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发挥文物古迹在太原建设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中的作用

2012-08-15 00:48
科学之友 2012年14期
关键词:本市太原市文物

于 灏

(太原市天龙山文物保管所,山西 太原 030021)

建立太原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品牌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包括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需要社会各部门的紧密合作和整体推进。在旅游文化产业的众多要素中,最核心的是旅游资源,而最能展现太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城市魅力的旅游资源就是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文物古迹。如何全面准确地掌握太原市的文物资源状况,认真思考在保护和利用这些文物资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文物资源合理利用的力度,充分发挥文物古迹的资源优势,对于推动本市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太原市文物资源的基本情况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太原文物古迹数量种类多、时代跨度大、文化价值高的特点。目前,本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7处。据太原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已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包括复查833处,新发现1404处。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其他6处,6大类文物类型全部覆盖。此外,本市还有各类馆藏文物约5万余件。这些文化遗产,彼此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气势雄伟、景象万千的壮丽画卷,再现了太原城市的形成过程、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文明的成就和文化艺术的辉煌。

1.1 地下古文化遗存埋藏丰富

太原市的古代文化遗存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历经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直到元、明、清连续不断,其中,旧石器时代有古交文化遗址、李家庄文化遗址、石千峰文化遗址等;新石器时代有娄烦山城峁文化遗址、义井文化遗址、东太堡文化遗址等,还有晋阳古城遗址、孟家井瓷窑遗址等等。古墓葬则以春秋晋卿赵氏大墓、北齐娄睿墓、隋代虞弘墓、王家峰古墓、太山金棺舍利墓等为代表。

在太原金胜村发掘的春秋晋卿赵氏大墓是一座迄今为止保存最好、获得资料最为丰富的大型春秋晚期墓葬,共出土各类随葬品3034件。其中,青铜器2100多件,最大的一件青铜鼎高1m,口径1.04 m,是国内已知最大的春秋大鼎。大型车马坑面积达110 m2,其中,战车、仪战车17辆,马44匹。其种类之齐全,保存之完好,兵车呈双纵列排列之特点,在国内实属罕见,为研究晋文化及三家分晋前后的历史提供了极为可靠的证据。

在太原市王家峰挖掘的徐显秀墓,共出土器物500余件,壁画330 m2,壁画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天象图,下图环绘四壁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图景。徐显秀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壁画墓,入选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出现,为研究隋唐墓葬制度及墓葬壁画艺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晋阳古城遗址占地面积约20 km2,此城创建于春秋中晚期,历秦汉、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后被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水灌,使这座千年古城毁于一旦。晋阳古城是我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军事重镇,更是东魏、北齐、隋唐的陪都和北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火烧、水灌、永久遗弃这种特殊的遗址埋藏现象,在全国同一时期遗址中十分罕见,其相对保存的完整性,对研究我国隋唐时期的城市建筑、布局及市政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地上文物古迹千姿百态

太原市的地上文物数量大、种类多。各类寺观、宫殿、石窟寺、古塔及依附于这些古建筑中的石刻、雕塑、壁画等遍布全市各地。这些地上文物,是我国古文化与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为我们研究中国建筑史、建筑美学、建筑结构、宗教艺术及历代的政治、文化、经济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晋祠创建于北魏之前,是纪念晋祠的首任诸侯唐叔虞的家祠,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晋祠的木构建筑丰富多彩,以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为代表,被誉为“三大国宝建筑”。圣母殿为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其四周围廊的建筑风格、前廊柱雕木质盘龙的形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实物。鱼沼飞梁的双梁十字形结构,在古画中偶见,实物仅此一例,实属可贵。这些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天龙山石窟开凿于北朝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唐、明代,形成今天的规模。这些石窟造像以其娴熟的雕刻技法、细致的艺术表现、精深的佛教内容和丰富的生活气息著称于世,其所形成的“天龙山样式”直接影响着后世石窟造像的风格,被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誉为东方石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太原石刻多姿多彩,主要有唐《晋祠之铭并序》碑,东魏千佛碑、唐华严经石刻等。其中以《晋祠之铭并序》碑最为珍贵,此碑深得王羲之的神韵,被历代公认为是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杰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对于研究初唐的文治武功,晋祠的秀美风光以及书体艺术具有极高的价值。

1.3 馆藏文物浩如烟海

据不完全统计,本市现有馆藏文物约5万余件,涉及石器、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金银器、绘画、书法、经卷等多个门类,可谓种类齐全、数量众多、价值连城,是展示本市2500年历史文化最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晋阳大尖足布、群铜器、大乐贵富蟠璃镜、变描金七孔瓶、彰州窑开蟠螭壶、青花福禄寿花觚、天泉舞柏图、山水四条屏、王庭筠行草七言轴等珍贵文物,都是同时代中的精品,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总之,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闪耀着璀璨的人文灵光,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太原城市文化的根脉和灵魂,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品牌最核心的资源。

