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进展

2012-08-15 00:48周映伽沈红梅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2年2期
关键词:口腔炎放射线放射性

周映伽,黄 杰,沈红梅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118)

放射性口腔炎亦称放射性口咽炎或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是一种放射线电离辐射的急、慢性口腔黏膜损伤,属于头颈部放疗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46.0%~78.1%[1-2]。在鼻咽部恶性淋巴瘤、鼻咽癌、口腔肿瘤等放疗过程中,常会出现放射性损伤。由于黏膜上皮细胞对放射线比较敏感,所以放射性口腔炎是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放疗中断乃至治疗失败的原因。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放射性口腔炎的预防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现综述如下。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中医学认为,放射线属火毒之邪,最易伤津耗气,放射线直接照射口腔所致损伤乃火热毒邪燔灼肌肤,属“口糜”范畴,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气阴两虚,常见的证型有热毒炽盛、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虚湿热、气滞血瘀及气虚血瘀等[3]。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是所有放射性口腔炎发病的根本原因,而以脾肺肾气虚及肺胃肝肾阴虚为主。“火”(热)贯穿放射性口腔炎始终,无论是实火(火毒或湿热)还是虚火(阴虚火旺),在每例患者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而且以虚火占主导地位,血瘀也是放射性口腔炎的重要发病机制。虚、火、瘀互为因果,常常同时存在,形成恶性循环且贯穿始终。

1.2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对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照射引起的口腔黏膜细胞数的减少可能是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病理学基础,但这种细胞数的改变并不易被临床发现,临床常见的往往是急性渗出性炎症的组织学改变,这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照射的方式和剂量、自身抵抗力、口腔疾病及卫生状况、放疗导致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消失、放疗导致的自身免疫力下降、化疗药物对增生活跃黏膜细胞的损伤和造血系统及免疫功能抑制、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口腔菌群失调等[4]。由此看来,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可能是口腔正常黏膜在放射线的照射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预防和治疗

2.1 中医治法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口腔炎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凉血活血或补气健脾为治法。从中医观点解释,电离辐射是一种“热性”杀伤物质,热可化火,火能灼津,进而发展成阴虚证候。热与癌毒互搏,而致毒热互蕴,因此阴虚与热毒是放疗(特别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毒副反应。对于放疗导致的局部毒副反应,以养阴生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也有报道认为加以活血化瘀可改善微循环,提高放疗的敏感性。但在放疗期间,则将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法则贯穿治疗始终。韩俊庆等[5]用参麦饮水煎剂放疗前口服防治300例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获得良好疗效。路军章等[6]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含漱防治90例不同程度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获良好疗效。谭志强等[7]用甘露饮为基本方加减防治50例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疗效确切。杨水秀等[8]研究发现马鞭草合剂能有效减轻放射性口腔炎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王毓敏等[9]运用滋阴清热合剂治疗50例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获良好临床疗效。

2.2 西医治法 目前,西医对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治疗亦无特效药物,多采用大剂量维生素、高蛋白营养和补液、抗炎等治疗,并同时给于口腔清洁、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西瓜霜局部喷涂或维斯克局部喷雾等,但疗效多不令人满意。冯崇锦等[10]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于受照射区口腔黏膜表面,可有效推迟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时间,但未能防止其发生。何依群等[11]应用康复新液漱口或口服治疗能消肿止痛,迅速修复黏膜损伤。徐鹭英等[12]发现,用超氧化物歧化酶外贴治疗放射性口腔炎可减轻损伤。李平[13]发现,用GPD混合液(由庆大霉素、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配制而成)含漱能明显减轻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黄朝斌等[14]发现,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急性放射性口腔炎有较好疗效。

放射性口腔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药物预防或治疗放射性口腔炎一直是医生及患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1]Vera-Llonch M,Oster G,Hagiwara M,et al.Oral mucosit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ation treatment for head and neck carcinoma[J].Cancer,2006,106(2):329 -336.

[2]房彤.头颈肿瘤病人急性放射性皮肤和口腔粘膜损伤的调查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18(5):350 -351.

[3]张代钊.中西结合治疗放化疗毒副反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1.

[4]张新良,王晓萍.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4):312 -313.

[5]韩俊庆,俞新爽,丁晓,等.中药预防性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4):294 -297.

[6]路军章,杨明会,崔书祥,等.大黄黄连泻心汤含漱防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7):438-439.

[7]谭志强,黄智芬,郑献敏.甘露饮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1,24(3):15.

[8]杨水秀,甘晓英,兰脆霞,等.马鞭草合剂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效果观察[J].家庭护士,2007,5(6):12 -14.

[9]王毓敏,谢广茹.滋阴清热合剂治疗放射性口腔炎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1999,16(1):12 -13.

[10]冯崇锦,郭俊兵,陈勇.rhEGF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26(1):48 -49.

[11]何依群,王少龙,姜鹤群,等.康复新液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口腔黏膜损伤 36例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6,35(11):1039.

[12]徐鹭英,谢云青,宋墨琴,等.SOD药膜预防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23(4):273-275.

[13]李平.鼻咽癌放射治疗致口腔炎治疗方法探讨[J].医药产业资讯,2006,3(2):40 -41.

[14]黄朝斌,张春.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06,18(6):81 -82.

猜你喜欢
口腔炎放射线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医院放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和防护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放射线:小心,危险!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牛年生人 五之气运气养生
马年生人 五之气运气养生
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分析
放射线对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作用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