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化教学法在肝胆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 00:43刘宏鸣刘孟刚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2期
关键词:形象化肝胆外科

刘宏鸣,刘孟刚,蓝 翔,曾 玮,谢 斌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重庆 400042)

形象化教学法在肝胆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刘宏鸣,刘孟刚,蓝 翔,曾 玮,谢 斌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重庆 400042)

肝胆外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性强,通过引入形象化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教学状态,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

形象化教学;见习;肝胆外科

近几十年来,肝胆外科学经历了从独立发展到逐步成熟的阶段,各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肝脏移植、微创腹腔镜、肝胆胰脾介入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肝胆胰脾外科临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过去的手术禁区和难点也得到了突破。目前,在微创内窥镜、血管外科、介入影像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的发展,使肝胆胰脾外科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精准微创手术正成为大家追求的新标准[1]。

与此同时,肝胆胰脾外科的临床见习教学也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机遇。临床见习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关键环节,也是临床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学会与患者沟通合理处理医患关系,初步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培养其对临床工作的兴趣,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观察到在肝胆外科见习的学生已经不满足于过去在病房内床旁的传统见习教学方式,他们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具体过程的强烈求知欲迫使临床教学方式需要做出改变,而数字化技术、介入影像技术、内窥镜技术在临床的大量应用也提供了这样的机遇与平台。本文就如何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将各种形象化教学手段引入到肝胆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进一步为提高见习教学质量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1 肝胆外科见习教学现状分析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临床见习往往安排在理论大课学习过程中或学习刚结束时。由带教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方案,在病房选择代表本学科的典型病例,准备好具有典型病史、症状、体征又能配合教学工作的患者。学生进入病房后,教师对其进行分组,按照分组学生进入病房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病史询问、查体。在病房看完病人之后,学生再集中到示教室,结合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开展讨论,重点是讨论对看过的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意见。在学生发言之后,由带教教师做点评。通过讨论及讨论后带教教师的点评,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相结合,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及发生发展规律。最后,带教教师再集中学生在病房查看一些典型病例、典型体征,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了解无菌术、换药、拆线等。整个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选择典型病例,介绍讲解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使学生学起来很单调,枯燥无味,很难记牢。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明显降低,由于长期的死记硬背,学生分析问题、推理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肝胆外科既往也沿用上述流程,也结合一些简单的手术录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由于肝胆外科临床诊断与治疗手段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治疗方案很多已经被微创、腹腔镜、介入手术所替代,学生对很多疾病的诊治过程不能完全理解,提出的许多问题带教教师无法口头解释清楚。另外,由于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在国内教学工作中的大量开展,也使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问题,为了高效率的回答学生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其对疾病诊治的认识,尝试着将大量的形象化教学手段引入肝胆外科临床见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形象化教学法的特点

形象化教学法又称立体化教学法,是一种全方位、立体感较强的综合性教学方法。其内容包括在讲授理论课时,结合板书、图片、投影、幻灯、录像等手段,配以真实的以及复制的模型教具进行教学,并结合实验及示教课,引导学生由文字到画面,由平面到立体,由感性到理性认识,把书面理论、文字语言转化为视听语言,使学生能直接观察、认识、领会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美国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简称ACM)计算机图形图像专业组织(ACM SIGGRAPH)的主席Scott Owen,就曾经展望过计算机技术带来的开放式图像革命与形象化教育的前景[2]。形象化教学实际上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它的理念与方法已经或多或少的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都有不同的体会与心得。目前将其单独列为一种教学方法是因为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影像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教学方法的巨大变化,形象化教学拥有了更多、更好的载体,也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形象化教学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并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强化与推广。在医学领域,形象化教学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以形态学为主的人体解剖学,由于自身学科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就较早的开展了形象化教学[3]。教师强调应用活体、尸体、模型、图片及动态影像资料等来进行授课、练习、考试,从而达到易学易记的目的,并归纳出直观化、形象化、动态化、系统化等教学原则。形象化教学在临床学科也有较多应用,如神经病学、妇产科、口腔科、皮肤整形外科等,其目的也是希望将书本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其对学科知识的良好掌握。

