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探讨——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2-08-15 00:43陈志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支部设置

陈志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组织部,江苏 无锡 214153)

一、引言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学生党建工作的立足点,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根据中共中央2004年16号文件的要求,学生党支部要按照班级、年级和专业等教学单位而设置,在高年级根据学生党员队伍规模较大的情况,坚持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原则。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要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在维护学校稳定、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战斗力,使之成为积极影响和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政治核心。高等学校党委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以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为重点,按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要求推进学生党组织建设,使学生党建工作的落脚点从院(系)、年级进一步延伸到班级,延伸到大学生业余生活,不留空白点和真空地带。

江苏省教育工委根据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年要求所制定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到:“对于人数过多或者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发挥作用的党支部进行调整,对应建未建党组织的,及时组建党组织。”为此,学生党支部的设置要有新的探索和实践,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党组织作用。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说明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党员的人数也在递增,这些都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和难度相应增大。有效调整和设置学生党支部,将有利于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主要有五种:二级学院独立设置、年级横向设置、专业纵向设置、按班级设置、混合设置,达到了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甚至班级有党支部的目标。

(一)学院独立设置党支部

学院独立设置党支部是学院党员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设置模式,便于支部管理和开展工作。但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增多,支部规模也随之增大,导致该模式弊端日渐明显。

(二)年级横向设置党支部

年级横向设置党支部是在学院独立设置的基础上按年级进行分解,让支部变多,规模变小。这种设置有利于按年级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好,但对于担任支部委员的党务工作者来说工作任务量有大有小,分布不均,班级数量多,专业不同,无法协调开展支部活动。学生党员流动性大,不利于培养发展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专业纵向设置党支部

专业纵向设置党支部是按专业将不同年级的学生党员组合成立党支部,这样设置有利于支部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和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热门专业人数过多,专业建设的不断改革,支部委员的工作量不均衡等也会给支部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四)按班级设置党支部

按班级设置党支部是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里明确指出的,“学生党支部可以按年级或院(系)设置,学生中正式党员达到3人以上的班级应当及时成立学生党支部”。这种设置有利于深入群众,有利于班级管理和发挥支部堡垒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入党积极性,但只适合高年级采用。

(五)混合设置党支部

混合设置党支部是目前采用率比较高的设置模式,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本着便于管理、作用发挥的原则,适时调整,混合采用以上设置模式。比如低年级按专业设置党支部,高年级按班级设置。但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对党务工作人员工作要求高等因素,使得混合设置党支部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混乱。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个案分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的一所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近年来,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党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党组织设置目前采用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模式。全院共有53个党支部,其中学生党支部15个。15个学生党支部中按二级学院独立设置党支部有2个,按年级横向设置党支部有2个,其余11个学生党支部均按专业纵向设置党支部,由此形成了学生党支部的三种设置模式。

(一)二级学院独立设置的党支部

由于其整体性,有利于学生党支部的高效运行和学生的教育管理,选择一个优秀的教工党员(辅导员居多)担任支部书记,可以将整个支部工作开展起来。缺点是目前各二级学院人数都过多,学生支部人数在毕业阶段达到最高峰,支部党员人数有时甚至过百,不利于学生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另外,支部委员承担了从学生推优、考察、培训、建档、发展、转正、党组织关系转移等一系列日常工作,使他们忙于应付,学生党建工作得不到发展和创新。

(二)年级横向设置的党支部

主要是将一、二年级组成一个支部,三年级(毕业年级)组成一个支部,由年级辅导员担任支部书记。这种设置有利于各年级行政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低年级学生的培养考察,有利于发挥高年级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缺点是低年级党员人数少,学生至少要经过1—1.5年的时间培养考察,刚入党就将转入高年级支部,高年级支部对其不了解,少数学生党员会有松懈现象。再则,高年级党员人数多,到了实习期分散各地,不利于支部开展工作。此外,高低支部之间由于工作内容的差异,衔接不好往往容易产生分歧。

(三)专业纵向设置的党支部

由于专业的同一性,支部建设相对较稳定,也具有延续性。这种设置有利于学生党员相互学习交流,有利于专业建设与党建结合,如师生支部共建,有利于新老交替,传帮带,薪火相传。缺点在于支部书记一般都由辅导员担任,辅导员是按年级聘任,管理上会出现混乱。另外,由于专业发展的不均衡,会导致有的支部人数过多,有的支部人员不充足,支部委员容易出现懈怠情绪,严重时会影响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创新及其建议

(一)党支部模式设置创新

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各有优缺点,无法断定那一种模式最优。我们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作为试点,提出了机动灵活动态设置学生党支部的构想。在一、二年级以宿舍楼为单位组建党支部,以楼层为单位组建党小组,当该楼层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时及时组建楼层党支部。三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党支部。选聘优秀的教师党员或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同时也尝试在低年级社团成立党支部,在高年级实习单位通过网络组建党支部。

(二)模式设置创新的建议

1.创新党员教育方式

建立低年级成立宿舍、社团党支部,高年级成立班级、实习单位党支部的支部设置模式,给广大学生党员提供了全新的学生党员教育环境。低年级能以宿舍、社团为单位,加强沟通联系,课余时间及时开展三会一课和过好组织生活;高年级学生在实习期间能以班级为单位,甚至实习单位党小组为单位,随时随地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2.创新党员管理方式

低年级成立宿舍、社团党支部,高年级成立班级、实习单位党支部,注重学生日常教育,加强党员过程培养,结合学生素质能力拓展,学生党员管理由年级专业支部管理扩展为宿舍支部管理和班级支部管理,管理方式的变化将增强党员意识,提升学生党员质量与数量,凸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创新党员培养活动载体和阵地

从年级、专业到宿舍、社团、班级,甚至实习单位,学生党员接受党的教育和熏陶变得无处不在,党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和考验,同时也拓展了广大学生入党培养的途径。

五、余论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探讨是为了更好地将工作落到实处,顺应时代潮流,使学生党建工作不留任何空白点。但这一新的尝试并不是简单地重新划分,它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党建工作环境,前期要有比较扎实的基层组织工作经验积累,后期要有相应的制度、人员、经费、场地来保证。对于学生党务工作者来说,机动动态设置党支部,任务反而会加重,而总支也需给予支部更多的指导。只有这样,新的模式才能得以构建,党建工作的质量才能有所提升。

[1]《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樊敏,朱张军.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探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60-62.

[3]赵莉.学生党支部按专业方向设置模式的探索[J].管理教育,2008(3):122-123.

[4]李玉琴,韩善华,余德将.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37-39.

[5]张秋燕,张晖.大型高等学院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1(51):192-193.

[6]陈小琼,崔晓璐.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9-61.

[7]谬峰.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创先争优载体的实践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9-21.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支部设置
支部联建润“甘泉”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