对较广。师生交流也有助于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同时老师应鼓励学生踊跃提出有关教学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提高留学生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随着我校留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今后预防医学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医学教材不适宜进行留学生教学的特点,有必要为留学生量身定做一套科学性强、专业性突出、语言规范、难度适中的预防医学英文教材,并积极倡导对任课教师进行专业的英文培训,派青年教师到内地名校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能力,保证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英文表达的熟练性、规范性、专业性和科学性。青年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新观念,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留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校对于医学留学生教育应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Core Committee,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J].Med Teach,2002,24(2):130-135.

[2]于 燕,杨爱民,张振军.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1):60.

[3]孟召伟,董 峰,谭 建,等.天津医科大学留学生核医学教学的实践和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747-750.

[4]曹文艳,朱有森,曹明宇.我校留学生医学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5):129-130.

[5]张东亮,赵树梅,丁嘉祥,等.留学生与国内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讲授的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5):1223-1225.

[6]高 艾,田 琳,李变兰.临床留学生《预防医学》全英文授课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501-503.

[7]郭凤劲,林建炜,刘 平.PBL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留学生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8(7):773-775.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GUO Cai-xia,LI Yan-bo,TIAN Lin,SUN Zhi-wei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Family Medicine,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69,China)

Medical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and is also a vital indicator that reflects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medical schools.However,medical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s a distinctive international character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for domestic students.Preventive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curriculum of modern medicine.However,at pres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re still at an exploratory stage.It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ummarize a set of teaching mode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This paper introduces our experience in 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which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rnational student;preventive medicine;teaching

G642.0

A

1006-2769(2012)02-0318-03

2011-11-22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11JYY143)

郭彩霞(1981-),女(汉族),山西平遥县人,讲师,医学博士,从事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研究。

孙志伟(1958-),男(汉族),教授,医学博士,从事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研究。

猜你喜欢
预防医学医学教育留学生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高职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统计学案例设计初探
《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
MOOC优质教学资源在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