3 形象化教学法在肝胆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肝胆外科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仅靠理论学习培养不出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学会运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来完成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才是培养医学生的最终目标。这一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临床见习是一个医学生走向临床、面对病人的第一步,良好的开始对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肝胆外科涉及上腹部多个器官,解剖关系复杂,不管是肝脏还是胆道都具有三维空间的特点,需要形象化的立体描述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以胆囊三角这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为例,教科书上将胆囊管、肝总管及肝脏脏面三者构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又叫Calot三角)。学生常常理解此“三角”为一平面三角,而实际上肝脏脏面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曲面。胆囊三角也是一个立体的不规则区域,而且是随着手术中将肝脏向上抬起才能显露的区域。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我们制作了教学模具,将肝门部的胆管、门静脉、肝动脉结构立体化,并结合腹腔镜手术录像进行教学,让从来没有上过手术的学生也看懂了手术,理解了胆囊三角是一个立体、动态的空间结构,教学效果远胜过书本上的描述和平面解剖图片。在肝脏的分叶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肝脏的三维分叶、分段示意图,将各种分叶、分段方法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让学生利用可以分解的教学模具熟悉肝脏解剖,并简单结合半肝切除、肝叶切除、肝段切除等手术照片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教学中见习生经常对手术非常关心与好奇,也提出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微创手术切除胆囊时,胆囊和结石如何通过1cm的孔道取出腹腔等)。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回答学生的问题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将电视腹腔镜的手术实时视频信号连接到示教室,因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一般在半小时以内,在见习教学中也安排了这类简单的手术观摩,通过现场的观看与提问,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生动的印象,记忆深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如床旁询问采集病史、床旁查体、病史归纳总结等工作,另一方面大量应用形象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图片、投影、录像等来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还利用模型教具演示解剖知识、腹部查体、手术方式等实际操作,另外也利用医院数字化平台,将患者的影像资料(如CT、MRI等)动态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多媒体课件效果明显,多媒体课件内容形象、生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发现目前各种疾病的关键点,学习主动性大为提高。形象化教学使教、学双方很容易形成互动,针对见习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使教、学双方均获得较大收获,教学内容得到不断丰富。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如下体会:①应在紧密结合见习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尽量合理运用二、三维动画,弥补常规医学教学之不足,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动感和视觉优势。可以使学生对肝胆外科平面的解剖图谱有进一步了解与掌握[4];②课件结构应尽量贴近学生的习惯思维,循序渐进,科学地展示丰富的教学图文信息;③教学信息展示适当,插图、动画、背景和音乐等应紧贴教学主题,使课件在视觉上与结构上都力趋完美。

4 小结

形象化教学法是根据教师对教材的深人研究和对学情的分析,在教学中利用直观的示范图、实物、模具演示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长时间的空洞说教和那种不负责任的敷衍有损于教师本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其严重后果就是学生对所讲解的内容毫无兴趣,导致注意力分散。从某种意义上说,形象化教学法比一篇完整的文字教案更为重要。医学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其他专业人才,要求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术性强、实践经验丰富、个人的成熟性较高。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学员真正接触临床实践的开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培养职业道德和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机,是由标本、模型、动物顺利过渡到人体的关键。因此,学生见习任务完成的好坏,和将来的实习、工作直接相关,对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也影响深远。

通过在临床见习中推行“形象化教学”,使学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实习的过程中能主动提出问题,遇到问题时能通过查阅文献等自己解决问题[5],使得学员对肝胆外科疾病诊治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有进一步增强,并且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学生通过临床见习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基本技能,并能将各有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圆满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见习任务,为其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形象化教学法不仅增加了真实感,使学生易懂易记,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转变为从感性到理性,然后从理性又到感性的反复循环,充分利用启发式及提问式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形象化的教学方法使见习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改变了教师讲起来抽象、学生听起来空洞乏味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临床教学活动和模式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1]匡 铭,汤 地,王 晔,等.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肝癌患者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7):682 -687.

[2]G.Scott Owen.Visualization education in the USA[J].Education and Computing,1993,8(4):339 -345.

[3]邵旭建,吕雯清.人体解剖学形象化教学法[J].解剖科学进展,2008,14(4):469-470.

[4]薛东波,张伟辉,薄 红,等.普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54-55.

[5]陈庆山,石献忠,周长满,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3):73-74.

Applications of Figur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LIU Hong-ming,LIU Meng-gang,LAN Xiang,ZENG Wei,XIE Bi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2,China)

As hepatobiliary surgery is a practical teaching task of clinical trainee,it should be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hich clinical probational students are passive in the use of figura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and complete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successfully.

figurative teaching;probation;hepatobiliary surgery

G642.44

A

1006-2769(2012)02-0409-03

2011-11-21

刘宏鸣,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肝胆胰肿瘤的临床治疗与研究。

谢 斌

猜你喜欢
形象化肝胆外科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学诗2
敬民深处见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