2 制约太原市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的因素

2.1 管理体制滞后

目前,太原市的文物资源基本上都由政府的职能部门管理,属事业单位性质。现行的管理体制对这些文物资源的主管部门缺少发挥文物资源优势的激励机制和目标考核。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对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但是与太原市文物资源大市的地位和当今文物旅游景区的发展趋势相比,仍然严重不足。此外,很多文物旅游景区还存在着多头管理、交差管理的问题,一个景区往往由文物、林业、当地政府等多个部门同时参与管理,其职能相互交差重叠,经常出现相互制约、相互扯皮的现象。这些都是导致本市文物景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2 文物资源内涵挖掘不足

太原市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其种类之齐全、数量之巨大、价值之连城,在全国名列前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是本市目前在文物资源的拓展延伸、文物景区的整合提升以及特色品牌的确立和打造等方面存在的一定的差距,难以形成主题明确、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规模宏大的品牌效应。

2.3 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

目前,本市在文物资源的对外宣传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投入经费少、形式简单、渠道单一等方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投入和整合宣传的力度不够,各个景区各自为政,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全面、系统、鲜明的对外宣传战略体系。因此,许多极具特色和价值的文物资源知名度很低,在全国、全省甚至全市的影响都很小,很难树立起具有太原特色的文物资源品牌形象。

3 如何发挥文物资源在太原市建设旅游文化品牌中的作用

3.1 建立合理完善的景区管理运行机制,确保文物景区又好又快发展

文物景区的发展涉及资源保护、研究展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对外宣传、永续利用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经济性,需要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保证景区良性、快速、持续的发展。

(1)政府的主导职能。政府负责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道路、通讯、供电、供水、排污等方面的建设;负责制定文物景区的整体规划和详细的文物保护及旅游开发规划;负责文物资源价值评估工作;负责景区资源的保护、研究、陈列、宣传等工作;负责全市文物景区整体营销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对景区的开发、利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确保文物资源的安全和景区的持续发展。

(2)市场运作的范围。景区内具有经济性质的工作,需在“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下,由政府委托给企业管理经营,按市场规则运行。包括:景区开发资金的投入;景区门票的管理;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服务项目的管理经营;景区环境卫生的清洁;对外宣传促销等方面。

(3)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要在做好公共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营销等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市场规律,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文物景区的开发利用和经营服务工作,政府发挥主导和监督的作用。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主要从事微观操作,提高文物景区的经营服务水平,增强景区的市场竞争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文物景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3.2 深挖景区文化内涵,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塑造文物景区品牌形象

(1)打造核心景区。本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怎样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怎样充分发挥文物景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根据本市当前的财政状况、文物资源价值评估以及各景区的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目前应该集中力量,重点开发晋阳古城、蒙山大佛、晋词、天龙山景区,将这些各具特色的文物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大景区运营模式,形成景区规模效应,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周边景区的整体腾飞。同时,加快太原市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全面展示全市丰富的馆藏文物,以实物资料来有力的诠释本市2500年的悠久历史,推动本市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重点进行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基础服务设施和道路、交通、通讯、供电、供水、排污治理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完善体系,扩大和延伸文物景区的旅游经济效益。

(3)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制定景区管理条例,组建景区行政执法队伍,规范景区管理、经营工作;强化景区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全面完成污水、垃圾等废弃物的二次处理工作,为游客创造清新、整洁的游览环境;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教育,制定服务规范,提高整体接待服务水平。

3.3 扩大对外宣传,提升太原市文物景区的知名度

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本市文物景区的整体宣传规划,构建符合本市文化特色的宣传战略体系,对景区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展示。

(1)形成品牌效应。认真分析太原文化资源的特色,提炼出极具吸引力、容易上口、便于记忆的宣传口号,如“唐风晋韵、古城太原”、“盛世之源、文物之乡”等,树立太原的特色品牌形象。

(2)加强广告宣传。强化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大众媒体上的广告宣传,特别是在强势媒体的宣传(如中央电视台);加强在主要交通干道、车站、机场、停车场等区段的户外宣传,形成全方位、立体型的广告宣传网络。

(3)提升宣传品位。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家来文物景区采风,鼓励和支持名家留下描绘景区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影像、照片,并在相关媒体发布;邀请国内一流编剧、导演、演员,拍摄涉及晋阳文化的影视作品,在强势媒体中于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参加省内外各种旅游交易会、展销会,在客源地举办旅游推介会等;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和文艺演出。

总之,本市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而且还有鲜明的晋阳文化特色。正确认识、合理保护、有效利用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对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凸显太原的文化名城特色,实现本市“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本市太原市文物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文物的栖息之地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文物的逝去
【数据一览】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