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区护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012-08-15 00:47蒋煜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9期
关键词:基地社区护理

蒋煜

四川省第六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212

浅析社区护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蒋煜

四川省第六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212

我国社区护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有管理不规范、量少质低等。合理配备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立、健全基地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社区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带教师资;建设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大力发展社区护理事业已是势在必行,而在我国目前,社区护理面临着多种问题-人力资源匮乏、培养的社区护士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和社区的护理需求脱节[1]、社会支持等等。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也必以社区为基础,并且必须在各种社区场所中安排实践的。所以,建立、健全社区护理教学实践基地是当前培养社区护士的关键[2]。现就社区护理教学基地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对策提出一些自己的浅见。

1 建立、健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的意义

1.1 全面提高社区护理人才的整体素养

1.1.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已引起各级机构的高度重视,但由于起步较晚,社区护理专业的设置、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依旧比较薄弱,多数医学院校仍停留于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增设一门社区护理课程的阶段,社区护理的师资培训更是薄弱[3]。有研究表明,社区护理人才最好的培养方式是从学校直接培养专业的社区护士[4]。社会需求就是教学的方向和重心,所以在校期间的教与学重要性更为凸显。社区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加重社区护理实践活动的比例,可使护生将理论知识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工作实际中去,实现课堂教学和基地实践的双丰收[5]。

1.1.2 提高护生在社区实践中对社区护理的认识 当前社区的种种典型表现是我们所有护生学习、体味的最好教材,使得护生能充分认识到开展社区护理、加强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提升社区人群健康意识的意义重大;加深了护生对社区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社区工作也能一展抱负,有极大的上升空间,从而增强了学好社区护理知识的信心[6]。

1.2 唤醒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据谭立宁[6]等的研究,通过在不同社区场所进行卫生宣教与健康教育,居民的健康意识提高了,测血糖、测血压、进行保健咨询的居民十分踊跃,短短30d内高达1086人次;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也大幅提高,正确说出血压正常数值的居民由40人提高到90人;能说出龋齿的危害与预防以及正确的刷牙方法的人数,也比开展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前大量增加,体现出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工作开展的广阔前景。

1.3 满足社区居民对预防保健方面的强烈需求

研究表明,在社区护理需求中排名前三的依次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护理。而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从业人员提供的服务恰恰与之不符,直接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工作了解不多,满意度也不高。组建配比合适的教学实践基地,在护生实习和社区人群需求之间寻找切入点,是教与学合理化的必然选择。

2 我国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2.1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

2.1.1 教学基地的配置不合理,数量少、质低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的时间过短,网络建设有待提高,且大多存有功能不全、服务质量急待提高等各方面问题,可做为合格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的相关机构,则更是少之又少[7],这需要各级相关部门进一步的投入,尤其是各个医学院校积极主动的配合工作。

2.1.2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带习老师队伍极其薄弱 社区护理人员相关工作的年限、职称、学历以及对带习的正确认识是完成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关键。据陈萍[8]等调查显示,社区护理人员的学历大多以大、中专为主,本科仅占1.32%;中专学历比例,黑龙江省74.0%,深圳市90.9%,徐州市90.2%;有调查显示,不低于 30%的非护理专业毕业生在一线从事护理工作,而从事社区护理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数更是高达48.3%。职称结构以护师为主,主管护师以上的仅占3.29%;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在社区服务的时间不满3年。另外,社区护理带教意愿的调查中显示,26.97%的带习老师认为承担教学任务是一种额外负担,不愿带教。这就是目前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社区护理带教师资力量极其薄弱,而且许多一线护理人员对教学工作认识不足。

2.1.3 护生对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满意度较低 据袁汉珍[9]对50名高年资护生(已完成基础课、专业课和社区护理学课程的,到社区进行了为期四周实习)调查结果显示,对社区实习基地的满意率为33%,而较满意率也才38%。偏低的数据不仅仅是表现在对社区硬件设施方面,更多的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以及对社区具体工作的心理抵触。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迫切。

2.1.4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管理建设管理欠规范 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三类,分别是松散类,协议类和挂牌类,由于并没有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制定出统一的规范,势必在今后的社区护理事业发展中埋下隐患[7]。解决好校内与社区内的协调,更重要的是管理层面的问题;参照高校临床实践基地建设的标准,重新拟定在新情况下的一整套全新的方案已是迫在眉睫。

2.2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设的对策

2.2.1 提高对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设的认识 将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切实可行地与社区护理服务具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现今以及未来很长时间里培养一线社区护理人才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统一思想,提高一线工作人员对社区护理事业的认识以及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自我提高和共同提高相结合。社区护理不同于医院护理的特点之一就是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不同,因此,制定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要具体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根据社区服务的特点,建立可行的质量评价制度[10],调动一线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2.2 建立、健全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管理体系 对于教学基地的选择应该是管理体制健全、服务形式与内容符合教学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是目前比较可靠的场地,能开展符合理论教学要求的“六位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11]。同时,借鉴国外社区护理的成功经验,构建医学院校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培养、共同管理的人才养成模式,真正做到校内培养与社区服务的统一和谐。

2.2.3 积极打造一支带教师资队伍 从各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拔一批从事社区护理多年、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技术过硬、教学能力和学历相对较高的护理人员,集中进行带教师资培训,尤其是带教方法上,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带教水平,更好地完成基地内的社区护理教学工作。

3 小结

我国社区护理起步较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需要培养大批优秀的社区护理人才,不仅仅是理论研究还是社会实践。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区护理教育质量以及具体的社区护理工作的展开。合理设置社区护理实践基地是基础,更是必然趋势。

[1]李春玉,李彩福,李明今,等.构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66-1468.

[2]桑文凤,李秀敏,赵习德,等.本科护理系学生社区护理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636-1637.

[3]陶慧.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09,1(6):39-41.

[4]孙桂香,姜海霞,高修银,等.社区护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742-743.

[5]廖春玲,周振座,吴佩玲,等.浅谈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建设[J].广西医学,2004,26(10):1557-1558.

[6]谭立宁,钱昶浩,皮至明,等.建设社区护理基地促进社区护理人才培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35-236.

[7]唐莹,陈正英,戴爱平.我国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护理教育,2010,28(2):68-69.

[8]陈萍,刘秀娜,罗羽,等.我校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97-98.

[9]潘红芬.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34-35.

[10]吴秀云,陈会波,朱亚南.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4(154):227-228.

[11]代亚丽,李慧,王芸.社区护理教学实践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11):l117-1l18.

R47

A

1672-5654(2012)07(a)-0048-02

2012-06-17)

猜你喜欢
基地社区护理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社区大作战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我的基地我的连
影像社区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