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2-08-15 00:51梅唯奇朱红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体岗位

梅唯奇,朱红华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职业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梅唯奇,朱红华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职业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模式,不能满足专业和岗位需要,开设以应用为目的的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是康复治疗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针对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现状,谈谈开展该领域教学改革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职业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正逐步提高,职业院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只有十几年历史,但发展非常快。由于历史短、发展快,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等不适应专业需求的现状已引起专家注意,并出现了改革的呼声,该项工作已具备了改革的条件,应提上议事日程。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改革就是康复治疗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目标[1]是使学生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理解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节机能,人体物质代谢的主要过程及规律;了解物质代谢与人体功能活动的关系,为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临床康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目前职业院校康复治疗专业采用以课程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突出康复治疗专业特点、重点和岗位需求,导致课程教学与专业、岗位脱节,不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临床工作需要。为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构建以康复治疗专业为背景、以应用为目的的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是卫生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该工作目前尚处于搁置状态,下面谈谈对开展该领域教学改革工作的一些思考。

1 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 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学科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仍借用其他专业的《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材进行教学。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课程教学中往往只顾及学科整体性、知识性而忽视其针对性、实用性[2]。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时,缺乏与康复治疗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教师的沟通,脱离康复治疗专业背景,因而未能体现课程服务专业的要求和工作过程需要。导致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轻重不合适、主次不分明,有些与康复治疗专业无关的知识点讲得过多、过深,而有些与康复治疗专业关系密切的知识点又讲得不够,甚至有些知识点根本没有提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及各实践教学内容之间的课时分配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在各知识点应达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难点上,亦存在不合理之处。使学生在后续的专业临床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与康复治疗专业和岗位需要的正常人体学知识远远不够;专业课教师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必须给学生重新讲授相应的正常人体学知识,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专业临床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能力。因此,进行该项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岗位对康复治疗专业教学的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教育,它要求职业院校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必须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专业教学根据岗位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走一条与社会和岗位需求融为一体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之路[3]。职业院校的专业开发、专业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课程设置必须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设置改革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应运而生。它主要按照岗位工作过程需要,以专业服务于岗位、课程服务于专业为原则,岗位需要哪些知识点,专业就设置哪些知识点,同样课程知识点设置也应与专业知识点相适应。以期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临床课、学生在校学习与岗位工作零距离的目标,提高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工作能力。

2 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改变职业院校该专业目前依旧借用和参考其他专业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或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大纲和以学科为主体、课程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制定符合康复治疗专业特点和临床需求的正常人体学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计划、实训大纲等教学文件,编写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材,以及建设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实训室,建立适应于职业院校教育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以专业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系统、全面、熟练地掌握临床康复治疗常用正常人体学知识,为他们成为一名出色的康复治疗师打下坚实基础。

3 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3.1 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调研

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工作:正常人体学教师协同康复治疗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各专业临床课程教师,通过各种方法(问卷调查、访谈、专家咨询等)开展深入细致的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的临床调研和专业临床课程调研,并在建立和咨询康复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准确获知康复治疗专业学习和临床工作中应用到的正常人体学知识,科学拟定教学内容和确定知识点,应分别达到掌握、熟悉和了解的教学要求,提出教学难点、重点以及参考学时,为科学制定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开展教材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调研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

3.2 编制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大纲

教学文件是保证正常开展教学和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之一,为能真正建立“以专业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切实实施“专业服务于岗位,课程服务于专业”的课程教学,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卫生人才,正常人体学教师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大纲,保证课程建设有计划地进行。

3.3 开展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材建设

鉴于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现状,编写《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材势在必行。解剖学教师应在认真研究康复治疗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编写大纲,并由主编与康复专业学科带头人对大纲内容进行认真筛选、比较和认证,根据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目标和《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中所需知识结构及技能标准要求进行编写,编写时强调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编写人员组织上应注意以下几点:由于从事正常人体学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毕业于医疗专业,对康复专业了解不多,难以把解剖学知识与康复专业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康复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正常人体学教师必须了解康复治疗专业,与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尤其要鼓励青年教师到临床一线了解康复专业的需求,以便教材编写能够更加贴近临床实际,满足临床需要;同时,应邀请临床一线的康复医师参加编写。编写成的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材应具备下述几个特点。

(1)淡化学科意识,精选教材内容。在编写上,打破传统观念,根据专业特点,从康复临床和后续课程的需要出发,精选教材内容,强调各学科知识在康复实践中的应用,做好各门知识的恰当衔接,引导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综合、重组,使各学科知识、技能相互渗透,互成体系,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切实体现职业教育《教学大纲》中认知要求的3个层次,即了解、熟悉、掌握及能力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要求,并在每章前列有学习目标,章后有思考题,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3)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更加符合康复治疗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从专业特点出发,注重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的直接融通,把握教材编写的关键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强调实用性。教材在内容取舍上,符合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淡化知识理论的系统性,对不适合的内容进行删繁就简,增加与康复技术相关的临床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目前,我国普通职业院校的护理专业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已走出了一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的新路子,建立和完善了护理应用解剖学学科[4~7]。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的建设可在参考护理专业应用解剖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来进行。

3.4 开展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实验室建设

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实验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需要有专用的标本或模型,如与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神经电生理评定、肌肉牵拉技术、肌力增强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等相关的标本或模型。目前,职业院校的正常人体学实验室在这方面尚属空白。正常人体学教师要针对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内容和要求,制作与之配套的标本,以提高教学效果。

3.5 开展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教学研究

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作为一门新生学科,应在教学中不断修订和发展,因此,正常人体学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康复应用正常人体学的教学研究,分析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时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探索符合专业和课程特点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使课程教学达到服务专业的目的。

卫生类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一直在积极推进,但除了护理、助产、药剂等专业外,其他专业的改革都刚刚起步,我校康复治疗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制订新的教学指导方案的工作还在进行中,目前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工作仍属初级阶段,在制订教学方案前,正常人体学教师与康复治疗专业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对康复治疗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如何将这种教师间的备课和个人行为变成各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师的普遍行为,制定出各专业基础课的授课标准,还需全体教师进一步探索。

[1]王维智,蒋劲涛.解剖生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朱红华.职业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3):28~29.

[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丁自海.护理解剖学教学模式需改革[J].中华护理杂志,1989,24(5):293~294.

[5]丁自海,高承文,刘文宽,等.护理解剖学教学五年回顾[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11):670~671.

[6]丁自海.刍议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3):43~44.

[7]常凤鸣.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设置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1,19(10):93.

G420

B

1671-1246(2012)03-0049-02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人体岗位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人体可笑堂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